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江西珍贵阔叶林资源现状和江西阔叶林培育还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江西阔叶林培育及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应对江西省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应在政策、管理及技术层面等三方面予与重点关注,为培育好江西阔叶林资源和天然阔叶林资源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阔叶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阔叶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阔叶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阔叶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阔叶林采伐更新技术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系统调查分析三种阔叶林采伐更新方式所形成的林分外貌特征和效益,总结阔叶林采育技术,为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收集于福建省天然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的林分标准地资料,对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的树高与胸径、枝下高与胸径、寇幅与胸径、树高与枝下高、冠幅与树高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几个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为天然阔叶林经营、林地生产力评价、森林收获预估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年龄为自变量,林分平均高和标准差为因变量,选择理查德方程作为导向曲线和标准差回归模型,根据天然阔叶林样地材料,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理查德方程参数。在此基础上,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天然阔叶林地位级指数表,为天然阔叶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提供定量依据,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松阔叶林是吉林省典型的森林群落,这里主要以红松阔叶林生长量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松阔叶林的生长与更新。研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林总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其中,中龄林生长最旺盛。干扰对红松阔叶林生长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红松阔叶林的林下更新。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甜槠林是我国亚热带分布最广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是我国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和顶极群落类型。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湖南甜槠林的分布、生境特征、群落结构及区系组成,并讨论了立木生长规律。为进一步保护利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摸清陕北黄土区植被的类型与区划,能为全国植被区划及自然与农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陕北黄土区以延安为界,北至长城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可分为志丹——府谷森林草原省和白玉山地灌丛草原省,南至铜川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只有黄陵——延长为落叶阔叶林省。南部地带性植被为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北部为温性和暖温性草原、温性落叶灌丛及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地带属于温带草原地区,并与落叶阔叶林地区接壤。这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趋异性,反映了森林和草原之间过渡地带植被的特征,是植被长期适应过渡地带气候及土壤与地形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组成特点,为大兴安岭绿化造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南方,天然次生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措施。为研究森林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比较了天然次生阔叶林、第一代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林。第一代、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仅为天然次生阔叶林的53%和46%,微生物氮为97%和79%。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也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但微生物量氮则相反,为杉木人工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林。因此可以得出,天然次生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以及杉木林连栽引起了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土壤质量降低。图2表3参36。  相似文献   

15.
南方集体林区常绿阔叶林的健康评价问题已受到各界关注,文中主要是研究基于不同赋权法的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问题。首先对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组合赋权法3种方法分别进行赋权,然后分别对福建省将乐林场国有林场(以下简称将乐林场)1996年和2007年的常绿阔叶林小班进行健康评价。通过分析比较确定组合赋权法为最佳赋权法,以此得到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在1996年健康指数均值为0.60,处于亚健康水平,在2007年健康指数均值为0.62,处于健康水平,健康水平有所改善,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为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江西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从南至北的分布规律和演替规律,为画好江西的“山水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次生阔叶林改造成速生丰产菌用林的技术和效益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抚育措施可将次生阔叶林改造为速生丰产菌用林,并初步预测和评价了次生阔叶林改造成速生丰产菌用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该文叙述了最近日本在阔叶林经营管理方面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①阔叶林从萌生灌木林的经营转向商业性的锯材生产;②香蕈木段需求量不断增加;③生物量及能源生产的最新研究动态。一、阔叶林资源日本森林资源总蓄积约为27亿 m~3,其中阔叶林蓄积约为10亿 m~3,占总蓄积的40%。就林型而论,99%的阔叶林蓄积是天  相似文献   

19.
以新宾县为例,论述了建国后辽宁省人工造林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针叶林多于阔叶林。新宾县针叶林由解放初期的1 000h m 2 发展到72 325h m 2 ,而阔叶林人工造林仅仅成林2 526h m 2 ,为解放初期阔叶林面积的1 .89 % ,人工造林面积针阔比例为35 .2 :1 。虽然有林地面积增加1 倍多,可针叶林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给生态环境却带来了危机。针叶林在发挥生态功能、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远远不如阔叶林。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应改变长期以来一贯裁植针叶树的观点,大力发展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针阔叶林的分布情况我省针阔叶林类型多,在阔叶林植被型组中有44个群系及亚群系;针叶林在针叶植被型组中则仅有13个群系及亚群系,而森林面积和蓄积,却是针叶林多于阔叶林。针叶林有680.2万公顷,占全省有林面积的73.8%,阔叶林有241.1万公顷,占全省有林面积的26.2%。针叶林蓄积量为5.86亿立方米,占全省木材蓄积量的64.4%;阔叶林蓄积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