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化育种战略研究:历程、特点、模式及政府管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中美对比视角,分析了商业化育种的历程、特征与模式,并以四川省商业化育种管理为例探讨了中国商业化育种发展策略。对比结果表明,美国经历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政府主导的半商业化育种、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国际垄断商业化育种"四个阶段,中国经历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与商业化育种萌芽、政府主导的半公益性与半商业化育种"三个阶段,中国种子企业整体上不具备商业化育种主体的实力,中国育种整体进程滞后美国25-35年。分析认为,商业化育种具有"国际化竞争、高投入保障、高技术支撑、市场化导向、专业化分工"的基本特征,可采取企业自主育种、企业订购/收购品种、事企合作育种三种模式,美国主要采取第一种模式,中国以后两种模式为主。四川商业化育种政府管理行为体现了"品种引领、市场导向、人才支撑、企业主体"的理念,精准把握了商业化育种中的品种定位、管理定位和实现路径定位,辩证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分散与集中、自律与他律等"六大关系",对全国商业化育种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表明,中国将长期处于专家育种向产学研联合育种、公益性育种向商业化育种的双重转型期。因此,建议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种子市场监管体系,注重激发育种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并根据市场规律和科研体制改革进展稳步推进商业化育种。  相似文献   

2.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审定品种及育种单位数量均明显增加,科研单位仍是育种主体,育种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度育种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育种目标更趋完善。同时针对河南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0余年山西荞麦育种成就的回顾,指出荞麦育种存在的三个问题:育种目标单一、育种方法落后和基础研究薄弱。并提出相对应的三项对策建议:育种目标多元化、育种方法先进化、基础研究加强化。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成就、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回顾了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水稻育种成就及进展。提出了“十五”期间水稻优质育种和超高产育种的发展战略,使吉林农业大学水稻优质育种和超高育种向以有性杂交及“籼粳架桥”为主、现代生物技术为辅的育种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芦笋栽培、育种研究情况、芦笋育种核心技术、芦笋育种目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芦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收集、保存玫瑰种质资源,是现代玫瑰育种的基础.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在当今玫瑰育种领域,每一次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与种质资源的重大发现密切相关.因此,加快玫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对玫瑰新品种选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玫瑰种质资源,即基因资源、遗传资源、性状资源,与通常玫瑰品种资源概念上不同.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都着眼于它的种质,即基因、基因型,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而品种资源通常则侧重它的表现型、经济性状,在生产中的直接利用价值.生产中经济性状好的品种,在育种中不一定是好的种质,相反在生产中经济价值不高的品种,甚至品种本身表现性状不符合育种要求,但由于它们是特定基因携带者,是实现育种目标必不可少的种质资源,这些特定品种也就成为玫瑰育种中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个扬稻系列杂交籼稻特性、恢复系系谱组成、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综合分析,阐明了选育的基本经验:确立“瞄准需求、总体布局、重点突破、抢占高点、缓急有序、推出品种”的育种策略,运用综合育种方法,不断推出适用品种。注重籼粳亚种优势利用,恢复系系谱骨干亲本集中,80%融入广亲和材料02428的血缘。采用“优势叠加”与“搭梯上楼”的育种途径,提高综合性能。根据“个体看匀称、群体看协调、机能看熟相”的多年育种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育种程序。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健全成果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制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收获指数的提高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收获指数的改良要依靠一定的生理基础.要建立超高产种质基因库,利用杂种优势和采取多种育种途径等育种策略达到超高产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0.
粒用高粱有优良的抗涝性以及抗旱性特征,同时也具备突显的作物杂交效率,很多地区都在着眼于培育粒用高粱。高粱育种本身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育种操作过程,整个育种过程还可能受到多样化的要素影响。因此要全面明晰现阶段的高粱育种存在问题,全面创新高粱育种资源,注重综合性育种技术的研发,还要选择合适的育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和策略概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入80年代以来,吉林省各玉米育种单位未能培育出突破性杂交种并在玉米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骨干种质类型;育种目标缺少超前预测;育种方法单一,不够重视和探索现代育种技术。今后我省玉米科研育种必须从战略上把握如下3个方面:①高产区以株型、茎秆直立性、后期保绿度为主要育种目标,培育超高产品种。②西部半干旱区加强抗旱育种,提高品种的稳产性。③改革种子产业的组织形式,用体制创新保证育种投入的增加。利用轮回选择改良群体,利用系谱法从改良群体中分离自交系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牧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国内牧草育种是在对传统牧草育种改进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技术、低剂量CO60幅射和太空诱变育种并结合抗逆性育种的综合现代化育种.总结目前国内牧草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结合宁夏生态条件和育种现状,提出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建议,宁夏在加快现代化牧草育种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区的生态及草产业发展现状,注重抗逆牧草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3.
盐城是江苏粮食生产第一大市,小麦是盐城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笔者从本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简况出发,回顾盐城市小麦育种工作的历程,主要在分析梳理小麦育种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育种目标的制订、种质资源的引进、育种手段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小麦育种工作步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植物驯化、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农业产生以来.植物品种的选育经历了植物驯化、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3个阶段。对这3种育种方法的认识中.一般人认为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具有定向修饰植物某个或某些性状而保持其他性状不变.加快育种的步伐等优点,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5.
玉米源、库、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库、流理论是作物高产育种的热点问题之一,回顾了近年来玉米源、库、流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玉米源、库、流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玉米源、库、流的协调发展是玉米高产育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棉花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棉花生物信息数据的积累,棉花基因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为棉花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棉花分子育种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棉花分子育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未来棉花分子育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宏生 《饲料博览》2008,(11):11-13
我国集约化养鸡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过去的30多年里,蛋鸡育种业经历了育种公司由多到少、蛋鸡生产性能由低到高的变化。如何培育出经济性状更加优良的蛋鸡品种,使蛋品消费真正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是目前蛋鸡育种的当务之急。因此,了解目前蛋鸡育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机遇及挑战对于蛋鸡育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Ⅱ)蚕豆育种目标、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4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越橘、树莓和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树种的育种研究概况,提出了目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未来育种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北省水稻育种工作者通过采取矮秆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并在优质、高产杂交早稻育种方面取得突破,但目前湖北省水稻育种仍存在自育品种覆盖率低、抗性较差等问题.湖北省水稻育种发展的趋势是超高产和优质并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发展对策是综合运用常规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注重品种抗逆性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