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低温液压压榨技术研究火麻仁油脂的提取工艺。首先对火麻仁原料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压榨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投料量对火麻仁出油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液压压榨火麻仁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火麻仁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巴马产的去壳火麻仁原料含油率高达56.53%,且以液压压榨出油率最高,其压榨油脂品质最佳。液压法压榨火麻仁油的最佳工艺为:投料量500 g,压榨压力50 MPa,压榨温度70℃,在此最佳条件下火麻仁油的出油率为44.01%。经检测,所得的火麻仁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  相似文献   

2.
《农村新技术》2009,(2):40-40
该机由武汉鼎兴油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研制,可用于大豆、棉籽、菜籽、花生仁、芝麻等油料的压榨,产油量高,干饼残油率低。该机特点:1.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动力消耗小;2.结构紧凑,操作、维修、保养方便;3.饼中残油率低;4.具有压榨和预榨两种功能;5.具有冷、热压榨各种油料的功能;6.具有压榨动物油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制油工艺所产芝麻饼粕作为烟草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将热榨法、冷榨法、浸出法、水代法4种制油工艺所产的芝麻饼粕发酵成饼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芝麻饼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芝麻饼肥)相比,施用芝麻饼肥处理均可增加烟叶的农艺性状、品质和产值;其中,施用热榨芝麻饼肥处理效果最好。施用热榨芝麻饼发酵肥处理的烟叶产量较对照增加7.7%,产值提高12.3%;糖碱比为10.52∶1,总氮/烟碱为0.69∶1,钾氯比为3.8,化学成分较协调;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总体的感官评分最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最高。可见,采用热榨法所产芝麻饼粕发酵腐熟后作为烟草有机肥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4.
舒翔  邱奇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67-268,315
冷榨制油技术是一种直接将未经轧胚或蒸炒的油料在室温至65℃之间,经低温榨油机压榨而获得营养价值、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的油脂和饼粕的制油技术.对冷冻低温压榨获取食用油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冷榨制油的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压榨取油是广大农村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小型制油工艺,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术才能提高出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的榨油坊操作上因陋就简省去了一些设备,并简化操作过程,更有甚者干脆以生料进行压榨。这些不合要求的工艺配置与操作造成油料榨后的干饼残油偏高、出油少、动力消耗也增大。这里介绍一套小型实用新工艺及其操作方法,可以解决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恕江山茶为原料,采用液压榨油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含壳率、蒸胚时间、压榨时间和压榨温度对茶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液压榨油技术榨取油茶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7%、蒸胚时间5 min、压榨时间23min、压榨温度65℃,在最优条件下油茶籽油的得油率为84.61%。经检测,所得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51%,过氧化值低达2.11mmol/kg,毛油色泽呈浅黄色并有极少沉淀,苯并(琢)芘含量远低于螺旋压榨法所得毛油。  相似文献   

7.
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简化、优化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鉴定方法,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并用HE染色、油红染色、Feulgen染色及透射电镜扫描其超微结构予以鉴定。结果表明:平均0.10g睾丸组织可获得2.5×10^6个支持细胞,细胞存活率90%以上,体外培养5h后开始贴壁,96h后细胞生长速率下降,其对数生长期为3—7d,整个体外生长周期约为10~15d。对获得的纯化细胞进行鉴定,发现其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与支持细胞的形态特征一致。可见,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可达到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技术与产品特点针对现有95、200型等单螺杆榨油机,存在结构设计陈旧,油料轴向推进能力差,压缩比小,不能适应茶籽、芝麻和核桃等高含油料压榨的问题,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油脂所重点开展了双螺杆高含油油料压榨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究。通过采用"喂料-排油-输送-预榨-压榨"的一体化设计,创新开发了双螺杆榨油机防滑排油喂料系统、立式榨螺排列结构、饼厚在线调整机构、半浸入式扭矩分配器等,明显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菜籽加工大国,传统的菜籽制油的工艺是通过清理、轧胚、蒸炒、压榨及浸出等工艺进行菜籽油的制取,随着工业大规模的发展,随着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研究菜籽制油新工艺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于传统菜籽制油工艺技术和多种菜籽制油新工艺的比较分析,提高菜籽制油率,同时也提出菜籽制油工艺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茶油冷榨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卫国  叶伟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8-158,179
从油茶籽采收和加工时机的控制、低温压榨和精制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油茶籽冷榨制油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螺旋榨油机多用于压榨大豆、菜籽、棉籽、花生仁、芝麻等,是农村小型油坊理想的榨油机械.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出油少甚至不出油等故障,应及时予以排除. 1.出油不畅.①榨条的油缝被油渣、碎末堵塞或榨条装得太紧.此时应清除油渣碎末,或重新调整榨条紧度.若入料斗内出现存油应停止下料,用饼慢慢将油冲出,方可继续正常工作.也可将油从排料口排出,重新拆装榨膛零件,再开机压榨.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菜粕、豆粕、芝麻粕3种有机原料,按不同比例组合发酵制成饼肥,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比例饼肥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单纯施用化肥相比,施用饼肥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有利于碳氮代谢的进行,生物量积累增加;当饼肥Ⅰ、Ⅱ的施用比例由25%提高至50%时,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但饼肥Ⅲ的施用比例以25%的效果较好。各处理中以50%饼肥Ⅱ+50%化肥的处理烟株生长状况最佳,其次为25%饼肥Ⅲ+75%化肥的处理。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施用成本,以25%饼肥Ⅲ+75%化肥的处理较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豆粕品质影响因素 豆粕的色泽、形状、气味等感官指标直接关系到其理化指标的好坏。影响豆粕的质量因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1产地原因 William(1997)对来自不同国别的大豆粕进行研究,结果见表 1。 1.2豆粕生产工艺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四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预压后浸出法。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大豆饼粕的加工工艺流程:大豆→清洗→扎坯→蒸炒→①②③ ①预压榨→破碎→浸出→湿粕蒸烘→冷却→豆粕;②浸出→湿粕蒸烘→冷却→豆粕;③压榨→豆饼。 …  相似文献   

