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临邑首站输配现状,从给油泵、原油混输工艺流程及混输配比调节等方面提出了临邑首站原油混输的具体改造方案及相关控制要求.实践混输运行表明,改造后的混输系统有利于稳定原油性质和提高管道输送效率.  相似文献   

2.
李立  王晓梅 《油气储运》2006,25(9):32-32
分析了库鄯输油管道的管输能力、运营现状以及塔里木原油、新星原油的物性,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新星原油、塔里木原油的混合比例不大于3:7(新星原油:塔里木原油),混合原油密度小于0.880g/cm^2的条件下混输,能够保证库鄯输油管道安全、平稳的运行,并经过了现场试验的验证。同时给出了库鄯输油管道全年混输新星稠油的工艺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中原油田石化总厂的产品质量和环保问题,拟向中洛线输送进口普托原油和中原原油的混合油。中原原油属于易凝高黏原油,若与普托原油混合将改变管输原油的物性,影响管道安全经济运行,因此需评估增输方案的可行性,制定新的管输方案。首先开展室内掺混实验,确定中原原油与普托原油(混合比例1:2.6)的混合条件,测定不同掺混比例下混合原油的基础物性;然后以1月份为例,对中洛线4种可能的混输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选,确定全年各月份的输送方案;最后利用自制的沉降设备对混合原油在停输过程中重质组分的沉降情况进行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未出现明显沉降,为评估混合原油停输风险、制定停输再启动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秦京线不同管段输送不同物性原油的情况,基于秦京线基础数据和大庆冀东混合原油流变特性,编制了秦京线混输大庆冀东原油优化运行计算软件,制定了秦京线混输大庆冀东原油优化运行方案.通过优化输油泵组合,实现秦皇岛-迁安管段的优化运行,节流损失基本消除.通过确定最低允许进站温度,优化输油泵组合,实现了迁安-房山管段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处理温度对加剂混合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群海  李静 《油气储运》2005,24(9):11-13
针对中原原油与进口原油混输的实际,中洛复线进行了加剂浓度相同、热处理温度不同的混合原油流变性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的输送工况下,对于中原与阿曼两种比例混合的原油,在加剂浓度为50 g/t的条件下,采用55℃的处理温度,可以达到安全、低耗运行的目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油气水混输技术在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南油田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压力高,部分计量配水站的气液无法进入集输系统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三相混输公式求出的管道各段压降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误差在5%~30%之间,且较安全.根据压力预测结果选择油气水混输泵,在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区域增建了混输泵站及配套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其混输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秦京管道因混输冀东原油后秦皇岛-迁安管段输量下降16%,造成输油设备与运行工况不相匹配,出现节流损失大、能源浪费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制定了秦京管道混输后的近期和长期优化运行方案.该方案实施效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科学合理,目的性明确,管道运行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掺5%~10%俄罗斯原油的大庆原油,开展了铁大线和秦京线大庆原油触变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原油存在不完全可逆性结构的Houska修正触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在特定测试温度、进站温度和多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大庆原油触变行为。试验获得了秦京线、铁大线实际管输条件下不同测试温度和进站温度的触变模型参数,对于准确计算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油顺序输送的混油界面跟踪与切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的流程和所输油品的特点,原油在管道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段的机理、以及降低混油量的方法和几种混油界面的跟踪方法,给出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在顺序输送不同原油时跟踪混油界面的技术和适用于该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计算混油长度的经验公式,指出了适合该管道所输油品特点的混油段切割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成品油长输管道的混油下载与切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正常运行条件下影响成品油长输管道混油发展、分布及混油量的因素,总结了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的生产运行数据。以混油回掺处理为基础,提出了综合利用成品油长输管道油品资源和沿线站场下载油品的质量潜力,减少管道干线终点混油量的混油下载与切割处理方法,例如沿线站场适当下载干线混油尾,支线分输干线混油,沿线站场下载部分混油,将末站混油细分为不同浓度比例的混油段等。