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日龄的商品代渝西乌鸡7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随机分成3组,测定立体式笼养、垫料式地面平养及放牧散养3种饲养方式下的增重性能。结果表明:75、90日龄笼养公鸡平均体重显著大于垫料式地面平养和放牧散养(P<0.05);而120日龄放牧组公鸡均重明显高于其他2种饲养方式(P<0.05)。母鸡90、120日龄3种饲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日龄罗斯308肉鸡12000只随机分为3组,在相同营养条件和饲养管理程序下,分别进行笼养、地面平养、棚架饲养,研究了3种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9日龄时肉鸡体重笼养最高,其次是地面平养,棚架饲养最低,分别为2.6kg、2.5kg、2.4kg;肉鸡的料肉比笼养最低,其次是棚架笼养,地面平养最高;腿病的发生率笼养最高,其次是棚架饲养,地面平养最低;肉鸡出栏率笼养最高,其次是棚架饲养,地面平养的肉鸡出栏率最低。综上所述,笼养和棚架饲养与地面平养相比,能提高肉鸡增重和出栏率,降低料肉比。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饲养方式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选用7日龄的四川白鹅64只,随机分为两个组,即地面平养组和网上平养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结果表明:网上平养组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体尺指标、成活率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网上平养四川白鹅的经济效益优于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4.
W.A.Hypes等人将肉鸡初雏分为两种饲养形态:1、平养,从开食到上市,饲养42d一直采用平养,饲养密度0.067m2/羽; 2、先笼养后平养。从开食到21日龄笼养,0.067m2/羽,22~24日龄转为平养。先后7次试验,比较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的肉鸡饲养成本。结果,从开食到21日龄初生雏的增重、饲料效率和成活率,笼养均比平养差;而22~42日龄期间差异消失。另一方面,育雏时为维持温度需要的费用,平养为2.539美分/羽,而先笼养后平养为0.996美元/羽,只有平养的39%,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后一种饲养方法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1999年12月,养鸡专业户胡某饲养AA肉鸡1000只,采用地面垫料平养,煤炉供暖16日龄起发病至42日龄达高峰,发病率为55%经临诊和病理剖检观察等,确诊为肉鸡腹水症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病例   2000年8月江津石蟆镇张某从一简易孵房购进本地土鸡700只。厚垫料平养,育雏温度30-32℃。1日龄,10日龄分别用新城疫IV系点眼,14日龄法氏囊D78饮水,10-15日龄球净拌料,25日龄新城疫IV系倍量饮水。30日龄极少数鸡约1%发病,精神沉郁,约一周后,发病鸡达25%,死亡率达10%左右。 2 症状及诊断   病鸡厌食,呆立于墙角,缩头,被毛逆立,眼无神,拉棕红色带白色粪便,或水样带血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   剖解病鸡见十二指肠降攀,空肠,回肠内有大量血凝块及带血粪便,去掉血凝块后见肠粘膜上皮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结节。盲肠壁显著增厚,盲肠内充满着大量血凝块。直肠内有大量白色带水样粪便。   刮取病变明显的肠粘膜少许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涂成薄片,加盖玻片后置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大量球虫卵囊。诊断为球虫病暴发。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6)
目的研究南方地区不同饲养模式对快大型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方法试验用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117 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9 500只,一组采用发酵床养殖(稻壳垫料+发酵菌,以下简称试验组),另一组是普通地面平养(地面垫有稻壳,以下简称对照组),养殖过程中分别统计试验鸡的增重、成活率、料肉比、出栏均重等肉鸡生长指标及各投入与收益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肉鸡在10日龄、20日龄、30日龄时只均重分别为308.33 g、933.67 g、1629.33 g和278.67 g、885.33 g、1571.67 g,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出栏时,试验组只均重比对照组多273.67 g,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降低0.08,差异显著(P0.05);活率提高0.65%,差异不显著(P0.05);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组比对照组多收益2.85万元。结论:稻壳垫料+鸡粪发酵菌饲养模式为南方地区较佳的快大型肉鸡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2002年5月20日左右,我市城南乡某肉鸡养殖户饲养1500只AA鸡,33日龄突然发生疾病,每天死亡3~5只,曾用环丙沙星和红霉素治疗,不能控制疫情,前来我站就诊。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稀粪。口、鼻内有少量粘液,嗉囊充满气体或液体。呼吸困难,表现有喘气、咳嗽、音、张口呼吸。3剖检变化气管粘膜增厚,粘液增多,咽部粘膜充血。嗉囊壁水肿,内有酸臭液体及气体。腺胃乳头、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有散在的出血斑或枣核状溃疡灶,盲肠扁…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8,(1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朝鲜鹌鹑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10日龄体重接近,健康无病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2组,即网上平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进行为期28 d的饲喂试验,并在38日龄全部进行屠宰,并进行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朝鲜鹌鹑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屠宰性能方面,平养鹌鹑的屠体重、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散养(P 0. 05),平养胸肌重、腿肌重和胸肌率都极显著高于散养(P 0. 01)。在肉质性状方面,散养组朝鲜鹌鹑pH值比平养组极显著高5. 85%(P 0. 01),平养鹌鹑的粗蛋白含量显著(P 0. 05)高于散养鹌鹑,平养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散养,差异不显著。结论平养不仅有利于改善朝鲜鹌鹑肌肉品质,使风味更加,也有利于生产者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01,(12):24
将120只1日龄肉鸡分成4个日粮处理组:(1)对照;(2)加纯黄曲霉毒素B(AFB)(3mg/kg饲料);(3)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每天800mg/kg体重);(4)以与1和2组相同的剂量加AFB和NAC.结果表明,AFB+NAC可以对AFB对体重(57.8%)、日增重(49.1%)、饲料转化率指数(21.4%)、血浆和肝总蛋白浓度(45.2%、66.7%)、血浆丙氨酸转氨酶(67.4%)及肝谷胱甘肽-S-转移酶(18.8%)的有害影响提供部分保护,单独加NAC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祥 《畜禽业》2006,(13):14-16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相似文献   

12.
