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毒蜘蛛的调查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处阿勒泰山脉东北麓的青河县哈拉乔拉一带中山丘陵的半荒漠草场,海拔1 100m,总面积1.33万hm 2.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蝗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林郭勒草原共发现有蝗虫41种,隶属4个科,本文详述了其名录,并对优势种之重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猖獗发生原因、危害情况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阿拉善荒漠草场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特征,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害鼠4月份开始活动频繁、危害多种沙生灌木,严重发生区洞群地面覆盖率高达46%,是造成草场退化,水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4-5月份是害鼠的防治适期,采用投放灭鼠毒饵、烟雾炮熏蒸和生态防治均可取得良好灭效。  相似文献   

4.
桑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形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暴发成灾,属于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虫种,桑树受害后多以顶芽萎凋,变黑掉落,枝条提前封顶致使腋芽萌发,侧枝丛生,条短叶黄,夏秋叶减产28%~50%;再因桑树枝条封顶,叶质硬化变劣,还影响秋蚕张种产茧量;此外,因侧枝多,叶形小,剪采桑叶用工量增加一倍多.这几年,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瘿蚊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斜纹夜蛾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I`rodenla lttura Fabricius)与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因其繁殖力强、迁飞性高、常在桑园及农作物中暴发,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有效防治斜纹夜蛾,2002~2003年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园对其发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蚕桑形势的不断好转 ,各地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逐渐提高 ,去冬今春 ,各地掀起了育苗栽桑及桑树病虫害防治的高潮。据蚕业部门的调查 ,部分地方已有根瘿蚊危害的苗头。根据今年春季的气候特点 ,也不排除有桑瘿蚁局部大量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现将春季瘿蚁的危害与防治方法予以介绍供参考。1 瘿蚊的生物学特性1 .1 根瘿蚊1 .1 .1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 2~ 2 .5mm ,翅展 4mm ,橙红色 ;触角念珠状 ,各节轮生 1圈长毛 ,胸部背面有 3条纵褐纹 ;前翅匙形 ,翅面前缘、中央及后缘 3块褐斑相接 ;后翅为平衡棍状 ,雌虫产卵管长为腹部的一半 ,雄虫…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市桑园鳞翅目害虫发生普遍,蚕区农民虽进行了预防和防治,但效果不很理想.危害桑园的鳞翅目害虫中,桑尺蠖是吃食桑叶,与蚕争叶的主要害虫之一.2002年晚秋蚕期我市三界的府山村部分地块桑园,因桑尺蠖等虫暴发成灾,造成粒茧无收;金庭镇观下村也曾遭受猖獗的虫情泛滥而使全村165张晚秋蚕种无叶可摘,逼使倒蚕,造成蚕茧几乎无收.据不完全统计,因桑园害虫夺叶而造成蚕茧损失的,年平均每张蚕种达7~15 kg.多年来在调查观察及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桑尺蠖在桑树上的发生危害规律,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调查及防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定琼 《蚕学通讯》2007,27(3):39-41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害虫的生活习性、桑树生长、养蚕季节等,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出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最大的防治效果.亦可在某一季节采用某项措施,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以节省劳力和药剂,还要考虑到药剂的残效期和对害虫天敌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证明,用单一措施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综合防治是主要方向,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Black widow spiders are found throughout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nd north into the southern Canadian provinces. Male black widow spiders are of little medical importance. Female black widow spiders can be 20 times larger than males. The female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hourglass pattern, red or orange in color, on the ventral aspect of her shiny, globose black abdomen. Black widow spiders control the amount of venom they inject; an estimated 15% of bites to humans are non-envenomating. Cat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venom and deaths are common. Dogs have severe clinical signs but are considered more resistant than cats. A single bite is capable of delivering a lethal dose of venom to companion animals. There are several toxic components consisting of five or six biologically active proteins. These include a potent mammalian neurotoxin called alpha-latrotoxin, which induces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from nerve terminals. Acetylcholine, noradrenalin, dopamine, glutamate, and enkephalin systems are all susceptible to the toxin. Onset of clinical signs usually occurs during the first 8 hours post envenomation. The condition is extremely painful in moderate to severe envenomations. Abdominal rigidity without tenderness is a hallmark sign of Latrodectus envenomation. In cats, paralytic signs may occur early and are particularly marked. Hypertension is a significant threat. First aid is of no value in the treatment.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black widow spider envenomation is the administration of specific antivenin, which provides the most permanent and quickest relief of the envenomation syndrome, usually within 30 minutes of infusion. The prognosis of Latrodectus envenomation is uncertain of several days, and complete recovery may take weeks.  相似文献   