该方法应用于西南成品油管道的混油切割处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管道全线的混油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苏丹GNPOC原油长输管道超长管段上采用EP W2 0 3减阻剂进行工业试验及其应用情况。先后在 1号站和 3号站间进行 1号站单点注入减阻试验与增输试验 ,在 1号站和 2号站进行两点注入增输试验。其后开始例行两点注入工业应用。分析了减阻剂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原油来源发生变化 ,原油粘度升高 ,同时受到雨季环境条件的影响 ,导致该管道 2号、3号站间原油雷诺数大大降低 ,因此降低了减阻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北管网防腐层大修导致土壤温度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对埋地管道的土壤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铁秦线两座泵站的热力对比实例.为消除管道防腐层大修因土壤热力条件恶化对管道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了改善管道热力环境的措施,提出了管道防腐层大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输原油管道在输油生产过程中,会因输油站的误操作而造成管道水击现象,使管道发生局部超压、液柱分离和泵机组汽蚀。介绍了输油管道产生水击的原因;分析了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压力超限保护系统和水击控制系统的构成;对仪征误关进站阀的事故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说明了该管道的水击保护过程。结果表明:日照-仪征原油管道水击保护系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可有效防止严重水击工况对管道和设备造成危害。(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4.
针对洪湖至荆门石化原油输送管道中应用的GW3000-Y/64-Y型加热炉在实际运行中热效率值低于设计值问题,对熊口站1号加热炉进行了正反热平衡测算,结果表明,排烟热损失和过剩空气系数超标是导致加热炉热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测试,分析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原油中总硫含量和活性硫的分布,讨论了原油中活性硫与总硫含量、活性硫与腐蚀间的关系.为考察两种原油的硫化物对X70钢和X60钢的腐蚀性,在原油中以开路电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X70钢的抗腐蚀性优于X60钢.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秦京管道石楼泵站18号浮顶油罐单盘严重变形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减小浮顶油罐单盘变形量的关键是对应力的控制。制定了单盘焊接工艺及组装方法的整治方案,经实践证明,整治后的单盘变形最大值仅为15 mm,可以有效保证浮顶油罐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7.
漠大原油管道SCADA控制系统通讯中断频繁,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漠大原油管道通讯中断数据,统计分析了通讯中断时长、通讯中断类型的比例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时长2~12 h的通讯中断频次最高,占总中断次数的44.3%。探讨了漠大原油管道通讯中断原因,其中天气因素与设备故障是导致通讯中断的主要因素,共导致了74.4%的通讯中断时长。为了降低通讯中断频次,结合漠大原油管道的运营现状,提出了4项管理措施:加强天气监控及现场作业管理,做好应急预案;完善管道保护程序;积极开展维护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加格达奇以南光缆割接与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8.
鲁宁管道输送混合原油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传宝 《油气储运》2005,24(10):38-40
针对鲁宁管道混合原油输送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在胜利与进口原油的混合比为9:1时,不同油罐之间混合原油流动性的差别、不同罐位混合原油粘度的变化对过泵剪切和管流混合原油流动性的影响.并对混合原油的流动性进行了沿线跟踪测试,为制定鲁宁管道混输胜利与进口油的合理输送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姚志祥 《油气储运》1998,17(12):31-32
格拉输油管道的沱沱河泵站靠近沱沱河边,由于沙土堤岩经不住洪水冲刷,泵站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保护站址,必须对堤坝进行防护。采用毛石浆砌堤岸,在当地气候条件下易受冻害 破坏;选择柔性的石笼堤坝,可抵抗冻胀,防止冲刷,是一种可靠的防护措施。介绍了石笼堤坝的作用和具体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出疆原油管道设计的需求,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评价试验。在快速降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管输工况下添加降凝剂输送和罐内储存的模拟试验,并确定了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适用的降凝剂、理想的热处理温度、加剂浓度及加剂站点,论证了两种原油通过一站加剂热处理之后实现常温输送和储存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应用新型高浓缩降凝剂的设想并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