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湘中地区198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2007—201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产量资料和3个水稻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M-K突变分析了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播种适宜期调整,同时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双季早稻各生育期内农业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筛选出4个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并探索其适应性调整,最后利用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湘中地区1980—2017年春播期稳定通过10℃初日的突变点在199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播期可由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3下旬至4月上旬,提前至3月中旬至4月初,提前约7d;通过灰色关联法和多项式法确定影响双季早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及其阈值分别是:拔节至成熟期10℃以上积温≥1546.9℃、拔节至成熟期日照时数≥291.1h、秧田期10℃以上积温≥476.8℃和移栽至分蘖期平均气温≥19.8℃;最后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农业气候指标适宜应用到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实际生产中。本研究结果为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气候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更新、产量预报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气候因子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因子对长江流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主产区影响很大。为明确长江流域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长江流域259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1437个田间试验冬油菜产量数据,分析5个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长江上游高海拔区、长江中游二熟区、长江中游三熟区和长江下游)冬油菜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产量数据分析不同种植区油菜产量的气候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生育期 内平均气温为13.2℃,≥0℃积温为3620℃,昼夜温差7.8℃,总日照时数984h,太阳辐射量为2631 MJ·m-2。油菜生育期内热量资源呈现增加的趋势,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7℃,而昼夜温差每10年缩小0.21℃;而日照资源则逐年降低,每10年日照时数降低45h。油菜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平均为680 mm,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长江流域气象因 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产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长江中游二熟区生育前期(9 月-11月)和长江中游三熟区生育后期(3月-5月)平均气温每增加0.1℃,油菜分别减产53和40 kg·hm-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增产,其中长江上游低海拔区后期昼夜温差每增加0.1℃,产量增幅为39 kg·hm-2;降水量与产量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后期降水量每增加10 mm,油菜减产约12~39 kg·hm-2。从整个生育期来看,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高海拔区)主要影响油菜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昼夜温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长江中游二熟区主要受气温、积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影响;长江中游三熟区的限制因子为气温和积温;而长江下游则受到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南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南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61~2014年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不同地区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海南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4 a海南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早稻气候倾向率为0.21~0.3℃/10 a,以苗期最为明显,晚稻为0.18~0.24℃/10 a,以成熟期最为明显。不同地区水稻生育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早于西部地区,早稻播种时间最大相差55 d,早稻收获和晚稻播种最大间隔42 d,降水和高温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气候变暖,海南大部分地区早稻生育期提前,晚稻生育期延迟,苗期和成熟期持续时间缩短,与该阶段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但全生育期持续时间变异较大,部分站点略有延长。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南早稻播期可适当提前,晚稻播期可适当延迟,并选用耐高温和抗干旱品种,以减轻高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温度变化对湖南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勇  郑华斌  黄璜 《作物研究》2011,25(6):538-543
用湖南省气象局提供的1999~2008年气象数据分析了湖南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湖南1999~ 2008年的水稻产量和温度变化问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2008年湖南省温度上升明显,双季稻生长季节的平均温度上升了1.3℃,早稻季的平均温度上升了1.6℃;湘南早稻季产量与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湘北双季稻的平均产量与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有利于早、晚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稻豆复种模式较常规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优势,于2022年在杭州富阳设置早稻—晚稻、春大豆—晚稻与早稻—秋大豆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与大田管理下,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较双季稻模式提升63.3%,主要得益于晚稻产量的提高及春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早稻;春大豆—晚稻模式下晚稻干物质量较双季稻模式晚稻增加206.3%;早稻—秋大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双季稻模式提高51.0%,两种模式下早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秋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双季晚稻。稻豆复种可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对开放式主动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明确气候变暖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方法 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系统,早稻以金早47(常规籼稻)、两优287(杂交籼稻),晚稻以象牙香珍(常规籼稻)、万象优华占(杂交籼稻)和甬优5550(杂交粳稻)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增温和全生育期不增温2个处理,分别测定双季优质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结果 与不增温相比,全生育期増温(1.3℃ ~1.6℃)对早晚籼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晚粳稻产量显著下降,降幅为10.2%,主要是因为其每穗粒数下降。全生育期增温降低了早晚稻株高;早稻生育期缩短了3~4 d,而晚稻生育期无明显变化。全生育期增温下,双季优质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早稻两优287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及晚粳甬优5550整精米率显著提高;同时,晚稻蛋白质含量提高,但晚粳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早稻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稻米RVA谱特征值因季别和品种而异。结论 全生育期增温对优质晚粳稻产量影响大于籼稻,不利于外观品质的保优,但有利于改善优质稻米加工品质,对晚稻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也大于早稻。  相似文献   

