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茂春 《新农村》2009,(9):16-16
许多农作物害虫具有趋绿性、趋黄性、趋光性和趋味性等特性.利用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器械或诱物来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诱杀农作物害虫不仅经济、安全、简单,而且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2期第12页)技术原理LED(发光二极管)新光源杀虫灯(见第21页图6)是利用昆虫的趋光特性,设置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导害虫产生趋光、趋波兴奋效应而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电网杀死害虫,使害虫落入专用的接虫袋,杀灭害虫。LED新光源杀虫灯可诱杀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主的多种类型的害虫,如棉铃虫、菜蛾、夜蛾、食心虫、地老虎、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LED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在组织培养、育苗上,花卉、中药材、瓜果蔬菜的设施栽培上,植物工厂在诱杀害虫上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害虫的趋性(趋绿性、趋黄性、趋光性和趋味性),人为设置器械或诱物来诱杀农作物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诱杀农作物害虫不仅经济、安全、简单,而且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双光谱LED茶园专用杀虫灯是根据茶园主要害虫的生态特征和趋光性的波段范围、夜晚活动旺盛时间(扑灯节律)的差异,实现最大量诱捕害虫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该灯在江西省靖安县茶园使用中,共诱杀到5目13科15种,主要有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金龟甲、茶天牛、茶芽小象甲、小地老虎、土白蚁等,说明该灯的杀虫谱较广。诱杀害虫中鳞翅目占54.0%,半翅目占35.2%,鞘翅目占7.3%,其他害虫类别占3.5%;诱杀主要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显示出所诱茶园主要害虫的成虫发生期,对茶园虫情预测预报和防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诱杀大量害虫的同时,也可诱杀到益虫,其种类有蜻蜓、瓢虫、步甲、草岭虫等,益害比约为1.89∶1.00,对益虫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益虫,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减少茶树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害虫的趋性(趋绿性、趋黄性、趋光性和趋味性),人为设置器械或诱物来诱杀农作物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诱杀农作物害虫不仅经济、安全、简单,而且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树木食叶害虫一般不会造成树木死亡,但会影响树木生长量,而有些带有毒毛的害虫毒毛脱落后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1.物理防治1.1诱杀诱杀法主要是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和害鼠的一类方法,通常包括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潜所诱杀。1.2食饵诱杀利用害虫对食物的趋化性,通过配制适当的食饵来达到诱集或诱杀。1.3人工机械防治播种前通过筛选、水选或风选措施淘汰带害虫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LED杀虫灯对温室害虫的诱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治温室害虫提供安全有效的杀虫手段。[方法]以高压电网和粘虫黄板为对照,研究自制LED灯板对温室害虫的诱杀效果。[结果]在4月20日和21日,强、中、弱光黄色LED杀虫灯的杀虫量分别为36、20、19和93、82、80头;其对射黄板的杀虫量分别为20、15、10和57、40、39头;无杀虫灯对射黄板的杀虫量分别为5和8头。光强越强,杀虫越多。LED杀虫灯的诱杀效果高于相应对射黄板,杀虫灯对射黄板的杀虫量高于无杀虫灯对射的黄板。在4月26日和27日,绿、蓝、黄、红杀虫灯的杀虫量分别为66、56、43、5和228、234、120、23头;绿色、蓝色LED杀虫灯杀虫最多,黄色杀虫灯次之,红色杀虫灯最少。[结论]LED杀虫灯适用于防治温室害虫。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蓝粘虫板在套种爬地蓝果园一天各时段不同高度下诱杀害虫的效果,以离地(爬地蓝匍匐层高度)0.5、1.0、1.5和2.0 m处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测定黄蓝板诱集害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和蓝板对害虫诱杀效果不同,黄板在诱杀害虫的数量和种类上好于蓝板,以悬挂高度0.5 m诱杀效果最佳.一天各时段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频振式杀虫灯在蔬菜田诱杀害虫效果试验,对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间段诱虫情况、最适安装高度、灯控半径、虫口密度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对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均有诱杀效果,对蔬菜鳞翅目害虫控害效果尤其显著,试验田成虫及幼虫数量明显降低,减少了施药次数,有效保护天敌和有益昆...  相似文献   

11.
蝗虫灾害光电诱导捕集治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害蝗虫的光电诱导捕集治理技术是基于蝗虫群体对光源的趋向效应,设置波谱光源与机械机构分别作为灾害蝗虫趋向行为的导向控制因素和诱集蝗虫的收集捕获因素,以此实现致灾蝗虫的有效捕集治理。蝗虫光电诱导趋向行为试验研究证实了短波谱光源的趋光诱导敏感性与趋光增效因素的控制措施,据此研制的光电诱导蝗虫滑移捕集机实现了致灾蝗虫的诱集;仿生研制的滑移捕集滑板能够有效抑制蝗虫附着系统的附着功能并促使诱集蝗虫高效滑移至捕集机的收集装置。灾害蝗虫的光电诱导滑移捕集治理能够抑制喷施化学农药防治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实现捕获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源对棉铃虫蛾趋光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棉铃虫蛾的趋光行为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更好地利用诱虫灯,本试验采用室内行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源对棉铃虫蛾趋光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光源、光期和暗期、羽化日龄对棉铃虫蛾的趋光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双波灯和黑光灯照射下的趋光率比蓝光灯、绿光灯、黄光灯、红光灯、日光灯照射下的高,并且差异显著(P<0.05);暗期趋光率显著高于光期趋光率;1、3、5、7日龄蛾中,以3日龄蛾的趋光率高。  相似文献   

