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我国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草原蝗虫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湘 《青海草业》2001,10(2):20-21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和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的防治现状 ,同时对蝗虫微孢子虫的增殖和生产及微孢子虫的侵染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剖析 ;初步论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和传播机理以及持续控制草原蝗害的效果 ;针对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蝗害的特点和微孢子虫的应用前景以及配套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果表明:①在环青海湖地区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制剂后,当年防效显著,蝗虫的死亡率和感病率均出现2次峰值,分别达60%和40%以上;②跟踪调查后发现,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明显,施用微孢子虫后6-10年,该地区的蝗虫密度仍然在防治指标以下,持续控制了蝗害。  相似文献   

3.
以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治理蝗虫的配套技术,在青藏高原蝗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控制蝗虫灾害,不污染环境,对自然天敌没有杀伤作用,保护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蝗虫自然天敌的生物多样性;而运用化学农药治理蝗虫,天敌被大量杀伤,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蝗灾发生的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对草原蝗虫的控制效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俊梅 《草业科学》2009,26(9):206-211
介绍了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印楝素(azadirachtin AZ)等几种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草原蝗虫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专寄生于蝗虫等直翅目昆虫体内的单细胞真核原生动物,防后45 d测定,感染率为50.6%,虫口减退率为73.4%。绿僵菌是一类昆虫病原真菌,防后7 d的防治效果为66.5%,防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76.7%。印楝素,是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种子中提取的高效杀虫活性物质,0.3%印楝素乳油在施药2 d后,防治效果达95%以上。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草原蝗虫不仅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有持久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作用,并可通过传播和繁殖,扩大受益面积,从而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减少虫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混配卡死克毒饵的治蝗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贵强  张卓然 《草地学报》1995,3(2):164-170
在内蒙古用微孢子虫饵剂混配卡死克毒饵制成复合型毒饵防治草原蝗虫试验,结果表明以微孢子虫饵剂与卡死克毒饵1∶1及1∶3(W/W)混配使用的两个处理区,毒饵撒施后12天,亚洲小车蝗虫口减退率分别达89.3%和91.4%,调查施饵后35天的防效仍可达80.2%和84.1%。蝗虫混合种群在防后25天对微孢子虫病感染率调查结果,1∶1与1∶3处理区的混合种群感染率分别为10%和11%。  相似文献   

6.
在同德县北巴滩进行了不同浓度蝗虫微孢子虫(N.L)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并在1997和1999年对防治效果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L不仅当年虫口减退率和感病率可达60%和50%以上(30天),而且在1997年、1999年防区内平均感病率仍保持在30%和40%。说明N.L具有较强的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感染能力,可持续、有效地控制蝗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蝗虫微孢子虫病在草原蝗虫中扩散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验了是同孢子虫在草原蝗虫中感染情况,结果是在长时间和近距离时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8.
检验了蝗虫微孢子虫在草原蝗虫中感染情况,结果是在长时间和近距离时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9.
蝗虫微孢子虫病田间流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龙  张卓然 《草地学报》1995,3(3):223-229
在内蒙古乌盟达茂旗蝗害常发区,应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Canning)后,主要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白边痂蝗(Bryodemaluctuosum)和皱膝蝗(Angaracrisspp.)等均可感染该病。应用后的当年,混合种群的感染率曲线是双峰型,后一峰值较高,表明该病原物可以自然流行于该地区内的蝗虫种群中。1993年分别对1988年、1989年、1991年和1992年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处理区进行定点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应用蝗虫微抱子虫治蝗多年后的草场上,蝗虫种群中仍有蝗虫微孢子虫病存在,在有些年份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流行。主要优势种蝗虫的平均感染率在应用后的不同年份中有差异。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的应用剂量也是影响蝗虫微孢子虫病流行曲线变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草原蝗虫鼠害在玛纳斯的分布、发生危害,分析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原因;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们活动常改变蝗虫鼠害的生态条件及环境,并诱发或抑制蝗虫鼠害的发生。文章指出治理蝗虫鼠害应立足于维护生态平衡,加强蝗鼠情监测,提高防治水平,综合治理等。  相似文献   

11.
蝗虫是农作物最大的敌害之一。面对严重的灾情,人们在扑灭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企求于神灵代为消灾,由此形成求神驱蝗的风俗。与蝗灾有关的神的祭祀,主要是八蜡昆虫与刘猛将军之祭(礼)。考诸历史上四川的方志资料,发现许多县份都有蝗神庙的建立,而关于蝗灾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两者似为相悖,究其原委则在于政府指令修建和禳灾救患的预防心理。  相似文献   

