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地球上有非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并且以各种形态生存着,不同种类野生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也都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需要针对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日常的家畜饲养相比较,野生动物对于饲养管理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度也相应的比较大些。因此在落实好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就需要掌握相关的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习性、食性、行为等常识,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以创造适宜野生  相似文献   

2.
貉的习性及在饲养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在长期的进化和生活中,为了保存自己,繁衍子孙后代,养成一些特定的习性,这些习性是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长期形成的,一般不易改变。在饲养过程中,我们还是应当了解、掌握这些习性,以便养好貉。1集群野生貉有群集的特点,集成数量不等的群体进行生活;人工饲养后1笼1只,破  相似文献   

3.
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封山育林后林分树种组成及林地土壤的变化,在4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分内,分别设置样地和小样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能保证幼树较高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林分的生长量;随着封山育林时间的延长.在乔木层和幼树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的组成和结构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封山育林能明显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N和速效K的含量,增加腐殖质层厚度.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科学规划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对该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夏季鸟类资源考察、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记录112种夏季鸟类,隶属13目35科.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整个鸟类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特征.公园内现已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5种.其中自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首次公开报道在该公园有:鸢Milvus lineatus、凤头鹃隼Aviceda leuphote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赤腹鹰A.soloensis、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隼F、tinnunculus、白鹇Lopk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草鹗Tyro capensis、红角鹗Otus scops、领角鹗O.bakkamoena、领鹘鸟Glaucidium brodiei和斑头鸺鹃G.cuculoides共13种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就此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彭恩 《农业考古》2013,(4):64-68
清初湖北全省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各地均有虎豹等大型动物出没的记载。随着清代全省各地经济开发的逐步加深,野生动物资源也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开发程度最高的低山丘陵和江汉平原地区乾嘉时期大型野生动物已经绝迹,而到了晚清,鄂西山区大型动物分布区域也急剧缩小。反映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分布和动物群体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甘蔗金龟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雷州半岛蔗区甘蔗金龟子发生种类,特征;被害状,生活习性和规律以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对景观效应的影响,以北京市部分公园绿地为样地,对不同群落类型的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因子和游人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植物、动物与景观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类型和多样性决定了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后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主观感受。为了提高景观效应,可以根据某些鸟类和昆虫所喜爱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在吸引动物的同时更能吸引人。该文对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相互作用的分析,及其对园林绿地景观效应的综合评价,对生态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对的也带来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损耗,尤其是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在加速减少。虽然我国已经提升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程度,但是还有部分动物不算的被猎杀,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  相似文献   

9.
浙江洞头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历年的海滨动物采集中,整理出洞头岛潮间带贝类108种。不同底质条件下,以岩礁相的种类、生物量、栖息密度最高;砾石块石相次之;泥滩中生物较贫乏,沙滩中最少。本文还就贝类在潮间带的生活类型、在不同潮区的分布及数量分布作了描述了,对几种经济贝类的利用、资源保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为了保护人类的家园,应从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开始。阐述了人类为了建立自己的生存环境,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使其生物链遭到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怎样让野生动物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生存,让人类和动物在生态环境中按照各自的生存法则:各安其处、互不干扰和谐相处.让动物们能够与人类在自然赋予的资源生态环境中共同享受地球家园、共享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闫兵  金志民  李殿伟  乔征磊  李丁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83-2984,2999
为了掌握近年来镜泊湖水质污染变化情况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笔者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张网捕获和彼德生采泥器采集法,对镜泊湖水生动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野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在逐渐减少,浮游动物的数量也随着水污染程度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最后,笔者对水生动物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镜泊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考察、样本收集等方式,对山西省龙城森林公园内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可持续性等分析,为龙城森林公园陆生野生动物种群监测、物种保护和有效保护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清公园内有毒植物,以防对游客造成伤害,采用路线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有毒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野生有毒植物39科,80属,99种。同时对有毒植物的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粉蕉种植土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镰刀菌分属于茄病镰刀菌(Fus 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串珠镰刀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随着粉蕉生长,粉蕉根际土壤中可分离的镰刀菌种类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菌株种类逐渐稳定.在生殖生长期,由于受到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土壤中镰刀菌种类产生显著变化,菌株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的基础信息,于2016年1—12月,采用样点和样线相结合的办法对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19科57种。其中,记录到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的鸟类3种,分别是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易危(VU)1种,为蓝翡翠(Halcyon pileata);极危(CR)和濒危(EN)的鸟类各1种,分别是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和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同时这2种鸟类也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为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白腰杓鹬(Numeniu sarquata)、鹗(Pandion haliaetus)、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白琵鹭(Eurasian Spoonbill)、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从鸟类数量上看,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  相似文献   

