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保靖黄金茶红茶为实验材料,比较了盖碗泡法、杯泡法及冷泡法三种冲泡方法茶汤品质成分差异,分析了三种冲泡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实验证明,黄金茶红茶盖碗法泡茶汤浓度适中,滋味醇和鲜爽;杯泡法泡茶汤浓度较高,滋味浓醇爽口;冷泡法泡茶汤品质成分丰富,滋味鲜甜爽口。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投茶量(6 g、8 g)、冲泡水温(70℃、85℃)和冲泡时间模式(15 s-20 s-25 s、20 s-25 s-30 s和25 s-30 s-35 s) 3个影响因素对盖碗冲泡滇红工夫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汤滋味醇度和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投茶量8 g,茶汤滋味易显涩;采用投茶量6 g、水温85℃、冲泡时间模式20 s-25 s-30 s方式冲泡的滇红工夫茶滋味品质较优;滋味总评分>80分的5个滇红工夫茶样9泡茶汤的水浸出物总量为10.61%~11.90%。  相似文献   

3.
绿茶三种冲泡方法及其特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常温冷泡、80℃热水冲泡和沸水(100℃)对绿茶进行冲泡,分析比较茶汤内含成分,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当冲泡水温较低时,绿茶茶汤游离氨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较少,茶汤没有沸水冲泡时出现的苦涩味。常温下冷泡的绿茶不受热泡法最佳饮用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热泡太久出现的水闷气,汤色更绿,滋味更为鲜爽;绿茶以80℃热水冲泡,汤色整体表现较绿,香气比沸水冲泡更显清香,滋味醇爽,叶底保留了嫩绿明亮的特点,且更耐冲泡。固绿茶以桶装水冷水或热水冲泡是值得推广的绿茶冲泡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金骏眉感官品质的影响,为科学泡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2年生产的金骏眉茶为对象,采用白瓷盖碗以茶水比1∶22(w/v)进行冲泡,研究不同水质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以感官品质、香味风味强度、茶汤浓度(Brix值)为指标,以浸泡水温、注水方式、浸泡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不同冲泡条件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样中,可溶性固形物(TDS)含量越高,香气越低闷、欠优雅,滋味越粗涩。高温、短时冲泡时,香气丰富、愉悦,滋味鲜爽;低温、长时冲泡时,口感粗涩,且有熟闷味,香气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骏眉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注水方式>浸泡水温;对茶汤浓度的影响顺序为注水方式>浸泡时间>浸泡水温。【结论】TDS≤40 mg·L-1的水质有助于体现金骏眉的品质风格,采用水温不低于95℃、淋茶或冲茶的注水方式、浸泡时间<30 s的冲泡方法,可使金骏眉丰富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特征得以充分体现,且耐泡性好。  相似文献   

5.
湖南3种特色资源(品种)工夫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汝城白毛茶、保靖黄金茶和槠叶齐茶树鲜叶原料,采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制作工夫红茶,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测定主要品质与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工夫红茶品质各异,其中汝城白毛茶红茶芽头肥壮,金毫满披,花香持久,汤色红浓,滋味浓强回甘;保靖黄金茶红茶棕褐色尚润,金毫多,汤色红亮,香气尚持久带花香,滋味醇和鲜爽;槠叶齐品种红茶紧细,乌黑油润,显金毫,汤色红浓、亮,香气甜香、尚浓,滋味浓强回甘。生化检测表明:保靖黄金茶红茶氨基酸含量最高(6.18%),汝城白毛茶红茶茶多酚含量最高(18.49%),槠叶齐品种红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2.43%);3种红茶香气物质均以醇类、醛类与水杨酸甲酯含量为主,其中保靖黄金茶红茶醇类含量最高(65.92%),汝城白毛茶红茶含量最低(37.62%);基于香气成分分析,建立了3个品种(株系)的鉴别模型。  相似文献   

