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莴苣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对莴苣菌核病发生发展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在金华的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病情激增期在12月和3月,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及品种等方面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莴苣上产菌核病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神农架山区腐烂莴苣上的病原真菌鉴定结果表明:除核盘菌和灰葡萄孢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产菌核真菌。将其同核盘菌、三叶草核盘菌、小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在培养特性、菌核结构和致病性等方面研究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病原是一类新的产菌核病原,目前尚未从其它地区发现这类病原。  相似文献   

3.
从病原角度分析莴苣菌核病的发生和为害规律,并讨论了莴苣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云南省开远、曲靖和云龙 3县类似稻纹枯病的水稻病害是稻球小菌核病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形成围墙式的一圈苍白色气生菌丝。5d后在平板表面上长出大量如针头大的微菌核 ,菌核初期白色 ,以后逐渐变成褐色 ,基质背面呈轮状 ,暗褐色 ,菌核圆形或近圆形、椭圆形、梨形等。体积大小不一 ,其面积为 363 71~ 5 30 82 μm×334 2 2~ 393 2 0 μm(平均 439 81 μm× 363 71 μm) .菌核横切面显示外壁和内层 (髓 )有明显分化 ,中间有一空腔 ,外层较厚而坚实、较小、暗褐色 ,表面粗糙 ,内层细胞较大而色淡 ,排列疏松。营养菌丝之…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云南省开远、曲靖和云龙3县(市)类似稻纹枯病的水稻病害是稻球小菌核病,病原菌为嗜水球小菌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  相似文献   

6.
莴苣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莴苣地上茎部和叶片上,以春季莴苣生长中后期发病为主。一般先从中部的叶片发病。刚开始在叶尖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后逐步向下扩展,病叶逐渐软腐。由于莴苣生长中后期,叶片已比较紧凑,病叶软腐后搭在下面的叶片上,从而迅速感染其它叶片。病斑扩大侵入茎部后,最先呈现不规则圆斑,稍凹陷,逐渐发展到环茎腐烂,导致整个植株烂掉。在潮湿时,病叶上特别是靠近茎基部处能产生棉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2种木霉对莴苣菌核病的防效差异,为揭示木霉菌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于莴苣菌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木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获得2种木霉(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的最佳发酵优化条件;以碧玉莴笋为材料,进行盆栽莴笋灌根接种木霉发酵液和核盘菌悬浮液处理(处理1:棘孢木霉+核盘菌;处理2:深绿木霉+核盘菌;处理3:核盘菌;处理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核盘菌;处理5:无菌水),观察莴苣生长情况,并分别于接种后第3、6、9、12和15 d测定莴笋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及叶绿素含量.[结果]2种木霉发酵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核盘菌对莴苣的侵害,提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其中深绿木霉处理下莴苣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更高,与无菌水处理相比,接种后12 d达最大增长率,分别为85.32%、78.05%和43.50%;与核盘菌处理相比,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处理的MDA、Pro含量明显下降,最大降幅分别为17.16%、28.41%和29.48%、30.44%;木霉能有效抵御核盘菌对植物造成的侵害,其中深绿木霉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处理后6~15 d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棘孢木霉处理(P<0.05,下同),最高为刺孢木霉处理组的1.112倍;木霉处理后可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程度,对莴苣菌核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其中深绿木霉的防效达71.66%,显著高于棘孢木霉和多菌灵处理组.[结论]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对核盘菌均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莴苣菌核病,其中深绿木霉的防治效果更佳,可将其应用于莴苣菌核病的防治以提高莴苣产量和品质,同时可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花生菌核病病原分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菌核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花生主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纯化,接种鉴定,明确了病原分类地位。