12.
13.
14.
罗太明 《蚕学通讯》2002,22(2):16-17
桑梢小蠹虫 (学名CryphalusexignusBlandford)又叫桑小蠹、桑枝小蠹虫、黑蠹虫等。属鞘翅目、小蠹虫科。1 形态特征桑梢小蠹虫成虫体长 1 .5~ 1 .8毫米 ,椭圆形 ,初羽化时黄白色 ,渐变至黑色 ,密生淡褐色短毛 ,头小 ,隐于前胸背板下 ,触角锤状 ,末端膨大呈卵形 ,鞘翅黑色 ,每翅有 1 0条纵列刻点。卵长椭圆形 ,0 .6毫米× 0 .3毫米 ,玉白色 ,卵壳极薄。成长幼虫体长 1 .7毫米左右 ,圆筒形 ,初孵化时乳白色 ,后变为淡黄色 ,体表散生短毛。蛹圆筒形 ,乳白色 ,体长 1 .5~ 2毫米 ,属离蛹型。2 为害特点桑梢小蠹虫的…  相似文献   

15.
不孕系母畜达到体成熟或分娩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不能受胎 ,或一直不能受胎。一般认为 ,经过 2~ 4个情期不受胎者即为不孕。我国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 ,牛的不孕症日益突出。现将周口市黄牛不孕症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通过对周口市商水县、淮阳县、项城县、西华县的 1 8个乡 1 5 6个行政村 2 85 2头适龄黄牛调查 ,配种受胎率为 73.4% ,不孕牛 75 9头。这些不孕牛 ,少者配种 3次 ,多者达 1 1次。多数用本交配种 ,先后用过 1~ 3头种公牛。商水县配种站 2 0 0 0年 1~ 6月份配黄牛 1 5 2 1头 ,其中不孕牛 5 78头 ,占 38%。在不…  相似文献   

16.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以来 ,永新县从外地引进及培育 180 0多头长大和长南良种母猪推广到规模猪场和农村饲养户。但由于部分养户饲养管理比较粗放 ,防疫意识淡薄 ,致使出现部分种猪患有繁殖障碍综合征 ,为我县种猪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找出原因 ,有针对性的提出防制措施 ,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由中心统一供种的 1 5 78头良种母猪逐头进行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1 调查结果通过对 1 5个规模猪场、78户养户 1 5 78头种猪32 65胎次调查统计表明 ,在统计的 1 35 0头良种母猪中 ,出现繁殖障碍综合征的 1 0 0 8头次 ,发病率30 .9% ,产…  相似文献   

17.
鹅副粘病毒病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副粘病毒病是鹅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市新城、十二圩、马集等乡镇的鹅群中陆续发生此病。主要表现为 :拉白色、红色稀粪 ,后期粪便变为绿色、恶臭 ;肠道粘膜散在分布多量黄色或灰白色豌豆大小的痂块 ,剥离后呈出血面或溃疡面。主要发生于 1月龄以上鹅群 ,最早 2 0日龄即已发病。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 对本市 8户发病鹅群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 ,发病日龄都在 30日龄~ 6 0日龄之间 ,病程 2~ 7天 ,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较高。8户 1 85 0只鹅发病 2 6 9只 ,死亡 1 31只 ,发病率为 1 4.5 1 % ,病死率为 48.7% ,病鹅…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星四场发生绵羊巴氏杆菌病.由于发生数量较少,没有采取菌苗的防制,一般以治疗为主.90年代以后,该场羊总体数量很大,相对发病的数量也就多了.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该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大大下降.但仍偶尔发生此病.该病有一典型剖检变化:肾发黑,当地都称"黑腰子病".现将绵羊的巴氏杆菌病的调查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果桑菌核病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品质优良,是集鲜食、保健与药用于一体的优质小杂果.近年来,由于桑椹及其系列保健品在市场上走俏,果桑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人们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先选择树种,栽植规模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