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疑似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中分离到 1 株鸭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可使 7 日龄健康鸭 100% 发病,发病鸭具有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病变,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和治疗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给鸡两次注射法氏囊活性肽后,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法氏囊活性肽能够提高新城疫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高1~2个滴度;使血清母源新城疫抗体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对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IBD)对法氏囊的损伤,和(或)促进损伤后的法氏囊的修复,对脾脏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鸡传染性法氏囊卵黄抗体防治鸡传誊性法氏囊病的效果,比较不同提纯方法对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效价的影响。通过直接离心法、酸化水提取法、氯仿提取法、聚乙二醇法四种方法分别提取高免蛋高免卵黄抗体并测定其提取前后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卵黄抗体效价为1:64;直接离心法的抗体效价为1:128,酸化水提取法的抗体效...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也称腔上囊),严重危害鸡只的免疫力,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蕈要疫病之。目前,除运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外,应用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显示卅广阔的前景,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每只雏鸡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冻干卵黄抗体1羽份后,在雏鸡血清中2h就可以检出IBDV抗体的ELISA滴度,4h左右开始迅速上升,24h基本上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72h,之后开始下降,到144h后基本消失.因此,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冻干卵黄抗体在雏鸡体内有效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作用时间在4~72h之间.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生面广,发病率高,并容易并发和继发其他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往我们主要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都不十分理想,采用IBD高免蛋黄液和高免血清治疗,又存在隐性垂直感染因子危害的弊端。从1998年开始我们应用纯中药制剂——囊炎康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青年鸡)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性是因免疫失…  相似文献   

7.
用北京某鸡场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死鸡的法氏囊和脾脏,制成IBD组织灭活苗,强化免疫产蛋母鸡,收集经琼扩检测卵黄中IBD抗体滴度高于1∶256的鸡蛋制成高免卵黄液,用于该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美国鹧鸪(石鸡)在解剖和生理上与鸡相似,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治疗鸡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也对临床上出现类似IBD症状的美国鹧鸪有疗效,为了进一步确定美国鹧鸪对IBDV的易感性而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研究通过鸡两次注射法氏囊活性肽后,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功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法氏囊活性肽能够提高新城疫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试验组比对照线平均高1~2个滴度,使血清母源新城疫抗体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对抗传染性法氏囊弱疫苗(IBD)对法氏囊的损伤,和(或)促进损伤后的法氏囊的修复,对脾脏的生长发育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山西某养殖场分离到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经序列比对,发现其与国外经典超强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9.6%,除222位点,其他位点均具备超强毒株的序列特征,结合临床发病特征,确定为超强毒株。用此超强毒株研制成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对健康鸡群三免,当卵黄抗体滴度达到27时,收集鸡蛋,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用此高免卵黄抗体治疗IBDV感染鸡群,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制备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液,并对其口服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患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600只上海土鸡经投用抗生素药物治疗4 d无效后,采用口服高免卵黄液(2 ml/只)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次。1 d后,有12只发生死亡,其余鸡只逐渐恢复正常(治愈率98%)。表明高免卵黄液对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反映出口服高免卵黄液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自然诱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疾病模型,采用"速效囊病宁"高、中、低3种剂量组,高免血清组和病毒唑可溶性粉组来进行治疗对比,旨在评价"速效囊病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及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各用药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和高免血清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与病毒唑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显示,"速效囊病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最佳使用剂量为1 mL只/。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ND)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因尚无特异性药物进行治疗,所以采用高免卵黄抗体仍是临床上唯一特异性治疗措施。在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时,提醒广大养殖场(户)注意以下事项。1要明确卵黄抗体的治疗作用高免卵黄抗体属外源性特异性抗体,其使用为人工被动免疫,因此不能过分依赖高免卵黄抗体,而忽视疫苗的正确使用。高免卵黄抗体只是在确诊的情况下“万不得已”的一种补救措施,不能把其当“疫苗”频繁地注射使用。2正确诊断是关键抗新城疫和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只能分别中和新城疫和法氏囊病抗原。因此只有在确诊…  相似文献   

14.
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必须注意应用时机牡丹江市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较多发的地区。近年来我较们应用高卵黄抗体治疗IBD收到一定效果,也发现其效果随应用时机不同而有大差别。1997年8~9月份,我们先后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了45批,经临床...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即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是鸡的一种免疫抑制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必须作好对此病的预防工作,通过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以及病理和实验室诊断,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等,采取相应的疫苗、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进行紧急免疫注射,结合中药方剂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本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临诊实践中,使用抗IBD高免卵黄抗体来防治法氏囊病有一定效果。在此,对抗IBD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及注意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想法。1应用1.1用于IBD预防卵黄抗体是经2~3次主动免疫后,采集高免蛋经过一定...  相似文献   

17.
兔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发病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制作鸡IBD油佐剂灭活苗,用鸡IBD油佐剂灭活苗多点皮下注射健康成年兔,获得高免兔抗鸡IBDV血清,经过盐析、透析的方法制备高纯度的兔抗鸡IBDV高免IgG。兔血清中抗体效价为1∶128,蛋白质含量为40.3~48.8 mg/ml;纯化后效价为1∶32,蛋白质含量为18.0~23.0 mg/ml。用此试剂对安徽部分地区疑似鸡IBD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取得良好效果。该试剂为临床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IBDV抗原提供高效价的抗体,并为临床免疫组化法检测IBDV提供可靠的抗体。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制品检验及鸡法氏囊病血清学诊断中都会应用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经反复探索,试验制备了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法氏囊高免阳性血清是用健康鸡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强化免疫后无菌采血、分离血清并加适宜防腐剂制成的.经无菌检验、中和试验、血清特异性检验、对比平行试验验证均达到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的标准.现将鸡法氏囊高免血清的制备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雏鸡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前应用10~100毫克/千克甲硝唑和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在免疫鸡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甲硝唑用药鸡疫苗二次免疫后,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王艳  秦刚 《北方牧业》2005,(14):27-27
<正> 在养鸡过程中,高免卵黄抗体常被用做治疗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的首选方法。虽然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不宜适用于种鸡目前建立高免种鸡群虽然采用临床诊断、抗体监测等手段剔除一些病鸡,但经卵传播的一些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的病鸡很难除去。在制作高免卵黄时,虽然加入了抗生素和防腐剂,但高免卵黄中的病毒不易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