16.
为哈尔滨市城市绿地园林的植物配置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于2013—2015年对哈尔滨市市区内的公园、居住区、道路和专用绿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4种绿地、240个样方的木本植物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其科属分布特点、相对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4种绿地中有木本树种116种,属于29科、53属;4种绿地乔灌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为公园绿地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且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灌木层较低,结构相对简单;乔灌的树种比例相近、为1.09~1.29,乔灌数量比相差较大、为0.5~1.12。哈尔滨市城市绿地园林中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占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态功能较弱。大量的乡土树种和野生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乔灌配比单一化,可通过增加灌木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尤其是开发推广乡土树种和野生资源,以快速有效地提高物种多样性、景观效果及园林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园林花卉种类,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进行了调查,筛选出园林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对其形态学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根据本区野生花卉的观赏特点,提出了园林配置方法。同时指出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在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蟾蜍幼体的热适应特性,并验证最适性模型,应用温度梯度槽对不同发育期大蟾蜍幼体的最适温度、最高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进行了研究。大蟾蜍蝌蚪期的最适温度为(15.77±2.21)℃,变态期为(24.26±2.88)℃,幼体期为(27.62±2.58)℃。在每一个发育期,幼体都有2个最适温度峰值,这一结果与最适性模型的预测完全一致。不同发育期大蟾蜍幼体的最适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F=282.521,P<0.001,df=2,N=150)。蝌蚪期的最高逃避温度为(32.45±1.25)℃,变态期为(35.11±1.29)℃,幼体期为(37.83±1.72)℃。不同发育期大蟾蜍幼体的最高逃避温度间存在显著差异(F=119.585,P<0.001,df=2,N=90)。蝌蚪期的最高致死温度为(36.56±1.3)℃,变态期为(38.45±1.53)℃,幼体期为(39.96±1.39)℃。不同发育期大蟾蜍幼体的最高致死温度存在显著差异(F=35.372,P<0.001,df=2;N=60)。  相似文献   

19.
李林海  胡德夫  梦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84-10186
麝所有种均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乱捕滥猎及其栖息地的破坏,野外资源和分布面积骤减。封山育麝和人工养麝成为保护麝资源和满足麝香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而麝的人工繁育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麝的主食成分和营养状况的研究。简要论述了麝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麝的食性、主食植物种类及喜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人工养麝食物类型及植物种类进行论述,以期为人工养麝饲料配方及饲养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方法]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海南普通野生稻开花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第一开花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历时约60d,开花高峰期为5月13~22日,日开花历时主要集中在11:20~13:0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第二开花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历时45d,开花高峰期在9月8~18日,日开花历时在11:15~12:5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2次开花期间的颖花开放特性基本相同,柱头外露表现为单露率46.23%,双露率49.14%,柱头总外露率达95.37%。单个颖花从开颖到闭颖一般需1.5~2.5h,开颖角度为29.9°~32.4°。上、下半年2个季次的花粉育性分别为89.67%和85.62%,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8.81%和55.79%。海南普通野生稻一般1年仅开花1次,开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与高州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的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基因漂流频率及与普通野生稻的开花习性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