14.
挤压加工对菜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五因素五水平二分之一实施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对干法挤压膨化带壳菜籽制油工艺中制得的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榨笼中挤出的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明显低于传统压榨菜籽油。油脂品质超过四级压榨油,接近三级压榨菜籽油。  相似文献   

15.
1.何谓饼粕饼粕即富含油的籽实如大豆、花生、棉籽、胡麻、葵籽、芝麻等经加工榨油后的副产品。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可用于饲喂畜禽,是蛋白质饲料的主体。2.饼与粕有何区别籽实的榨油方法分为3种。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向日葵是一种重要油料作物。我国和世界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提油后的向日葵仁饼、粕产量,我国每年约50万吨。在提油工艺方面,先进的溶剂浸提方法已压倒传统的压榨法而占优势。因而向日葵仁粕作为蛋白质饲料的作用会与日俱增。近年来,在我国向日葵产地的北方各省、区、市,开发向日葵仁饼、粕饲料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收到  相似文献   

17.
常用饲料蛋白质在水牛瘤胃中的降解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为实验动物,用尼龙袋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的饼粕,常用能量饲料和副产品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及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加工方法不同的饼粕,蛋白质降解率不同,热榨可以降低饼粕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所测饲料中以麸皮和棉籽饼的蛋白质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5.28%和61.29%;玉米蛋白粉和芝麻饼最低,分别为30.19%和29.04%,其它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分别为:豆饼45.9%,豆粕55  相似文献   

18.
不同饼肥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盆栽研究不同饼肥对连作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相应机制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 ,芝麻饼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 ,而菜籽饼较高用量时 1.5% (w/w)出现生长抑制效应。按极性将芝麻饼萃取分离后得到 4个组分 ,盆栽试验表明各组分均有效促进连作条件下黄瓜的生长。进一步将组分Ⅲ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 2 5份收集物 ,气质联机 (GC MS)分析表明 ,第十份收集物包括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 3个化合物 ,其中棕榈酸和油酸占到第十份收集物的 93 .3 %。抗菌性测定结果表明 ,油酸和棕榈酸没有明显的直接抗菌作用。水培条件下研究表明 ,油酸对盐胁迫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1.何谓饼粕饼粕即富含油的籽实如大豆、花生、棉籽、胡麻、葵籽、芝麻等经加工榨油后的副产品。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可用于饲喂畜禽,是蛋白质饲料的主体。2.饼与粕有何区别籽实的榨油方法分为3种。凡采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温压榨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影响,研究低温冷榨工艺预处理关键因素并加以应用,重点分析油茶培管、采摘、加工等低温冷榨预处理关键技术对茶籽油出油率和品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霜降后7 d采摘出油率高达29.4%,比提前采摘提高11.8百分点,且两者品质差别极大;油茶籽果实带壳压榨,壳仁分离,仁中含壳控制10%~15%左右,出油率高达26.8%;对低温冷榨与传统高温压榨产品风险性进行比较,冷榨油原汁原味,产品没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