6.
选择不同等级湖南代表性黑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冲泡时间的一次冲泡法对黑茶冲泡的动态变化,对水浸出物和品质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的二次冲泡法所获得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进行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湖南黑茶感官审评用茶汤内质表现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紧压型湖南黑茶,一次冲泡法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生物碱等主要品质成分及总的水浸出物都比国家标准的二次冲泡法浸出更为充分。感官审评结果发现,采用100℃沸水,1∶50茶水比,一次性冲泡8min能制备浓度适中,适合内质评价的湖南黑茶茶汤。此方法操作便利,能够为不同等级、不同压制程度的湖南黑茶提供较客观的内质评价。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8,(10)
武夷肉桂是岩茶中主打品种之一,为岩茶中的高香品种。为了区分产地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本次特选取了2007年的外山、半岩和正岩的三泡肉桂同时用盖碗冲泡,以便更好对比其中的滋味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选用同批次婺源本地群体种鲜叶,不同加工方法共计6种茶样依次进行感官审评、化学滋味鉴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通过所得数据尝试分析冷冻发酵茶叶的适宜加工方法及冲泡时间。研究结果:适宜加工方法为鲜叶—液氮倾倒浸透180 s—经6 h醒冻—炭火烘焙干燥;该工艺红茶出汤较慢,故而适宜冲泡时间为3 min左右。  相似文献   

