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红松果林培育及采穗圃营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岭林业实验局的红松果林培育进行规划,分为常规红松果林和无性系红松果林两类;探讨不同类型红松果林培育及红松果林采穗辅营建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峰市丰富的樟子松幼龄林资源,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份引进牡丹江、伊春、龙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幼树上嫁接,研究了不同接穗产地、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接穗主要是影响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半干旱浅山丘陵区半阳坡和半阴坡均可营造红松异砧果林;不同整地方式对营造红松异砧果林后生长有一定影响;水平沟整地有利于山地发展红松异砧果林。  相似文献   

3.
红松果林产业是延边林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延边林区红松果林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红松果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红松果林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丰县的红松人工林,林龄在15~20 a,结实株率6%;林龄20~25 a,结实株率48%;林龄25 a以上,结实株率71%。针对东丰县的红松人工林现状,提出了红松人工林改培为红松果林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红松果林生长与结实状况的调查,总结了红松果林培育中从栽植、立地选择、配置、管理等技术环节,分析了营建红松果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红松无性系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红松无性系果林的健康发展,在现有的红松无性系果林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展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红松无性系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栽植密度和修剪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红松果林的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前,伊春林区已将打造"红松产业之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营建红松果林已经作为一项重要林业工程项目。红松果林建立技术性强,属于系统建设工程,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对红松果林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应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和处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相似文献   

9.
红松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建群、材用及经济树种,红松果林是本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从林分选择、密度控制、打顶、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促进红松林结实技术。  相似文献   

10.
红松无性系果林建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选优树采穗嫁接的方法建立的红松果林,叫无性系果林。本文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红松无性系果林的林地选择、区划设计、嫁接材料选择、嫁接及管理。  相似文献   

11.
红松果林培育的主要类型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果林的是目前东北林区的主要经济林生产项目之一。红松果实的利用价值的大大高于木材的价值,果实的价值重点在于其可提取油脂,亦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药用。探讨了红松果林培育的主要方法与今后的经营对策,为果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林分类型为对象,研究其降雪截留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栎林树冠平均截留最大,为8.3 mm,截留率为28.7%;红松林为7.9 mm,截留率为27.1%;落叶松林为7.2 mm,截留率为24.1%。不同林分类型平均截留量由大到小为蒙古栎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在不同降雪强度下,林分间截留能力有明显差异,蒙古栎林树冠截留能力总体高于红松林,红松林高于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13.
红松嫁接培育优良种源项目是桦甸市林业局获奖科研成果,在红松果林营建中应用其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从6个方面对红松果林嫁接营建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技术层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生产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红松结实、红松坚果林培育、红松坚果型优树选育以及红松坚果林无性系选育与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红松坚果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的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全面了解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和氮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选取的5种林型红松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氧化亚氮还原酶的编码基因nosZ为标记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从5种林型红松林15个土壤样品中一共得到nosZ基因631 878条有效序列,579 871条优质序列,长度分布在178~383 bp之间,主要分布在260 bp。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主要门类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核心属为伯霍尔德杆菌属、黄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属、芽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显示:除枫桦红松林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红松天然次生林外,5种林型红松林之间土壤nosZ型反硝化菌群的4种α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分析显示:5种林型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387,P=0.006),但3种原始红松林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P﹤0.05)。【结论】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多数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但β多样性差异显著,引起不同林型之间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组成和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6.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调查记录了红松人工林中发生危害的5种病原菌和44种昆虫。在辽宁东部红松栽培区,为害红松的叶部害虫以松阿扁叶蜂为优势种;枝干害虫以松梢象甲、红松切梢小蠹为优势种;果实害虫以红松球果螟为主。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结构稳定,且14a生混交林分中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已超过红松纯林的蓄积量,表明混交林好于纯林。林地土壤因子调查的结果是混交林内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及总孔浊度均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18.
论红松果材林的生态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主红松果材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划分了吉林省红松果材林的栽培区域。提出了红松果材林复合生态系统类型和红松果材林经营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红松阔叶林和白桦次生林两种生境中人工模拟松鼠埋藏红松种子,研究种子消失率与鼠类及其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鼠类在10日内对人为埋藏红松种子的平均消耗率为74.7%±6.9%,红松阔叶林为92.5%±3.9%,白桦次生林为57%±10.9%,差异显著(t=-2.986,P<0.01);而种子消失率与啮齿类数量呈正相关(R2=0.742,P<0.01)。白桦次生林红松更新幼树为75~130株.hm-2,显著大于红松阔叶林的6~15株.hm-2,与鼠类消耗种子速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