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起<蚕桑通报>,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它伴随我们近30年了.我和我妻子俞金姬同是从事蚕桑工作,如同我俩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一样,对<蚕桑通报>,一刻也不曾忘怀.在办公室,在家庭书架上,时时闪耀着郭沫若同志所写的"蚕桑通报"这4个秀丽的封面大字,让我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蚕桑综合利用是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省是蚕桑生产大省,桑、蚕及其附属物和衍生物资源丰富,综合利用的潜能很大.文章结合江苏省蚕桑综合利用实际,分析蚕桑综合利用几种发展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了当前江苏省蚕桑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蚕桑综合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余荣峰 《北方蚕业》2001,22(3):38-39
"九五”期间,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前期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茧价始终在低价位运行,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出现了大面积毁桑弃养现象,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中后期一是由于县政府对蚕桑生产作了较大调整,加大了蚕桑生产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概括起来有以下成绩和问题. 1 主要成绩 1.1 蚕桑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到"九五”期末,全县拥有桑园总面积2466.7hm2,养蚕户2.25万户,年发种量6.4万张,产茧2480t,桑园面积增长466.7hm2,发种量增加了0. 9万张.  相似文献   

4.
蚕桑生产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和农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10年来,由于蚕茧市场波动剧烈,蚕农收入多元化,蚕茧市场竞争力减弱,以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蚕桑生产逐年下滑,目前已跌入历史低谷,蚕桑发展举步维艰.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在蚕桑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功走出了一条依靠规模经营发展蚕桑产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鸠坑乡地处浙江省西部,与安徽省的歙县毗邻,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回顾鸠坑乡蚕桑发展的历程,除了政策激励和优质优价外,蚕桑生产科技进步与种桑养蚕技术普及是推动蚕桑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鸠坑乡的蚕桑生产发展,也对全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型,近两年来新推广的雄蚕试养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沈蔚 《广西蚕业》2012,(3):74-77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蚕桑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蚕桑宴为例,简单介绍了几种利用蚕桑资源烹饪菜品的方法。蚕桑宴中的蚕桑菜品具有营养丰富、形式多样、烹饪方法简单等特点,为注重健康养生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饮食保健方法,是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新特色项  相似文献   

7.
楼程富 《蚕桑通报》2004,35(4):61-64
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已走过了她50年的光辉历程. 浙江蚕桑产业的发展,孕育了<蚕桑通报>的诞生,促进了<蚕桑通报>的成长,蚕桑产业相关科技刊物的创刊与发行标志着蚕业作为独立学科的完整发展,刊物的出版发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清奇 《蚕桑通报》2004,35(2):61-62
<蚕桑通报>从创刊已走过50年历程,笔者从事蚕桑工作50余年来,可以说<蚕桑通报>是与我相伴而行,共同前进,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以下3件事.  相似文献   

9.
马秀康 《蚕桑通报》2004,35(3):65-65
今天,我们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满怀喜悦之情庆祝<蚕桑通报>五十华诞.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里,<蚕桑通报>遵照"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发展,提高广大蚕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宗旨,在繁荣蚕业科学研究,推进蚕业科技创新,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小琴 《蚕桑通报》2005,36(1):44-45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蚕桑新技术推广服务最基层的队伍,是乡镇蚕桑站联系广大蚕农的桥梁和纽带,是蚕农赖以信任的"土专家"、"田秀才",事实证明,村级蚕技员在促进蚕农增收,推进蚕桑产业化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蚕桑形势的不断变化,村级蚕桑服务体系受到很大冲击,掘港镇利用技术和物资服务相结合的方法,稳定和巩固了村级蚕桑服务网络,为蚕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至今,淳安县已逐步建立了从村到县四级蚕桑服务网络,切实为蚕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调动了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我县近几年乘省"蚕桑西进"的东风大面积地发展,蚕桑产业的不断壮大,村级服务网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健全与完善对蚕桑技术服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区域内,实行蚕业规模化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蚕桑示范园"是实现这一途径的良好载体.射阳县地处苏北平原,现有桑园面积2 550hm2,是全省蚕茧重点产区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县.近几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发展,在重点蚕桑乡镇成功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蚕桑示范园",这既为本地区蚕业发展做出了样板,提供了示范,又为其他蚕区推进桑园高产园区的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俞金姬 《中国蚕业》2005,26(4):61-63
半个世纪以来诸暨蚕桑生产发展的历程,无不渗透着为蚕桑生产作出贡献的蚕桑科技队伍.现简要地谈谈本市蚕桑科技队伍的作用和今后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蚕桑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影响源远流长.蚕桑文化产品则是以蚕桑文化为基础建立的综合产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概述蚕桑文化的意识形态载体和非意识形态载体的基础上,提出当代蚕桑文化产品的市场将向着高质量、绿色低碳、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并指出四川省当前蚕桑文化产品产业发展应以实现超大集群的产业规模、培育壮大具有文化属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蚕桑文化校园科普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剖析在校园蚕桑文化科普活动中如何体现蚕桑特色,充分利用蚕桑文化资源,体现科普性和多元性相结合、文化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娱乐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以期对校园蚕桑文化科普活动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蚕桑技术人才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一直是蚕桑产业发展中重要的支撑环节.目前蚕桑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专业培养的学校少、教师少、学生少,提升途径单一等等,影响了蚕桑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四川省蚕丝学校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沁县蚕桑产业市场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巧凤  张瑞 《四川蚕业》2011,39(1):45-45,57
分析了沁县蚕桑产业的现状,指出了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蚕桑产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鲁山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简要分析了鲁山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发展辽宁蚕桑生产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航 《中国蚕业》2002,23(4):50-51
蚕桑生产在辽宁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主导产业.特别是建国以来,辽宁的蚕桑生产几度兴衰,使关心辽宁蚕业的人们对辽宁能否发展蚕桑生产产生了疑问.近年来,随着辽宁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很多地区将蚕桑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产业,栽桑养蚕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因此,讨论解决辽宁蚕桑生产能否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省蚕桑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结历史,研究当前,展望未来,明确方向,已成为全省蚕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十几年笔者在农村第一线进行蚕桑技术指导工作,针对近年来蚕桑经营大户作了一些调查,现就提高蚕桑大户的经营效益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