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植物组织培养是本世纪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由于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及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成功,是现代生物学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应用细胞和组织培养,不仅能解决许多基本的生物学问题,而且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快速无性繁殖和建立无病原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利用小孢子、单个细胞和组织的遗传变异技术,已经或即将育成更多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纤维用大麻在麻株成熟前很久,它的叶片脱落量占地上部分鲜物质重的20%以上。叶片的存在造成机械收获的困难,麻捆的晒干期增加,茎杆浸渍时间延长,精洗麻品质下降一个品级。因此,大麻茎杆浸渍之前,采用大麻脱粒机МЛК-45,梳净叶片每公顷费用为18卢布。  相似文献   

4.
纤维用大麻在麻株成熟前很久,它的叶片脱落量占地上部分鲜物质重的20%以上。叶片的存在造成机械收获的困难,麻捆的晒干期增加,茎杆浸渍时间延长,精洗麻品质下降一个品级。因此,大麻茎杆浸渍之前,采用大麻脱粒机МЛК-45,梳净叶片每公顷费用为18卢布。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是本世纪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由于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及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成功,是现代生物学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应用细胞和组织培养,不仅能解决许多基本的生物学问题,而且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快速无性繁殖和  相似文献   

6.
肖瑞芝  李俊 《中国麻作》1988,(1):30-33,44
植物细胞染色体技术的研究,从30年代开始探索,到60年代已是受到重视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植物细胞染色体技术的研究,从30年代开始探索,到60年代已是受到重视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麻类作物细胞染色体的研究,我国开  相似文献   

8.
麻类作物多用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麻类作物多用途的总体研究现状,并具体展示了开发麻类多用途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麻类作物的发展趋势,期望麻类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至于近年来新兴的染色体 Giemsa 分带研究,用于麻类作物的则更少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相似文献   

11.
麻类作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组织培养在生物技术上的重要作用,概述近些年来国内外麻类作物快速繁殖、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指出麻类作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麻类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麻类作物微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麻类作物(苎麻、亚麻、大麻、黄红麻)微生物脱胶和微生态增产菌研究成果,并对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吴孔明 《中国麻业》2004,26(4):198-202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麻类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红麻全杆制浆造纸已进入生产阶段;利用苎麻壳,杆和红麻骨培养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已推广应用,此外。利用麻骨压制人造纤维板和生产活性炭,苎麻叶,红麻叶用作饲料;苎麻根,大麻籽仁,剑麻叶提取物的药用等已应用于生产实践,麻类作物副产品的利用价值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麻类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对麻类作物副产物的研究令人瞩目。例如,利用红麻全杆制浆造纸已进入生产阶段;利用苎麻壳、杆和红麻骨培养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已推广应用。此外,利用麻骨压制人造纤维板和生产活性炭;苎麻叶、红麻叶用作饲料;苎麻根、大麻籽仁、剑麻叶提取物的药用以及麻类作物副产物的其他用途,已初步用于生产实践,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麻类作物专家罗国兴教授逝世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麻类作物专家罗国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4年3月7日8时不幸逝世,终年71岁。罗国兴教授是东莞市人,1923年6月三日出生,从小侨居国外,1947年6月回国,1951年7月在华南农学院...  相似文献   

19.
高力 《中国麻业科学》2005,27(6):322-328
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麻类作物物种演化及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图谱的构建上的应用,并展望了分子标记在麻类作物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