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小麦播种的最佳播期与播量,开展了旱地小麦播期与播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平均6 682.5 kg/hm~2),不同播期与播量组合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 kg/hm~2处理(7 300.5 kg/hm~2),说明洛旱12最佳播期是10月5日、播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引黄灌区冬小麦播期与播量对产量贡献的研究表明,播期比播量的影响要大;获得高产的播期宜早,播量可减少,对于播期推迟的,播量适当加大则可获得相对的高产;通过数学模型的模拟寻优得出了获得高产所要采取的最佳播期与播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渑池县小麦播种最佳的播期和播量,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内,基本苗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形态指标没有随着播量的增加而提高;播期越早、播量越大,产量越低;豫农4023最适播期是10月10日左右,播量112.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小麦新品种阜麦8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播量,进行了2年的阜麦8号的播期与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产量有差异但不显著,不同播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不同播期中播期偏早的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聊城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适宜播期掌握不准、适宜播量控制不精确,部分农民盲目增加播量,导致倒伏减产的问题,设计了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济麦22株高的影响都极显著,结实率受播期和播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及播期和播量共同作用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播量对穗粒数、千粒重和容重的影响均不显著。建议济麦22的最佳播期设在10月4~10日之间,适宜播量在6万~12万之间。  相似文献   

6.
播期和播量对陇西黄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穴播是陇西黄芩育苗的主要方法,为了确定适合陇西黄芩育苗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设置4个播期(4月3号、4月18日、5月3日和5月18日)和5个播量(6.80、8.26、9.72、11.18、12.64 g/m~2),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播期和播量对黄芩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极显著影响黄芩产量,播期与播量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除根长外,播期对黄芩产量和根部性状的影响均大于播量。适合陇西黄芩育苗的最适播期为4月中下旬到5月初,黄芩种苗最佳播量应控制在9.72~11.18 g/m~2。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时,黄芩穴播育苗产量最高,达15 343.29 kg/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小麦不同播期与播量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量增加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每穗粒数逐渐减少,千粒重减小;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生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8.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14-1117
为了探索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晋太182为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其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其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或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适宜的播期为9月24—29日,且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播期和播量的最佳组合为9月24日播种、375万粒/hm2播量,在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适宜播期掌握不准、适宜播量控制不精确、部分农民盲目增加播量的问题,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聊麦18为试材,设计了不同播期播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聊麦18株高的影响显著,播期和播量共同作用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显著,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显著,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密度共同作用对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播量对容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均可极显著地影响聊麦18的产量,建议聊麦18的最佳播期设在9月28日至10月10日,播量控制在18万~27万之间。  相似文献   

11.
《江西农业学报》2022,(2):41-42
通过对油菜播期与播量两因素9个处理的试验,研究了油菜板田机械化直播的适宜播期与播量。  相似文献   

12.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施氮量及施磷量对次生根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以前,播期是决定单株次生根数的主要因素;进入返青期以后肥料因素的效应开始加强,拔节以后抽穗期,播量对单株次生根数起决定作用;返青期以前,播期与氮肥交互效应显著,返青以后,播期与播量交互效应显著,至抽穗期前播量与磷肥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因而稻茬小麦在力争早播的同时,适当降低播量,增施氮肥,并配  相似文献   

14.
石建福 《农学学报》2014,4(12):8-11
为了给大麦‘花22’茬口安排提供适宜的播期、播量组合,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6 个播期水平和5 个播量水平对崇明地区大麦主栽品种‘花2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播量显著影响‘花22’产量及构成因素,播期11 月4 日、播量112.5~150 kg/hm2的产量相对较高,均在7500 kg/hm2以上。同时,相同播期的单位有效穗随播量增加而递增,相同播量则随播期推迟而递减,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和播量增加呈递减趋势,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递增趋势,而随着播量的增加递减。因此,结合上海崇明地区实际种植情况,‘花22’播种时间以11 月4 日—14 日之间为宜,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播量以150 kg/hm2左右最佳,随播期推迟适当提高播量可以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冬小麦撒播种植播期与播量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播期、播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差异,播量对穗数的影响较大;播期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较大;播期与播量互作的影响不显著;冬小麦长6359撒播的产量在6 723~7 261 kg/hm~2,适宜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3日,播量为300.0~450.0 kg/hm~2。在品种、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中,品种间的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同期播种,中穗型品种产量为最高。[结论]在一定的播期、播量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进行撒播,早播可适当降低播量,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播期播量对阜阳地区烟农515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方法]在阜阳毛桥村和中北村开展烟农5158小麦品种6个播期(9月30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个播量(180万、240万、300万苗/hm2)试验,调查株高、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结果]播期和播量对烟农5158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10月5日播种的次之,10月15日后播种的产量显著降低;同一播期,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潮土产量高于砂姜黑土。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同一播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砂姜黑土与相应潮土间在产量三要素方面差异不明显。同一播期,播量越大,植株越高;同一播量,播期越早植株越高;砂姜黑土株高比相应潮土矮,播期越早株高差异越小。[结论]烟农5158在当地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宜播量为240万苗/hm2,这可为烟农5158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探明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选用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采用5个播期和3个播量的试验方法,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鲁东地区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的适宜播期为9月28日至10月4日,适宜播量为90万~270万/hm2。在适宜播期播量范围内,9月28日播种时应选小播量90万/hm2,10月4日播种时应选中播量180万/hm2或大播量270万/hm2,以大播量270万/hm2更能取得较好产量,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8日、90万/hm2。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得出最佳播期播量的具体结论,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15日,播量控制在4~9.5kg。  相似文献   

19.
播期播量耦合对小麦越冬死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法对播期和播量耦合与小麦越冬死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月25日播种、播量为8万基本苗/667 m2条件下,小麦的越冬死苗率最低;晚播和减少播量有利于降低越冬死苗率;播期对小麦越冬死苗率的影响大于播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播量对藁优9415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播种期和播量对强筋小麦藁优9415的产量构成与品质性状有不同的影响。播期对藁优9415产量影响很大,不同播量对藁优9415小麦群体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播期处理对藁优9415小麦群体影响较播量处理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早播。在冀中南地区,藁优9415适宜播期为10月1~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8日;适宜播期内播量以亩基本苗12万~24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在品质方面,播期和播量处理对藁优9415品质性状有不同的影响,部分主要指标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弱化度等品质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但影响均不是太大,说明藁优9415品种品质稳定性较好,栽培中重点考虑产量性状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