摸清了病原菌对温度、酸碱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以及耐早耐涝等特性,并将其有关形态特征与同种病菌在不同花生病害上的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抗性诱导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菌核病作为一种全球性植物病害,可大范围侵害多种经济作物,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关于菌核病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尤其是生物防治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综合已有文献,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综述了作物菌核病的研究进展,(1)导致菌核病的病原种类及侵染症状,主要包括核盘菌属与座盘菌属;(2)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包括侵染方式、侵染机制以及与植物的互作机制,从致病机制角度寻找植物抗菌核病关键基因或调控因子,开发和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相关基因,为选育广谱持久抗病的植物品种提供技术方案;(3)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方面,着重从生物防治角度出发,综述目前对菌核病病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并对今后有益微生物资源及功能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水库现存的鱼类有94种,隶属于6目15科55属。即鲱形目:鳀科;鳗鲡目:鳗鲡科;鲤形目:鲤科、平鳍鰍科、鳅科;鲶形目:鲿科、鲶科、鮡科;合鳃目:合鳃科;鲈形目:鮨科、塘鳢科、鰕虎鱼科、攀鲈科、鳢科、刺鰍科。其中以鲤科鱼类的种类最多。全省水库鱼类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鱼类占有较大比例,是发展水库渔业的良好物质基础。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全省水库渔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并提出要充分利用水库渔业资源,应该在保护水库渔业资源的基础上,实行粗放养殖和小面积精养相结合,引进驯化新的良种,改进捕捞技术,进行水库综合开发和水库群的连片开发。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木本植物新纪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保康县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35种,隶属于23科,这些植物是湖北省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根据花菇形成的气象指标,采用湖北省30个气象台站的1961~1980年有关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对全省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31°N线附近为优质花菇生产最适宜气候带;鄂东北及江汉平原北部的京山、荆门等县市秋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明显优于春季,鄂西北地区春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比秋季优越。选取花菇形成的主要气候要素及花菇等级等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把湖北省划分为4个花菇气候区域。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调查研究与统计,湖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论述了该地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的属和种的区系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湖北8个地区46个县市广泛采样分离纯化获得208个稻白叶枯病菌株,按国内统一标准进行致病力的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省当前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以强弱数量变化为主的0、Ⅰ、Ⅱ、Ⅲ和Ⅳ致病型,其中第Ⅳ致病型是流行优势致病型。按行政区域以及按水稻的种植区划,比较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分化情况,表明不同区域各致病型的流行强度不一致。强毒力的第Ⅳ致病型菌的多少,与水稻的复种指数关系不大,而同稻区土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多种回归技术,研制出湖北省不同时间尺度(短、中、长期)森林火险预报模式或判别模型,其中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标准经简化已在省地县三级广泛应用,据此在省级建立了自动化预报系统,并已投入到日常防火业务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表明:本世纪80年代我省气候与过去30年比较的变化趋势是,夏季平均气温降低了0.6℃,≥35℃的高温日数平均每年减少了10天,冬季平均气温增高了0.5℃,≤-5℃的低温日数明显减少,其频次为2的等值线由长江一线以南地区已移至汉水以北地区,年气温日较差减小了2.0℃;雨量夏秋增多,春季减少;光照时数夏秋冬3季减少,春季变化不明显。气候的超常变化使得灾害性天气和气象极值出现的频次增多,给农业生产造成多层次影响,首先是灾害增多、灾情加重;其次是农作物赚收,植物适生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基础,用Foxpro for Windows和Visual Basic 3.0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中应用的方法与开发的土壤分类信息系统雏形可为土壤分类系统的完善,土壤分类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实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来自向日葵上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株Sun-1P经多次转代培养及冰箱保存后对有机氮(牛肉汁、蛋白胨、酵母膏)及淀粉的利用能力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转代株Sun-1M对有机氮的利用与pH值及速效糖(葡萄糖)的存在有关系。离体致病性测定表明:Sun-1M对油菜、莴苣、向日葵及蚕豆等寄主仍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栽培植物线虫种类的鉴定(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Hoplolaimidae(纽带科) 1.Basirolaimus Shamsi,1979(基狭纽带线虫属),隶属于Hoplolaiminae(纽带亚科)。1)Basirolaimus indicus(Sher,1963)Shamsi,1979 ♀♀(8)L=980-1200μm a=27-30 b=8-10 b′=6.1-8.0 c=35-40V=52-57% ST=32-36μm ♂(1)L=1040μm a=32 b=9.5 b′=6.8 c=35 c′=1.4 ST=33μm sp.=34μmG=20μm 雌虫:大型虫,体呈圆筒状,稍向腹面弯曲,体环粗,宽1.5-2.0μm。侧线2条,侧带内及其外围有不规则的断续纵纹。唇区半圆形,缢缩明显(图6:1),14-16μm宽,7—9μm高,具有3-4个唇环。唇区常有不规则稍斜生的纵纹,形成大小不均匀的网格,唇基片上有纵纹7-12条。头架强壮并硬化,常呈黄色。口针强大,基部球呈郁金香花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