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工授精技术是牦牛养殖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公牦牛驯养,人工授精前的准备、过程、精液品质检查、母牛发情鉴定,输精等环节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53头青年母牦牛和42头当年产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及定时授精处理,其中青年母牦牛人工授精31头,当年产母牦牛人工授精28头,人工授精精液采用大通牦牛冻精和西门塔尔牛冻精,输精一次后母牦牛与公牦牛合群放牧。结果青年母牦牛产犊率为84.91%,产大通牦牛后代10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1头,采用大通牦牛精液和西门塔尔精液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58.82%(10/17)和7.14%(1/14);当年产母牦牛产犊率为52.38%(28/42),产大通牦牛后代11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2头,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45.83%(11/24)和50%(2/4);2组平均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2.37%,其中用大通牦牛冻精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51.22%,西门塔尔牛冻精的情期受胎率为16.67%。  相似文献   

3.
对150头母牦牛开展了牦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母牛在第一情期发情率63.33%,第二情期发情率50.00%,第一情期与第二情期发情差异性不显著﹙P>0.05﹚。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95%,第二情期受胎率88.46%,第一情期与第二情期受胎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牛平均受胎率62.75%与对照组80.00%受胎率之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我们对选定的120头怀孕母牦牛进行补饲,同时在犊牛产后3个月对犊牛进行隔离断奶,补饲试验于2010年3月初开始:100头母牦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Ⅰ 50头母牦牛隔离断奶后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授精处理;Ⅱ组50头母牦牛隔离断乳.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母牛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冻精液为荷斯坦和野牦牛冻精。配种45d后进行怀孕诊断。Ⅰ组发情39头,发情率为78%(39/50),怀孕34头妊娠率为68%(34/50);Ⅱ组发情31头,发情率为62%(31/50),怀孕27头,妊娠率为54%(27/50)。相同草场放牧50头适配母牦牛作为对照。对照组母牛和犊牛不进行隔离和短期断乳;对照组发情率为12%(6/50),妊娠率为6.32%(3/50)。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带犊的母牦牛实施隔离断奶,能够明显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在大通种牛场对126头产后90d以上的母牦牛进行断犊,进行促母牛发情试验。断犊后母牦牛放入水草茂盛的冬季草场放牧饲养,一个情期后,对未发情的母牦牛进行肌肉注射氯前列醇纳促发情处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达90.48%,对照组发情率为58.73%,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比对照组高31.75个百分点,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断乳后对母牦牛注射氯前列烯醇钠促发情处理,第一次药物处理后,两组母牛发情头数均为0头,第二次药物处理后,试验组母牦牛发情15头,发情率为75%。对照组母牦牛发情8头,发情率为40%。实验组母牦牛比对照组多发情7头,高46.67%,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对带犊牦牛分别在8月1日、8月27日和10月12日进行断乳,结果Ⅰ组母牛共发情104头,发情率为69.33%,Ⅱ组母牛发情54头,发情率为36.00%,Ⅰ组比Ⅱ组多发情50头,高48.01%,差异性极显著(P<0.01)。Ⅲ组母牛发情4头,发情率4%。Ⅱ组比三组Ⅲ组多发情36头,高90%,差异性极显著(P<0.01)。Ⅰ组母牦牛发情率最高,持续时间长,Ⅱ组母牦牛只有一个发情高峰,持续比较短,Ⅲ组母牦牛发情率低,持续时间也短。  相似文献   

8.
农村饲养的水牛,一般分散饲养,多为每户1头,母水牛发情不明显,农户对母水牛的发情鉴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很多母牛不能得到及时配种,繁殖率很低。为提高农村母牛的繁殖率,加快农村水牛改良步伐,2003年10月31日,在武宣县禄新乡上堂村,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的试验。共处理本地母水牛32头,第一情期人工授精29头,受胎8头,情期受胎率27.6%;第二情期复配10头,受胎4头。两情期受胎率41.4%。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确定了6户牧民作为项目户,试验牛数500头.试验牛在发情季节待自然发情后用红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经过两个情期的人工授精后,统计来年的产犊情况、流产情况、难产死亡情况,并计算受胎率.结果分析发现,牦牛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其受胎率与母牛的营养状况有关,母牦牛膘情好,受胎率就高.因此,从人员、牛群、市场以及政策方面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牦(犏)牛人工授精受胎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牦牛能够提前发情,缩短牦牛的繁殖周期,减少冷季对犊牛的影响,试验采用冷季补饲的方式,提高母牦牛营养促进早期发情。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在6月下旬发情16头,发情率为32.00%,到7月上旬共发情37头,总发情率达74.00%。对照组母牛6月份未发情,到7月上旬发情67头,发情率为51.54%。2015年、2016年数据显示6月份母牦牛未发情,到7月上旬各发情5头,发情率分别为2.63%和3.07%。因此,适时补饲能有效调控母牦牛提前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11.
鉴定母牛发情的方法有多种,生产实践中母牛发情鉴定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母牛行为学的变化和生殖器官的变化进行判断。母牛受胎效果的好坏,关键是准确掌握母牛的发情。本文主要介绍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和直肠检查法。1外部观察法外部观察法是母牛发情鉴定的重要方法。以母牛性欲、性兴奋、外阴部变化等方面来观察,也可用试情公牛主动试情观察其外部发情表现。出现爬跨  相似文献   