用10窝产期相近的二元杂母猪所产的杜长大仔猪8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窝,分别进行20日龄(试验组)和28日龄(对照组)仔猪进行饲养至77日龄的试验,结果两组仔猪45日龄时体重己接近(P>0.05),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0.63元/kg,母猪断奶至发情持续天数、发情间隔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0.2胎/年,本试验表明:在规模化养猪的条件下,仔猪20日龄隔离断奶是可行的,且较28日龄断奶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1龄性早熟是目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全面了解中华绒螯蟹 1龄性早熟性状对其子代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 1 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 1 龄性早熟与 2 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 PI 组 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 PHN 组;PI组 F1雌体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早熟率均高于 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I组 F1雌体成活率显著低于 PHN 组(P<0.05),雄体略低于 PHN 组;PHN 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 3.00~8.99 g 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 5 月)PI 组平均体重低于PHN 组,生长后期(7 9 月)则以 PI 组为高;3 5 月和 7 9 月 PHN 组 F1WGR 和 SGR 均高于 PI 组,而 5 7 月则以 PI组为高;PI组 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 PHN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 PI组 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 PHN组,但饵料系数显著低于 PHN组(P<0.05);PHN组 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 g 的成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 PI 组 F1TEY 高于 PHN 组;就肥满度(CF)而言, PI组 F1雌体高于 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 1龄早熟自交组 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 1 龄早熟与 2 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饵料系数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06,(2):15-15
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d仔猪,随机等分成17、21、28、35d断奶4个处理组(处理1、2、3和4),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d开始补饲,7~28,29~42,42~56d分别采食日粮Ⅰ、Ⅱ、Ⅲ。处理1、2、3、4分别于18、22、28、36、22、28、36、43、28、36、43、50和18、22、28、36、43、50d剖杀每次每个重复1头,共计54头。剖杀取得的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样品用于测定仔猪肠粘膜水解酶、糖原和上皮间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  相似文献   

16.
杨培学 《畜禽业》2007,(7):19-19
夏秋季节在我县海拔1700m、2200m、2700m3个海拔带进行土杂鸡生态养殖试验,结果是3个海拔带成活率平均98.5%。120日龄平均日增重海拔2700m较海拔1700m、2200m少增重1.0g、0.9g,对120日龄体重进行方差分析,3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平均为1:3.3,只平获利7.8元,说明夏秋季节土杂鸡在不同海拔带生态养殖,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8)
<正>鸡球虫病是由于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或盲肠内繁殖引起肠道组织损伤,出血导致患鸡急性死亡的一种原虫病。不同日龄和品种的鸡均易感染,以28周龄的鸡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温暖,潮湿的春夏季多发。鸡球虫病危害极大,传染性极强,特别是采用地面平养和散养的鸡场,球虫病更是常见病,且会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2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消化酶活性及分布特征。通过对5种消化器官(胃、肝脏、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是淀粉酶的主要分泌器官,淀粉酶活性在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幽门盲囊和十二指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瓣肠(P0.05);胃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极低,与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和瓣肠是蛋白酶分泌主要器官,胃中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瓣肠,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盲囊、十二指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和瓣肠(P0.05)。瓣肠、十二指肠和幽门盲囊是脂肪酶分泌的主要器官,瓣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幽门盲囊(P0.05);胃和肝脏脂肪酶活性最低,与前三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3种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不同,研究结果可为了解西伯利亚鲟的消化生理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4~8月,采用Winkler法研究了70日龄(平均全长37.68mm,平均体重1.07g)和105日龄(平均全长65.71mm,平均体重5.58g)的条石鲷在不同温度(15、20和25℃)、不同盐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结果表明,105日龄组的相对耗氧率明显低于70日龄组,但个体耗氧量明显高于70日龄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盐度一定时,温度升高,相对耗氧率和个体耗氧量都随之增大。盐度对70日龄幼鱼组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对105日龄幼鱼组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25左右、温度20~25℃时是条石鲷苗种培育和生长的最适盐度和最适温度。条石鲷在温度15~25℃、盐度20~30下的窒息点为1.6021~2.9538mgO2/L,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温度、盐度对条石鲷窒息点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条石鲷耗氧率的昼夜变化明显,白天的耗氧率平均为0.9459mgO2/g.h,夜间平均为0.2727mgO2/g.h,白天的耗氧率是夜间的3~5倍,条石鲷白天代谢旺盛并持续到夜间22∶0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9)
为研究生长素对动物肠道生长发育的体重、胃重,胃酸p H值等指标的影响,选用30只刚断乳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喂正常颗粒饲料,各组单独隔离饲养。预饲5 d后开始试验。称重,给试验组小鼠静脉注射生长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一致的饲养条件下(全价日粮、充足的饮水、室内自然光照)饲养。试验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小鼠胃重和胃的相对重量比对照组均发生明显增重现象,平均增重0.03 g;试验组小鼠的相对重量(胃重/体重)增加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鼠胃液p H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可以调节胃的生长发育,促进胃肠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