7.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土壤耕作方式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2015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早、晚稻供试品种,在湖南湘潭开展了双季免耕、双季翻耕、双季旋耕、早旋晚免、早翻晚免等5种土壤耕作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产量表现翻耕旋耕免耕的趋势;晚稻产量以双季翻耕处理最高,双季旋耕处理最低,3个晚季免耕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季总产量以双季翻耕处理最高,早翻晚免处理次之,其他依次为双季免耕、早旋晚免与双季旋耕处理。翻耕处理产量最高的原因在于分蘖较多,有效穗数较高,生育后期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较高。与双季翻耕处理相比,早翻晚免处理产量有所下降(降幅7.29%),但其具有省工省力、节约能源等优点,可在南方双季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20,(1):52-59
基于2015—2016年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及气象数据,探讨了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湘北超级早稻生育期较湘南和湘中偏长3~7 d,湘中理论产量最高,湘南理论产量次之,湘北理论产量最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湘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的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中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分蘖—拔节期积温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南、湘中和湘北地区超级早稻千粒重与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湘南、湘中和湘北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分别为8.6、10.8和9.9℃时,千粒重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气候变化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吉林省梨树县1986~2008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在确定梨树县玉米的气象产量与积温、降雨以及日照时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吉林省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气象产量(Yw)与降雨量(x1)呈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内的积温(x2)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著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内的降雨量和积温存在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Yw=15768.77+2.87x1-5.42x2,(r=0.63)。吉林省整个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积温分别以每年0.05℃和10℃左右增加,降雨量以每年5mm左右减少,日照时数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吉林省气候变暖和降雨减少现象的加剧,对吉林省的旱情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生育期适中、高产及氮高效的绿色超级双季稻品种,试验收集了34个绿色超级双季稻候选品种,于2015—2016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山村进行双季稻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对N肥减量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34个绿色超级双季稻候选品种的大田生育期为88~104 d;2015、2016年早稻分别减氮40%、33%情况下,与中早39相比,金优463、陵两优104、陵两优268、陵两优942、陆两优996的产量均增加5%以上,其中金优463、陵两优104、陵两优942产量均增加10%以上,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14%;晚稻减氮33%情况下,只有锦两优华占较天优华占增产5%以上,但其氮肥利用效率低于对照。从产量构成来看,早稻的产量与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和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而晚稻的产量则与每穗总粒数和每平方米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优化油稻稻三熟制机插秧条件下双季稻适宜的播种期可为三熟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指导。选用8个早晚稻品种,在湖南浏阳研究了播种期对机插双季稻产量、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冗余生长和辐射利用率(RUE)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期的推迟,早稻全生育期缩短、晚稻全生育期延长,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同时,冗余度增加、RUE变小。水稻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后期物质转化利用率降低影响结实率可能是推迟播种后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本试验条件下,长沙地区机插双季早稻播种期可推迟至4月7~12日,机插双季晚稻播种期可推迟至7月5日,既能解决三熟制的季节矛盾,又能保证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有稻田约4800万亩,自70年代末推广杂交稻以来,水稻产量持续上升,现单产已超过400公斤,其中杂交中稻单产近500.公斤。四川东南部沿长江流域的浅丘低坝地带,年平均气温约18℃,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00~5900℃,日平均气温稳定≥12℃的初日至≥20℃的终日历期为190~200天。3月上中旬播种早稻可于7月中旬收获,且本区冬水田面积约为稻田的60%,计1000万亩以上,适于种植双季稻的稻田约500万亩。但因品种、栽培技术不配套,生产设施差等原因,目前双季稻面积还不足100万亩。近年试种杂交早、晚稻,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单产显著提高,大面积双季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疆北疆主要植棉区10个气象站1961—2017年棉花生育期月平均气温、≥10 ℃积温、≥15 ℃积温、≥20 ℃积温、无霜期气象资料和棉花产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北疆主要植棉区的热量资源及产量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生育期月平均气温呈现自东向西升高趋势,相差较小;≥10 ℃、≥15 ℃、≥20 ℃积温和无霜期也呈现自东向西增多趋势,其中无霜期相差19.4 d。(2)生育期月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0 ℃·(10 a)-1;≥10 ℃、≥15 ℃和≥20 ℃积温均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累积距平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994年、1995年和2004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94.1 ℃·(10 a)-1、66.7 ℃·(10 a)-1和99.3 ℃·(10 a)-1;≥10 ℃、≥15 ℃、≥20 ℃积温的持续时间呈现增加趋势;初霜期延后,终霜期提前。(3)生育期月平均气温在1994年发生了突变;无霜期在1992年前后发生了突变,突变后延长了11.1 d;≥10 ℃积温在1995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增加了319.2 ℃;≥15 ℃积温突变不明显;≥20 ℃积温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增加了418.7 ℃。(4)棉花单产与趋势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气象产量波动性较大,单产与热量资源的相关性较高;热量资源的增加对棉花产量的增加具有正效应。(5)热量资源对棉花产量提升起重要作用:丰收年景普遍表现为积温较常年多,光热条件好;歉收年景表现为热量减少,无霜期缩短,光热条件差,降水量略偏少;平常年景表现为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时间略多于常年,整体光热条件一般。  相似文献   

14.