12.
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改良甘南牦牛的关键辅助性繁殖技术手段,研究发现娟姗牛是甘南母牦牛杂交改良的最佳父本,因此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易于操作的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母牦牛的辅助生殖技术,对当地牦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待配母牦牛个体的筛选、群体的组建、饲养与管理、冻精质量与受精潜能的评估、牦牛发情临床鉴定、人工授精标准程序、妊娠诊断与管理等环节,对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母牦牛的标准进行完善,在夏河县多家牦牛养殖合作社进行推广应用,并通过比较授精技术优化前后母牦牛的产道疾病、受胎率与产犊率,分析牦牛生产效果。结果显示,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母牦牛辅助繁殖技术优化后,牦牛发情鉴定准确率高达85.98%,群体受配后整体妊娠率为85.86%,产犊率为92.09%,与传统授精技术相比显著提高;且授精后牦牛产道疾病发生率及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围产期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优化后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母牦牛技术可显著提升牦牛杂交改良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母牦牛发情外表症状不及黄牛、改良牛明显,因此在牦牛进行人工授精,如何采用简便易行、人畜安全的方法来正确掌握母牦牛发情配种规律,是提高牦牛授胎率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笔者曾根据眼球结膜血管象变化,在黄牛、改良牛发情鉴定的方法,对母牦牛作发情鉴定试验:结合八三年牛改,对73头母牦牛眼球结膜血管象的部位、走向、支数、粗细、颜色、形态、轮廓清晰度和两眼表现的差异程度进行了试验观察,并与直肠触摸卵巢变化和肉眼观察生殖道变化做综合判断,笔者体会介绍如下,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北州牧科所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技术,选择性欲旺盛,体格健壮的试情公羊,按1:40~50公母比例,给试情公羊带上试情布,放人陶赛特母羊群中,通过发情鉴定等技术,共授配母绵羊218只,发情率达到94.8%。该项技术可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增强配种效率,减少种公羊饲养数量,降低饲养成本,使优秀种公羊其个体优良性状得到了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断乳后母牦牛注射氯前列烯醇钠促发情处理。第1次药物处理后,两组母牛发情头数均为0头,第2次药物处理后,试验组母牦牛发情15头,发情率为75%;对照组发情8头,发情率为40%,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发情鉴定是绵羊人工授精工作的关键。传统的发情鉴定使用试情公羊进行。试情公羊要佩戴试情布、结扎输精管或行阴茎转向术。近年又有人提出采用完全隐睾(或人工隐睾)、公羊摘除附睾尾的公羊试情方法.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各有局限性,如手术繁琐、费工费力、易造成偷配。特别是公羊老化被淘汰宰杀后,肉品质差,适口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对32头带犊母牦牛进行了同期发情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CIDR+PMSG组合激素处理的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达到83.33%,单激素PG处理的试验Ⅱ组母牦牛发情率为20.00%,对照组母牦牛在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发情的母牛。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极显著地高于试验Ⅱ组(P<0.01)。说明采用组合激素对处于哺乳期的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能提高牦牛的同期发情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鹿的品种选育工作日益被认识和不断的深入发展,鹿的人工授精工作也逐渐得到普及,鹿的试情与试情配种就显得特别重要。试情配种就是用各种方法鉴定出发情母鹿,然后用优良种公鹿配种。优点是:①谱系清楚、有利于品种选育;②节省种公鹿的精液和体力、提高配种效率;③使良种基因迅速扩大。加快低产鹿群改良速度。试情更是鹿人工授精工作的前题。目前鉴定发情母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挑选性欲旺盛的公鹿试情。这种方法极为简单,但看管需十分注意,否则,试情鹿成了配种鹿。带试情布的公鹿试情。这是羊用的试情方法,方便可靠,与第1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补饲、隔离断奶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考察对母牦牛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断乳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与隔离断乳组及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补饲组、隔离断乳组与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及补饲+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补饲、隔离断乳及同期发情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黄牛人工授精工作已成为一项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这项技术是一套综合性技术,几个主要环节必须配合好,才能取得好效果,各环节中某一环节把握不住,都可能影响到母牛受胎,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搞好黄牛人工授精工作,提高母牛受胎率,必须加强相关几个环节的技术配套应用。如此,才能获得好的效果。1正确鉴定母牛发情,适时配种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母牛发情鉴定可根据母牛的发情表现,母牛的外阴、阴道粘膜、卵巢、卵泡的大小及排出的粘液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黄牛的发情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