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主要阐述了辣椒红色素的来源、特性等,并对其国内外加工工艺,稳定化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辣椒红色素的性质、遗传变异及提取方法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余清  庞杰 《辣椒杂志》2004,2(1):32-33
目前,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描述了辣椒红色素在应用中存在的稳定性问题,以及采用微胶囊化包埋辣椒红色素,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同时对辣椒红色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辣椒又名番椒(capsicum annuum),系茄科植物辣椒的浆果。辣椒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一般为红色或橙黄色。成熟后的红辣椒(辛椒类)经干燥得红辣椒干。长期以来,常以辣椒作蔬菜和调味品,随  相似文献   

5.
国外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使用量就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我国近些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其中辣椒红色素在"七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辣椒红色素的来源、特性等,并对其国内外加工工艺,稳定化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辣椒红色素是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纯天然色素,制备简单,性状稳定,同时还具有镇痛、止痒、抗炎、抑菌、及调节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减肥等生理功能.本文探究了辣椒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并分析了其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旨在提高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率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综述辣椒红色素的性质、提取和纯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应加强辣椒色素的提取、脱辣和色素单体分离纯化等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从辣椒中分离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几种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对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白皮松的特性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皮松是我国的特有种,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也是华北地区著名的绿化树种,适应性广、抗性强.现系统地介绍白皮松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优良特性、观赏特征和文化价值,探讨了白皮松在园林绿化中的造景形式和应用途径,并认为白皮松是一种优良的乡土造景树种,应用前景良好,应该在国土绿化中大力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苟燕妮  雷江丽 《广西园艺》2011,(3):32-34,43
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是一类独特的观叶植物,有"无花之美"的称号,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乡土园林植物。文章就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做一评述,为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观赏植物种类,建立具有本地特色植物景观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闫靖  蒋赛 《中国食用菌》2019,(1):101-103,106
牛肝菌等食用菌属呼吸跃变型,被采摘后持续进行着强烈的代谢活动和呼吸作用,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储存、运输等环节,这会导致褐变、软化、萎缩、风味下降和腐烂等,影响食用价值和商品外观。在分析牛肝菌采摘后生理生化变化机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各种保鲜技术的优缺点,研究牛肝菌的储存与运输保鲜技术。根据运输距离和消费需求等情况,选取冷藏保鲜、气调保鲜和辐射保鲜等合理的保鲜技术,尽可能地保障牛肝菌菌体的色泽和形态,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较高的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五种重要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聚乙二醇法,基因枪法,花粉通道法和电激穿孔法)及其应用,并阐述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抗除草剂,抗逆性和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漆酶是已被广泛研究的用来降解酚类、苯胺等异生物质的酶之一,很多漆酶已经从真菌培养物中被提取。主要讨论从食用菌中获得的漆酶,包括漆酶的催化结构和机制,漆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以及对食用菌研究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6.
龚建军  镡美霞 《蔬菜》2019,(2):29-32
为探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简述了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在优良品种快繁及脱毒、突变体筛选、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种质资源保护等应用研究领域所获得的突破,以期为今后植物组织培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