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5.3%丁一西粒剂是国内研制的一种新混合剂型,含60%丁草胺乳油有效成份4%和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有效成份1.3%。为了测定此药在水稻本田的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明确施药适期、剂量,笔者于1984~1986年,经盆栽、小区试验、生产示范,证明了5.3%丁一西粒剂高效、广谱,对水稻十分安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根区施用巴丹类及呋喃丹杀虫剂在水稻植株中的吸收、运转、代谢以及对水稻三化螟、稻飞虱的药效。结果表明,呋喃丹在施药后15天的吸收量为最高,易卫杀在施药后26天为最高。吸收量的茎、叶比结果表明,呋喃丹为4.56~8.96,而易卫杀一般只有1.29~3.75,说明呋喃丹很少滞留在茎中,易卫杀在茎中有一定的滞留量。从自显影照片看出呋喃丹在水稻老叶叶尖有集中积累并从叶尖气孔蒸发外逸现象,易卫杀则在茎部与新叶中有一定的积累。较均勻地分布于植株中。水稻植株在施用呋喃丹后36小时即可检出代谢物3—酮呋喃丹,3—酮呋喃丹酚,3—羟呋喃丹;初步认为呋喃丹酚可能不是植株的代谢产物而是土壤降解产物为植株所吸收。 试验结果指出,呋喃丹、易卫杀都是很好的根区施药内吸剂。由于吸收,运转,代谢的差异,巴丹类药剂对三化螟的残效期比呋喃丹长,而呋喃丹对稻飞虱的药效却比巴丹类药剂好。本文推荐了杀虫双应用于防治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是绩溪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呈偏重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以不同剂量施药对水稻安全性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安全,推荐用量为75~112.5g/hm2。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除莎净的药效,杀草谱。明确了除莎净施药最佳时期为插秧后20—25天,杀草谱广、除草效果高、对水稻安全,用药量为每亩200—300毫升,达到施一次药可以控制水稻生育期的阔叶和莎草科杂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型化学杂交剂 BAU—2的主要化学杀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的适宜喷药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反映在植株外部形态上为基部第二、三节间伸长期。(2)适宜喷药剂量为1~2kg·hm~(-2)。但不同品种对药剂的反应程度不同,针对某一具体品种而言,其最佳喷药剂量的范围却较窄。(3)BAU—2的化学杀雄效果取决于品种、施药量和施药时期,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仅就施药剂量、浓度和药液量三因素而言,则取决于施药剂量。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新型药剂乙基多杀菌素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于202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好,在一代二化螟初孵幼虫高峰期每667 m2用12 mL,施药后20 d的保苗效果接近80%,说明该药剂的持效期可达20 d以上,且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用量的860g/L2.4-滴胺盐水剂对水稻插秧田的狼巴苹、野慈菇、三棱草的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株防效为85.8%~94.2%;鲜重防效为87.8%~96.6%。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施药后5天观察,各处理区水稻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没有死苗蹲苗现象发生;施药后10天观察,水稻生长发育正常。从安全、高效、经济的角度考虑,最适宜剂量为40~60mL/亩,方法为水稻插秧后20~30天,茎叶喷雾法均匀喷施,喷液量为每亩30kg。施药前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水至3-5cm,保水5~7天。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药剂,选用5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和14天,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前),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为57.64%和57.14%,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药剂。第2次施药后7天,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前)均有所提高,但仍以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为73.08%和72.88%;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次之,分别为60.60%和60.35%;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9.