12.
皱膝蝗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产卵。红翅皱膝蝗若虫期平均约为68d,成虫寿命平均为47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25.7枚。鼓翅皱膝蝗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32.6枚。红翅皱膝蝗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1.62g左右,成虫期约为5.20g。应用历年6月上旬5cm土温建立了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刺槐,又名洋槐,是一种速生高大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快、喜阳、耐干旱瘠薄等特性,所以各地均有大量栽种。其树干可做木材,而它的叶、花又是一种含营养丰富,用以饲喂畜禽的优质饲料资源,其营养成份含量不亚于豆科牧草。目前,除刺槐叶早已被用做畜禽饲料外,对其花的开发利用至今尚不普遍,而叶、花混合同时饲喂畜禽的资料至今尚未有详细报导,为了进一步研究鲜刺槐叶、花混合后饲喂泌乳奶牛对其产奶性能的效果,从而为当地养牛专业户开发利用好这一饲料资源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1999年5~6月间,在本市奶牛生产基地高官寨镇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青海的三种土蝗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经显微照相及剪排分析,绘制了三种蝗虫各自的核型模型图。结果表明:三种蝗虫的染色体数2n(♂)=23,2n(♀)=24。性别决定,蝗虫雄性为xo型。雌性为xx型。核型中的染色体分为四组。稻蝗L组2对,M组7对,S组2对,X组雄性为一条,雌性为两条;白边痂蝗的染色体组中L组3对,M组6对,S组2对,X组雄性为一条,雌性为两条;红翅皱膝蝗的染色体组中L组3对,M组5对,S组3对,X组雄性为一条,雌性为二条。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起进入产卵期。在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内西藏飞蝗以群居型个体为主,前期虫口密度高,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逐渐降低;在样地4内虫口密度低,以散居型个体为主。生境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和消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刺槐叶粉喂兔的饲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川省1988~1991年生产的商品刺槐叶粉(20个)样本的概略养分进行分析,并用磷钼酸—钨酸钠比色法测定部分样本的单宁含量及用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同时,用全收粪尿法作了新西兰白兔对刺槐叶粉养分利用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20个样本刺槐叶粉成分含量均值为:干物质(DM)88.17%,总能(GE)19.06MJ/kg,粗蛋白(CP)18.86%,粗脂肪(EE)4.12%,粗纤维(CF)18.26%,粗灰分(ash)9.9%,钙(Ca)2.21%,磷(P)0.15%,β—胡萝卜素含量丰富(90.98~242.68mg/kg),单宁(tannin)含量较高(1.64%~2.87%)(DM基础)。刺槐叶粉养分表观消化率:DM31.56%,GE22.54%,CP16.59%,EE67.32%,CF—12.46%。本研究表明:刺槐叶粉用作兔日粮组分的饲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不同剂型金龟子绿僵菌对青海地区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开展绿僵菌油悬浮剂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试验。绿僵菌油悬浮剂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各设置3个试验小区,分别为A1、A2、A3区和B1、B2、B3区,A1和B1区为平地,A2和B2区为上坡地,A3和B3区为下坡地,同时设CK对照区;于施药前及施药后第5、10、15、30天对各试验区进行草原蝗虫虫口密度调查,计算施药后第5、10、15、30天的虫口减退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试验区的草原蝗虫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药前各试验处理区的虫口密度与CK对照区差异均不显著(P〉0.05),绿僵菌2种剂型施药后第5、10、15、30天,各处理区的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CK对照区(P〈0.05);施药后第10天,A2、A3区的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B1、B2、B3区(P〈0.05);施药后第15天,A1、A2、A3区的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B1、B2、B3区(P〈0.05);施药后第30天,6个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均高于65%,绿僵菌油悬浮剂在下坡地施药效果最佳,虫口减退率达到71.86%。总体来看,绿僵菌油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略优于绿僵菌可湿性粉剂,且施药于下坡地时防治效果更佳。金龟子绿僵菌2种剂型都具有一定的水平扩散能力,施药当年控制草原蝗虫持续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发现:2013年7~8月份山西省阳高县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密度为7.6923~7.6941/m2,山地灌丛类草地和山地草原类草地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t︳=0.0049﹤t0.05;采用频数分布χ2拟合检验法研究证实:山地灌丛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为核心分布型,山地草原类草地为随机分布型;在蝗虫种类组成、虫龄、虫态及主要行为习性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环境异质性及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是形成两大类草地蝗虫混合种群分布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叶速生槐是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经杂交选育的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速生、特高产优质饲料槐,并兼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及防风固沙功效。因此,开发大叶速生槐对加快发展我国畜牧业,特别是西部沙化地区的防风固沙,改善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