13.
茶树遭受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危害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以自制便携式LED节能诱虫灯为诱捕器,研究不同滤色光波对皖南茶园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滤色光波以金黄色、土黄色和橙黄色光波对植食性害虫的诱集效果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469头,410头和403头。以橙红色,土黄色和金黄色光波对天敌昆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其诱集数量分别为29头,31头和33头,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09,0.08和0.07。利用金黄色、土黄色和黄绿色3种滤色光波连续诱杀茶小绿叶蝉3晚(每晚诱杀2 h),诱杀结束后11 d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7.2%、64.8%和57.3%,校正防效分别为72.2%,81.5%和77.5%。茶园灯光诱杀防治小绿叶蝉推荐采用土黄色光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具有明显诱捕效果的光波波长,研究成虫夜间活动节律,优化金龟成虫的灯诱防控技术。【方法】 2014~2015年评价19种不同波长(375~748 nm)LED灯对2种金龟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2019年分时段监测385 nm、395 nm的LED灯以及黑光灯(365 nm±50 nm)的诱捕数量。【结果】 2014~2015年,395 nm的LED灯对铜绿丽金龟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其他18种波长,39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的诱捕数量同样最多,但与418 nm之间差异不显著。2019年385 nm的LED灯诱捕到的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395 nm的LED灯,但与黑光灯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金龟成虫的上灯高峰均在20:00~24:00,占整个夜晚(18:00~翌日06:00)诱捕量的68.9%~76.7%。【结论】 诱捕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最优波长是385 nm,最佳时段为20:00~24:00。  相似文献   

15.
单色光谱LED灯在温室害虫诱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程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16-8217,8250
研究一种基于LED的温室环保杀虫灯,进行不同颜色LED灯杀虫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色LED灯杀虫效果最好,绿色、蓝色杀虫效果较好,黄色次之,红色最差。  相似文献   

16.
葡萄斑叶蝉成虫对黄色有趋性。利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涂粘虫胶和涂黄油的黄板对该虫均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涂粘虫胶黄板的诱杀效果好于涂黄油,两者诱杀效果分别为37.10头/天和13.89头/天。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涂粘虫胶黄板对草蛉等天敌昆虫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每块黄板每天诱杀草蛉0.39头。  相似文献   

17.
光温耦合调控对蝗虫趋光增益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ED光源、温控加热装置和行为反应试验装置,采用对比试验法进行蝗虫趋光增益性热源温度的优选,探讨光温耦合效应与环境温度作用对蝗虫趋光增益行为影响的机理。结果显示:热源温度、光谱色光照、环境温度及蝗虫昼行夜伏性活动规律影响夜间蝗虫对光温耦合效应的选择,热源温度于蝗虫的趋光响应具有增益效应,其中以65℃热源温度于蝗虫的趋光增益作用最佳;同一时间段内,蝗虫对紫光与65℃热源温度耦合效应的选择最优;热源温度对蝗虫的光温诱导起增益群集作用,光谱色光照对蝗虫诱导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黑光灯诱集的方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趋光性昆虫种类及优势种的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趋光性昆虫种类有76种,隶属于7个目,21个科,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包括14科68种。主要优势种类包括石蛾、白蜡绢野螟、白线青尺蛾、橙黑纹野螟、蜉蝣、黄斑长翅卷蛾、黄灰呵尺蛾、黄修虎蛾、三线雪舟蛾、石蝇、雪尾尺蛾等共计11种。不同优势种的昼夜活动规律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该研究为主要昆虫的科学监测和及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绿盲蝽对不同波段光谱选择性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昆虫行为学方法,在室内初步测定了绿盲蝽对350~750 nm波段内9个不同的单色光谱的趋性差异。结果表明:波长为400 nm和450 nm的光谱对绿盲蝽成虫的引诱效果最佳;绿盲蝽成虫羽化时间的长短对其趋光性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植物组培专用LED光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植物组培对光环境的需求,依据组培苗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突破传统的点、线光源局限,采用模块化阵列式设计理念,研制出由14R、6B、4W、1UV 1W LED组成5*5基元模块,再由若干个单元模块组成"LED阵列平面光源",其发射光谱与植物的选择性吸收光谱相匹配;采用涂覆低温红外高辐射材料的铝基顶齿散热器和轴流风扇结合的方式,降低大功率LED结温;本光源能够对光质、光强、光周期和工作方式进行动态调节。可专业用于组培育苗,并在光照培养箱、温室种植及植物工厂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