籼型双晚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表现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籼型双晚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在双季稻北缘地区(安徽桐城)作再生稻栽培,并与双季籼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0个组合再生稻头季全生育期133~142 d,平均137.3 d,产量7.62~10.41 t/hm2,平均9.18 t/hm2;再生季全生育期59~69 d,平均63.8 d,产量3.26~5.56 t/hm2,平均4.30 t/hm2;2季总产11.12~14.93 t/hm2,平均13.48 t/hm2。与双季籼稻2季产量相比,10个组合中有4个组合再生稻2季增产;10个组合再生稻2季经济效益均高于双季籼稻2季,每公顷多收入207~8 835元,平均5 426元。结果表明,在双季稻北缘地区选用丰源优358、隆平207、金优284等高产稳产、抗倒性强、穗形较大、母茎再生率高且再生穗多的双晚籼型杂交稻组合培育再生稻,不仅省工、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以来,我们通过连续几年的试验与示范表明,在湘东、湘中、湘南甚至湘北的部分地区,实现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是完全可能的。1985年,全省九个示范基点的449.24亩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2151.5斤,每个点都过了吨粮,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因此,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已成为我省粮食增产的一项战略措施。但是,种植双季杂交水稻后,又出现了杂交晚稻产量赶不上杂交早稻的问题,如何提高杂交晚稻的产量,是当前吨粮开发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 一、杂交组合(或品种)的搭配 目前,我省双季稻中作早稻栽培较为理想的组合(或品种)主要有威优35、威优49…  相似文献   

16.
1985年,笔者对杂交稻早熟新组合威优35、威优64、威优49及汕优125进行双季早稻、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及中稻收后蓄再生稻五种种植方式试验,对生育期较长的威优6号则采用了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三种种植方式。双季早稻于3月28日播种,一季中稻于5月14日播种,一季晚稻(迟播中稻)于6月5日播种,双季晚稻于 7月 5日播种。 5月 14日播的中稻收割后蓄再生稻。试验设在本所的同一丘稻田,成土母质为四纪红壤,pH值5.9(水浸),有机质含量3.55%,全量N、P_2O_5、K_2O的含量分别为0.20%、0.14%、1.80%。小区面积2厘,一次重复。各期均进…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双季稻机插育秧适宜播种量,以早稻品种淦鑫202、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秧盘育秧试验和大田机插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对双季稻机插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漏插率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高度、单株根数、假茎宽、百苗干物质质量及成秧率下降,秧苗个体素质降低,但单位面积秧苗数增加,秧苗成毯性增强,漏插率降低,机插质量提高,大田基本苗及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则表现出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双季早、晚稻实际产量均以100 g/盘(干谷)处理最高。综合来看,机插双季稻适宜播种量(干谷)早稻为100~120 g/盘、晚稻80~100 g/盘。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90年代气候特点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 90年代气候特点和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近1 0年来该棉区 4~ 1 0月的积温提高了 78.8℃ ;降雨量增加了 5 6.4mm;总日照时数减少 1 0 4 .9h。温度的提高和降雨量的增多 ,每个月表现并不一致。影响该区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日均气温 >总日照时数 >降雨量 ;其中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是 6月份和 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 ,6月份的日照时数以及 7月和 8月的日平均气温 ;降雨量在该棉区不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9.
汕优桂34     
汕优桂34原名汕优3024—1,是广西水稻研究所近年育成的釉型感温新组合。它产量高,株型好,抗性较强,米质较好,在华南南部早、晚双季均可种植,早稻在南宁生育期128天,晚稻115天,其他税稻地区可作中、晚稻种植,生育期130天和115天左右。 该组合1983—1984年参加广西杂交早稻区试,名列第一。1983年早稻10个点平均亩产1007.8斤,比汕优2号增产10%,1984年早稻9个点平均亩产1041.3斤,比汕优2号增产5.3%。1984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试,名列第一位, 14个点平均亩产862.41斤,比汕优2号增产6.26%,其中8个增产点平均增产10.4%。1983年广西浦北县晚稻试…  相似文献   

20.
“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光资源适宜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早晚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研究,旨在探究在保证粮食生产条件下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的途径。试验对比了"双季稻+冬闲""双季稻+西兰花"两种模式水稻产量、水稻季氮肥偏生产力以及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双季稻+西兰花"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连作早稻产量、早稻季氮肥偏生产力,降低早稻季肥料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是实现双季稻绿色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