对两种拟除虫菊酯烟薰剂在保护地对蚜虫的防治作用研究表明:施药后第二天,溴氰菊酯烟剂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达90%,三种剂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杀灭菊酯烟剂对成虫的杀灭效果为100%,对若虫的即时防效稍低。处理后第三天,两种烟剂的6种剂量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认为烟薰剂杀蚜虫的即时防效虽比乳剂晚1—2天,但总体防效相当,同时避免了对蔬菜的直接污染和残留,应在保护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高效防治稻田难治杂草,明确82%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应用于水稻移栽田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在水稻移栽后10d,水稻缓苗返青后,杂草萌发初期,采用药土法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3~5cm,保持7d。[结果]施用82%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40,50,60,100g/667m2(制剂用量)30 d后,对水稻田稗草、异型莎草、野慈姑、雨久花、泽泻、狼把草等杂草的鲜重防效为90.3%~98.5%,水稻增产58.6%~62.5%。[结论]82%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可有效控制水稻田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15%乙氧磺隆水分散粒剂(稻秀)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适宜剂量,特开展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5%乙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水稻4叶期后、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法施药,对鸭舌草、三棱草、飘拂草、水莎草等杂草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安全,是一种较好的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了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机直播田"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新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0d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84.2或99.0g·hm~(-2)处理对水稻出苗没有影响,与未施药对照比出苗率为96.2%。施药48d后,99.0g·hm~(-2)处理,对稗草、阔叶草和莎草植株的密度和鲜重防效达98%以上,降低除草剂剂量15%后,对杂草防效没有显著降低,仍为优良水平。表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采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化学“杀雄剂2号”对水稻进行了不同药液浓度、不同品种(系)和不同叶枕距条件下的杀雄试验。结果表明:(1)“杀雄剂2号”对籼稻、粳稻及其中间类型的杀雄效果相近,适合化杀的品种范围广泛。(2)“杀雄剂2号”对水稻施药的有效期较长。(3)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施用0.05%浓度的药液对水稻可达到最佳的杀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两种拟除虫蒌酯烟薰剂在保护地对蚜虫的防治作用研究表明,施药后第二天,氰菊酯烟剂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达90%,三种剂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杀灭菊酯烟剂对成虫的杀来效果为100%,对若虫的即时防效稍低;处理后第三天,两种烟剂的6种剂量处理的成虫,若虫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认为烟薰剂杀蚜虫的即时防效虽比乳剂晚1-2天,但总体防效相当,同时避免了对蔬菜的直接污染和残留,应在保护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除草剂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毒土法和喷雾法施药研究自行研制的60%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结果]该药剂对异形莎草、节节草及其他阔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推荐剂量为120~150 g/hm2(制剂剂量),对水稻无明显药害现象,用药后15 d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均无影响,收获期考察出现增产.[结论]为该制剂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h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hm2、15%阿维·三唑磷乳油1500mL/hm2防治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h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或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在二化螟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对水600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7.
<正>1.太阳星太阳星以茎叶和幼芽吸收为主,用于水稻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杂草芽后苗前土壤处理和杂草苗后早中期茎叶处理均可施用,施药后3~7天靶标杂草停止生长,2~4星期枯死,残效期适中,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安全。主要特点杀草谱广,对野慈菇、水棉高效,施药适期宽,施药方法灵活,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以杀雄剂二号不同处理杀雄,稻株含砷量和杀雄效果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与稻株含砷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杀雄率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曲线(LogistcCurve)。红阳矮二号亩施药量在26克左右时,茎穗含砷量在9ppm以上,杀雄率可达90%左右。水稻经杀雄二号喷洒后,砷被吸收运转很快,喷施3小时后淋雨,稻株含砷量已接近杀雄要求,其杀雄率、闭颖率和包颈率与不施药对照和喷后1小时淋雨差异非常显著,而与施药不淋雨对照差异不显著,可初步视为稻株吸收药剂的最小有效时间指标。 化学杀雄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杀雄剂二号杀雄配制杂交种,已被进行化杀工作的单位所普通采用,但制种的效果不够稳定。本文总结作者于1983年所进行的杀雄剂二号不同处理与水稻含砷量和杀雄效果关系的试验,目的在于为提高水稻化学杀雄制种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是是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为了验证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笔者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2019年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每亩用药量(制剂)6克、8克和10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74%、84.04%和86.59%。2020年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每亩用药量(制剂)6克、8克和10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3%、85.56%和88.02%。  相似文献   

20.
57.6%冠菌清干粒剂商品量20g、30g,可有效防治水稻稻叶瘟。第2次施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78.53%和78.95%;第2次施药后第14天防效分 别为81.78%和8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