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拖拉机前托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拖拉机前托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和NASTRAN软件对前托架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在典型工况下的应力水平和分布特点.针对前托架易受强度破坏的薄弱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设计方案,使前托架的应力有一个合理的分布,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前托架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将495Q型发动机活塞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活塞在自由状态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而确定活塞的振动特性,并根据得到的几阶振型图分析应力状况,找出活塞相对应力集中处,最后对活塞裙部的形状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分析和改进,使活塞的动力学特性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前托架断裂问题,利用Creo三维数模和CAE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前托架进行模型建立和有限元分析,分析前托架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准确找出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拖拉机的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的挖掘铲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挖掘铲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挖掘部件的作业效果。以两种常见的挖掘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模拟田间作业状态,并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挖掘铲所受应力的变化情况,优化挖掘铲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辅助某自卸车车架的设计,对此车架进行了模型的简化与建立。依靠ANSYS对装配后的车架进行了全局与局部的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制动工况以及过减速带工况这四种典型工况进行了车架应力与变形分析。通过对变形位移图与应力分布图的分析得出了车架容易出现失效的区域,从而为车架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基于ANSYS的标准泵蜗壳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国产标准泵蜗壳壁较厚问题,用传统公式计算S50-160/75型标准泵壁厚,并进行修正.采用Fluent模拟小流量与设计工况下蜗壳内沿液流方向的压力分布,分别为由大到小再变大及逐渐增大的趋势.采用ANSYS计算2种工况下蜗壳所受应力与应变情况,得到易破坏部位分别为蜗壳隔舌与环形部分最大尺寸轴面处.对蜗壳强度进行校核及有限元分析,表明修正后的蜗壳壁厚满足强度要求.并通过水力性能试验,得到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此次实验模型为某公交车车身骨架,通过proe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模型,然后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中,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为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及其后处理,然后对该客车车身骨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3)
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的主要承载部件,其强度必须满足各种极限工况要求。运用HyperMesh这一高性能的有限元前处理器,以某轻型卡车悬置系统为例,建立了该悬置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冲击、驱动、制动和转向四种工况下悬置支架的静强度和刚度,且以主要承力件的应力峰值、主要安装位置的相对位移量作为指标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校核,为新车型悬置系统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的汽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软件对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某8 t载货汽车为例,建立了车架结构的几何模型和以体单元solid92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对该车架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计算,可为车架的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1):87-90
通过建立龙门起重机的有限元模型,对龙门起重机起升瞬间的瞬态响应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瞬态响应分析考虑了分别以4种起升时间来起吊额定载荷时的工作状况,获得了起重机在这四种工况下工作时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起吊集装箱时,如果起吊过程较快,对大梁的加载时间较短,大梁的振动幅度会大幅增大,冲击载荷也大幅增加。因此对于龙门起重机,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起升机构选定动载系数,并提供了4个动载系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ANSYS的客车车身骨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客车车身骨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某客车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车身骨架的模态参数之后,探讨了该车身骨架的动态性能,为其设计的动态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谷物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割机使用过程中的秸秆还田过程进行分析介绍,得出收割机刀辊的使用寿命是影响收割机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对收割机刀辊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刀辊的使用工况,利用ANSYS技术进行刀辊疲劳寿命计算.计算分析表明:随着刀辊转速的不断增加,刀辊的损伤系数不断增加,造成剩余安全系数降低,影响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载机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对装载机动臂框架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动臂几何模型,并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装载机动臂在极限载荷工况下应力和变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臂框架结构中存在应力较大的危险点,传统经验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应对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