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地区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食用及药用价值以及紫背天葵在北方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紫背天葵的引种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5.
紫背天葵(Gymura bicolor DC. )又叫两色三七草、紫背菜、观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栽培较少.以嫩梢和嫩叶供食,可凉拌、做汤、炒食,具特殊香味,脆嫩爽口,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生长中尚未发现病虫害,故属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6.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原产我国南方,近年来引入北方种植,因其具有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生长供应期长,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老年人保健具有特殊营养价值等特点,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和食用。  相似文献   

7.
紫背天葵 (GymurabiclorDc .)又名紫背菜、观音菜、血皮菜 ,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梢和嫩叶供食 ,可凉拌、做汤、炒食 ,具特殊香味 ,脆嫩爽口 ,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生长过程尚未发现病虫害 ,故又属无公害、优质蔬菜。据  相似文献   

8.
9.
营养保健型蔬菜紫背天葵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紫背天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又名观音苋、红番苋,俗称红菜、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等,属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常绿草本植物,集菜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半栽培种。“紫背天葵”分布于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适应性广,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栽培容易,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嫩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具有特殊风味,可凉拌、做馅、蛋炒、糖醋淹渍及做  相似文献   

11.
保健蔬菜紫背天葵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发掘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紫背天葵的形态特征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测定了紫背天葵主要营养成分,阐述了紫背天葵对人体的主要保健功效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紫背天葵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背天蔡,别名两色三七草、红背菜、叶下红、当归菜、观音菜等,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以嫩茎叶为蔬菜食用的半栽培种。原产我国的四川、台湾等南部地区。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紫背天葵嫩茎叶富含钙、铁、锰等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紫背天葵口感好,食用方便。其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可凉拌、做馅或做涮锅。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回流法提取红凤菜总黄酮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依次以12倍量、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2 h/次.  相似文献   

14.
以紫背天葵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管理,总结紫背天葵种苗组培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紫背天葵青枯病进行了田间调查、病原菌分离及纯化、致病性与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证实该病是一种维管束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与茄科劳尔氏菌至少有10种相同的寄主,其中紫背天葵等6种植物是茄科劳尔氏菌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6.
微波法提取紫背天葵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波火力(功率)、辐射时间、提取剂乙醇的浓度、料液比对紫背天葵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30%乙醇提取剂作用下,料液比为1:3,用微波中火加热150s下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紫背天葵是一种以嫩茎叶为食用部分的半栽培型蔬菜,原产于中国。本文描述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天津地区紫背天葵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南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可增加一造产量。文章从催芽、抹芽定梢、摘心、合理疏花疏果、套袋技术、采收时间、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管理技术。其中,合理疏花疏果是提高葡萄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第一造果采收完后,让树体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恢复期是保证第二季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谢意通  张飞  石洁  冯莉  姜丽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8):1642-1656
【背景】紫背天葵采后生理代谢活跃,加上对低温敏感,采后往往贮藏于略低于室温的黑暗环境中,但紫背天葵长期黑暗贮藏,会出现采后糖饥饿,影响紫背天葵的品质。黑暗贮藏也会抑制光合过程,导致光合同化产物减少,加剧采后糖饥饿,而蔗糖是植物体内光合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目的】研究采后外源蔗糖处理对紫背天葵采后品质、蔗糖代谢及叶绿体的影响,探讨蔗糖处理延缓采后衰老的相关机制。【方法】在筛选出最佳蔗糖处理浓度的基础上,检测紫背天葵贮藏期间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研究蔗糖处理对紫背天葵采后品质的影响;检测贮藏期间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如淀粉酶(Amyl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酸性水解酶(AI)、蔗糖合成酶(SS-S)和蔗糖分解酶(SS-C),研究蔗糖处理对紫背天葵蔗糖代谢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在贮藏期间的变化,检测贮藏期间叶绿体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含量(MDA)、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QY),研究蔗糖处理对叶绿体生理和功能的影响。在生化水平和亚细胞水平上探究采后蔗糖处理对紫背天葵的影响。【结果】前期的蔗糖浓度筛选发现,12%的蔗糖保鲜效果最佳,尤其在贮藏后期,12%蔗糖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强度降低39%、失重率降低7.8%、腐烂率降低15.87%。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贮藏后期,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含量比为1.82、淀粉含量比为1.10、可溶性糖含量比为1.11、可溶性蛋白含量比为2.20和叶绿素含量比为1.23,蔗糖处理显著延缓了糖类物质和含氮物质的降解。蔗糖处理显著抑制SPS、AI和Amylase活性的上升,说明蔗糖处理抑制了紫背天葵的蔗糖代谢,从而减少了蔗糖和淀粉的分解。后期对紫背天葵叶绿体生理功能研究发现,贮藏结束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维持了叶绿体结构完整性、叶绿体脂氧合酶活性降低53.13%、叶绿体丙二醛含量降低33.33%、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35倍和1.97倍,说明蔗糖处理显著延缓叶绿体衰老。进一步分析发现,紫背天葵叶绿体功能与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糖饥饿引起的碳源匮乏会影响叶绿体功能。【结论】蔗糖处理通过降低紫背天葵采后呼吸强度、失重率和腐烂率、调控蔗糖代谢、降低叶绿体膜脂氧化程度和维持叶绿体结构完整,抑制了紫背天葵采后品质劣变,从而延缓了紫背天葵衰老。  相似文献   

20.
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建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大棚尖椒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