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原生质体融合株与亲本出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草菇融合株,经初筛得到几株性状表现良好的菌株。我们于1986年初合作与他们一起作了进一步的出菇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浓香乳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再生株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乳菇[Lactarius camphoratus(Bull.)Fr.]香气浓郁、抗菌性强,是理想的食品风味剂和天然香料源,但难以人工栽培。本文探索了适于浓香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实验系统,但从随机挑选的120个再生株中未检测到单核体。研究表明,部分再生株的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与亲株明显不同,且与亲株呈三种类型的拮抗反应,但再生株与亲株的酯酶同工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完全一致。针对浓香乳菇再生株的多种特性,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变异机理,并对原生质体单核化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生物工程育种,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此项技术已应用于食用菌远缘杂交育种及品种改良上,国内外进展很快。迄今,采用生物工程手段,中外许多学者已从50多种食用菌中成功地制备出原生质体,有些能再生出菌落并能形成子实体。其中Yumi.M.和肖在勤分别从糙皮侧耳和凤尾菇中获得比原亲株高产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5.
原生质体再生率的高低,是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产优质菌种成败的关键,所以首先必须对每种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与高频率再生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原生质体再生率一般都很低,如W.C.Lua 等人报道的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率仅为4~5%。本文仅就凤尾菇原生质体高频率再生培养条件进行探索,现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一)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4克,水1000毫升,pH6.5(简称1号)。(二)液体培养基①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1克,VB_110毫克,水1000毫升,pH6.5(简称2号)。②马铃薯200克,麦芽糖20克,蛋白(?)和酵母膏各2克,硫酸镁0.5克,磷酸  相似文献   

6.
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种自制的真菌细胞壁溶解酶——溶壁酶(Lywallzyme),通过酶解试验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等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通过原生质体的再生试验,系统地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影响,从而找到凤尾菇茵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较适条件。在适宜的酶解条件下可分离到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最高可达3×10~7个/me以上。本试验中,原生质体的再生频率最高为4.98%。同时,本文还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过程的形态变化作了适当描述。  相似文献   

7.
于清伟 《食用菌》2016,(5):14-15
对秀珍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秀珍菇原生质体适宜的再生培养基为:马铃薯200 g,蔗糖20 g,KH_2PO_4 3.0 g,MgSO_4·7H_2O1.5 g,维生素B_1 0.1 g,0.6 mol/L甘露醇。采用上述培养基,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0.85%。  相似文献   

8.
9.
为建立秀珍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体系,以夏秀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对菌龄等7个单因素、 4个复合因素条件和接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秀珍菇菌丝在改良液体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 d,以0.6 mol·L~(-1)甘露醇为稳渗剂, 2.5%溶壁酶在30℃条件下水浴4 h,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最大,为4.23×107个·mL~(-1)。在TB3再生培养基中采用单层混菌法接种原生质体,其再生率最大,为2.35%。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1984,(3)
我们在架式床栽平菇实践中,发现在培养料上面形成菌蕾的同时,反面也大量出现菌蕾,平菇长势旺盛。为此,我们进行了两面出菇试验。 (一) 材料和方法:在室外塑料薄膜温房中,用竹梢搭床架,铺芦竹(不宜过密),再铺薄膜。培养基为棉籽壳100斤、石膏粉3斤、过磷酸钙2斤、糖1斤、尿素1斤、多菌灵0.2斤,加水100~180斤。平菇菌种由上海农科院提供,于82年1月7日播种。设试验区和对照区,每区用上述配料200斤,播种面积各5米~2,分层撒播。播种后料面盖薄  相似文献   

11.
陈剑  赵光辉  张莉  林原  王波 《食用菌》2016,(3):27-28
对引进5个金针菇新菌株,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再生法出菇模式的金针菇新菌株:川金12、F812,单产比对照8913分别增产19.7%、16.97%,川金12、F812粘连少、且不易开伞。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挖掘优质的种质资源,从香菇发源地浙江龙泉凤阳山采集分离到7株野生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香菇菌株,并且7株野生香菇之间具有遗传差异性。在菌株的特性和出菇试验中,菌株YS1的菌丝生长最快,菌株YS7的木质素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都相对较高,菌株YS2的抗木霉能力强,菌株YS5出菇耐低温,以上菌株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开发、驯化,以培育出优质的香菇栽培菌种。  相似文献   

13.
鸡腿菇出菇方式试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米青山  杜继格 《食用菌》2004,26(3):36-37
本文通过袋栽鸡腿菇4种不同出菇方式的研究.发现脱袋直立覆土出菇产量较高.但杂菌污染较重;不脱袋直立覆土出菇,产量次之,污染较轻.效益最好;脱袋横放覆土出菇.污染严重,效益最差;不脱袋横放覆土出菇,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株选育高产菌株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1.5%溶壁酶将黑木耳双核菌丝脱壁再生。再生菌株经培养、观察、栽培及遗传特性研究后,证明有变异产生。现已从中选出一株优质、高产新菌株,且已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87年秋季利用覆盖平菇床的废报纸(已长满菌丝)进行直接出菇试验,收到了较高产量。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供试菌种为沔粮杂交3号平菇,于9月6日投料,24日菌丝吃透整个培养料,料面覆盖的报纸也已布满了绒毛状菌丝。此时将报纸揭下捏成团,做成长×宽×厚为35×135×15cm 的厢子,既不加水也不增播菌种,稍加压实后覆薄膜。10月2日现蕾,10月8日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玉米秸、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对黑鲍鱼菇分别进行常规袋栽和脱袋覆土栽培试验,试验结果:采用培养料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的进行脱袋覆土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品质,且潮次分明。而以玉米秸、稻草作主料不管是袋栽还是覆土栽培都不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子实体生长的自然温度在8℃以上,最适温度为18~23℃,因此从当年的10月下旬到翌年的5月下旬是鲜品灰树花停止生长的淡季。如何解决灰树花反季出菇是笔者几  相似文献   

18.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种因素对尖顶羊肚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火土、杨树浸泡液对羊肚菌出菇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当用4kg杨树枝浸泡液喷洒时,出菇量最高,平均每堆出菇重量为1.34kg;当施用2kg石灰时,出菇重量达到O.849kg;当施用4kg火土时,出菇量达到1.089kg,各因素的刺激作用顺序为杨树浸泡液〉火土〉石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