9.
保靖黄金茶株系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从保靖黄金茶的原产地保靖县黄金村引种110个黄金茶株系至长沙县高桥镇,并对其成活率、抗寒性和抗旱性及生长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株系的成活率,平均达96.91%,绝大部分株系能够适应长沙地区的低温和干旱天气;生长势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的株系两年平均占总株系的14.24%,与其相当的占42.73%。保靖黄金茶株系适宜在长沙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白牡丹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对白牡丹冷泡法感官品质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得出白牡丹冷泡法最佳冲泡组合为冲泡100 min、茶水比1∶50、冲泡水温20℃。通过冷泡、热泡对比以及冷泡4 h的感官审评及呈味物质含量对比分析表明,白牡丹冷泡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水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选用自来水、娃哈哈纯净水、虎跑冷泉、C胞活力小分子团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和健龙火山冷矿泉水等6种饮用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品质评定和成分分析两种方式,研究不同类型水质对茶汤风味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呈弱酸性,Ca2+、Mg2+及总离子含量较低的纯净水和虎跑冷泉冲泡龙井茶较为适宜,在风味品质方面既能较好的控制茶汤的苦、涩、鲜等滋味,也能体现出茶汤特有香气的浓郁度和纯正度。通过风味物质的分析,随着饮用水离子浓度增加,茶汤中的茶多酚、氨基酸、EGCG、酯型儿茶素、草酸含量均显著下降;咖啡碱和总糖含量差异较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略有增加。Ca2+、Mg2+浓度较高的矿物质水对茶汤中的芳樟醇、反-丁酸-3-己烯酯、十二烷、十四烷、顺-3-己烯异戊酸酯、香叶醇、β-紫罗酮等17种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挥发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质对茶汤滋味物质构成和香气物质挥发的影响,试验结果对茶叶风味化学、科学泡茶、茶饮制造用水的选择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红茶代表性样品和典型外省样品,采用电子舌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红茶样品滋味进行评定及化学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嫩度等级和不同滋味类型湖南红茶化学成分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多酚、茶褐素、氨基酸组分总量、鲜味氨基酸、茶氨酸、茶黄素等含量可作为区分湖南红茶和外省红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其中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黄素等含量湖南红茶显著高于外省红茶。(2)一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除氨基酸、茶褐素外,其他主要滋味成分均显著低于二级茶样;二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含量上表现突出;三级湖南红茶以儿茶素组分总量、糖类化合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以茶多酚、氨基酸、茶褐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低。(3)“甘鲜味”茶汤中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总量、非酯型儿茶素、EGC、茶黄素显著低于“略苦(浓)”茶汤。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红茶产品的分类鉴别和滋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资源,产于南岭山脉,制红茶香气浓郁,滋味浓强,冷后呈乳状,叶底红亮,红碎茶达二套样水平。抗寒性强,耐-9℃低温,可在长江中下游茶区种植。我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江华苦茶性状分离圃中进行优中选优,通过系统选育程序,选育出优质抗寒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3(后简称21—3)。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大湘西地区39份绿茶样本为材料,进行感官审评,绘制风味轮,并以主要滋味成分含量为基础建立滋味类型贝叶斯(Bayes)判别模型,旨在了解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情况,并为提升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优良,汤色以浅绿色居多;香气类型包括嫩香、嫩栗香、栗香和清香;滋味特征类型有鲜、爽、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湘西地区鲜爽型、醇浓型和其它型绿茶的判别函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用于对大湘西地区绿茶滋味类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茶作为一种嗜好性饮品,风味是其第一品质属性。茶滋味的呈现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汤中呈味组分的综合感知效应,一般描述为苦、涩、鲜、甜等感官体验。其中,苦味是最易被感知的味觉属性,也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夏秋茶资源由于苦涩味较重,面临大量弃采的困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综述了苦味感知的生理基础以及苦味相关评价方法;以绿茶茶汤为主要载体,系统整合茶叶的苦味呈味组分,探讨其他滋味单体与苦味化合物间的互作效应,以及后处理介导对茶汤苦味的调控机制。以期丰富茶汤滋味化学理论基础,明晰茶叶苦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呈味机制以及滋味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为夏秋茶滋味品质调控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薄纱绿茶是海南白沙县新打造的品牌绿茶,具有“香高味浓”的品质特征。文章研究薄纱绿茶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全面解析海南薄纱绿茶的品质特点,并探究薄纱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薄纱绿茶呈现出醇厚甘爽、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具有海南绿茶典型地域特色;挥发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4-萜品醇、芳樟醇、α-水芹烯、蒎烯、香叶醇等成分占比高,形成了其“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此外,除水浸出物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等茶叶品质成分在加工后均略有下降,以上成分经复杂的生化反应后,生成了与茶叶汤色、香气及滋味相关的丰富物质,形成了薄纱绿茶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7.
依据GB/T 16861—1997《感官分析 通过多元分析方法鉴定和选择用于建立感官剖面的描述词》和定量描述分析研究黄大茶的感官风味特征。由评价小组自由产生描述词,初步得到110个描述词,通过删除快感术语、定量术语、近义术语等,并结合M值法和相关性分析对描述词进行删减、合并,最终整理得到27个描述词汇,以嗅觉和味觉为一级术语,香气、风味、基本味道、口感为二级术语,27个具体描述词为三级术语,绘制出黄大茶的风味轮,并对18个典型风味属性描述词设置了定量参比样,最终建立含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黄大茶感官描述词汇表,从而实现了黄大茶定性和定量的感官评审。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闽南地区特产茶叶为主要原料,辅以番石榴汁,研究发酵型茶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对影响茶酒发酵的各个单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经实验验证,得出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使用正山小种红茶发酵,酿酒菌种为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RW,茶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10,茶汤与番石榴汁比例为2:1,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β°Bx,接种量体积分数为7%。所得产品为浅棕红色,透明发亮,口感醇厚,兼有茶香、醇香和番石榴果香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纯正、高火香型绿茶为原料的两类茶饮料在高温灭菌前后,分别在37℃和4℃下贮藏7d后,对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总糖等常规化学成分、儿茶素组分、香气组分以及色差、浊度的变化,同时结合色泽、香气、滋味等感官品质进行审评。结果表明,(1)高温式灭菌处理对茶样香气、滋味均有不利影响,易产生熟味或闷味;(2)不同的贮藏方式对香气、滋味的影响差异显著,高火香型茶饮料长时间存放对滋味品质较为不利,宜在短期内饮用;纯正香型茶饮料则可使用低温方式保存,高温易使内质风味显著劣变;(3)低温贮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茶饮料色泽的劣变,高温则加速汤色黄化。  相似文献   

20.
以1984年和2014年生产的茯砖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糖、总黄酮、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陈年茯砖茶与2014年的茯砖茶相比,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均显著减少,降幅达30%以上;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黄酮和茶黄素下降幅度在18.80%~26.75%;可溶性总糖和茶多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未达显著水平;而茶褐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幅35.6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984年的茯砖茶汤色红棕,陈香显著,滋味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