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合理搭配饲料喂量如豆饼或花生饼为20%~25%,玉米、大麦为35%~40%、麸皮20%~25%,食盐1%,骨粉3%~5%,同时,加喂足量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一般每100千克体重饲喂干草3~5千克,每喂3~4千克青绿饲料,可减少1千克干草的喂量。但每头奶牛每天最少要饲喂6千克干草,15~25千克优质青贮饲料。由于青贮饲料在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产奶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春季奶牛日粮中应添加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每头每天饲喂10~20千克;一般精料可按每产3~5千  相似文献   

2.
侯和菊 《现代种业》2004,(1):37-37,34
每年应从10月下旬开始合理搭配粮饲料喂量。如豆饼或花生饼为20%—25%,玉米、大麦为35%—40%、麸皮40%—45%,食盐2%,贝壳粉、骨粉3%—5%,同时,加喂足量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一般每100kg体重饲喂干草3—5kg,每喂3—4kg青贮饲料,可减少1kg干草的喂量。但每头奶牛每天最少要饲喂6kg干草,15—25kg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04,(3):58-58
泌乳初期:母牛产后2天内应以优质干草为主,同时补喂易消化的精料,如玉米、麸皮,并适当增加钙在日粮中的水平(由产前占日粮干物质的0.2%增加到0.6%)和食盐的含量。对产后3~4天的乳牛,如母牛食欲良好、健康、粪便正常、乳房水肿消失,则可随其产乳量的增加,逐渐增加精料和青贮喂量。实践证明,每天精料增加量以0.5~1kg为宜。泌乳盛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3.5%,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NND)2.4,粗蛋白质(CP)16%~18%,钙(Ca)0.7%,磷(P)0.45%,粗纤维不少于15%,精粗比60∶40。泌乳中期:日粮中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每千克含NND2,CP13%,Ca…  相似文献   

4.
<正>一、怀孕1个月左右在此时期,即使孕羊放牧采食后能达到饱腹状态,也不能完全满足其营养需要,养殖户应根据其营养状况适当补喂精料。二、怀孕2个月后应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可按黄豆40%、玉米30%、大麦20%、小麦10%的配方取料,用温水浸泡6~8小时后磨成浆,再加黄豆总量10%~15%的豆饼、5%~8%的糠麸、1%的食盐,每天给孕羊补喂2~3次。每次每只孕羊喂给混合精料50~  相似文献   

5.
<正>饲喂: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矿物质饲料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鹅种100~130克,日喂3次。喂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早上放牧至10点回舍喂料,喂后在水边阴凉处休息,并投给青料,下午2时喂一次料,3时后放牧,黄昏回舍后喂第3次料。  相似文献   

6.
<正>育成牛即青年牛,是指断奶后到性成熟配种前的牛,在年龄上一般为7~18月龄,处于承上启下阶段,生产上,抓好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1育成牛的饲养1.1育成母牛的饲养1.1.1 7~12月龄一般要求育成母牛日增重控制在0.7~0.8kg左右。除给予优质的干草和青饲料外,还必须补充一些混合精料,精料比例约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30~40%。每100kg体重参考喂量:青贮5~6kg、干草1.5kg、精料1.0kg。  相似文献   

7.
<正>1.合理投喂秋季前期水温适中,是鱼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数量,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池鱼重量的3%~5%,同时饲料质量也要相对提高。进入10月以后,随着水温逐渐降低,可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日投饵1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特别是一些鱼种池,晚停食是晚秋管理应强调的  相似文献   

8.
<正>1泌乳牛要分阶段饲养奶牛的一个泌乳期可分成若干个阶段。通常把奶牛分娩到泌乳120d作为泌乳前期;120~305d后为泌乳后期(标准泌乳期305d);干乳期约60d。正常的胎次间隔约12~13个月。产犊前15d和产犊后15d为围产期。精饲料的配制可参考预混料使用说明书,日粮组成与饲喂方案(详见附表)。泌乳前期也可以再分段饲喂,例如:奶牛产后0~30d,日喂精料7kg,糟渣类8kg,玉米青贮8kg,干草4kg。产后  相似文献   

9.
种公牛的饲养技术根据种公牛的营养需要特点,饲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饲料的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搭配得当,精料以占总营养的40%左右为宜,而且精料应以蛋白质饲料为主。种公牛日粮的体积不能过大,以免长期过量采食而形成“草腹”,影响种用效能。玉米等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饲料宜少喂,以免种公牛过肥。成年公牛可按每百千克体重每天大约饲喂精料0.4~0.6kg、干草1~1.5kg、胡萝卜0.8~1kg。夏季可用3kg青草代替1kg干草,冬季可用2~2.5kg块根、块茎类饲料替换1kg干草,或用3kg青贮料代替1kg干草饲喂,青贮料每天喂量不可超过5~l0kg。在密…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特点及其基因型差异。以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等8个代表性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为材料,普通杂交稻汕优63和超级常规稻胜泰1号为对照,于2007—2009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超级杂交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地点间、年度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产量3年3地点平均为9.32~10.25t/hm2,比汕优63增产5.1%~15.6%,比胜泰1号增产8.9%~19.7%;氮、磷、钾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8.48~19.85kg,3.75~4.63kg和15.90~17.40kg;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77.69~189.09kg/hm2,36.94~39.80kg/hm2和153.38~165.39kg/hm2,其中稻谷中氮素、磷素分别为61.2%~65.3%和67.6%~74.4%,稻草中钾素为86.9%~89.6%;氮素吸收率在分蘖中期约为20%,穗分化期25%~30%,抽穗期30%~40%,成熟期约为20%;磷素分别约15%,20%~30%,40%~45%,10%~20%;钾素分别为15%~20%,25%~35%,30%~40%,15%~20%。可见,超级杂交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养分需要量低于对照品种,说明超级杂交稻有利于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5,(4):54-54
母牛的产前、产后各15d称围产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对母牛健康和产乳量有很大的关系:精饲料可在产前15d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钙的喂量应是产前低钙、产后高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喷施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及苏丹草根系和产量的影响,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热量紧缺问题、保障后茬作物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以小麦收获后复种的苏丹草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喷施0 kg/hm2 (CK)、50 kg/hm2 (T1)、100 kg/hm2 (T2)、200 kg/hm2 (T3)和300 kg/hm2 (T4) CMC-NH4 5个处理,研究喷施CMC-NH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苏丹草根系特征、株高和干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MC-NH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生长指标和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喷施CMC-NH4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82%~29.19%(P<0.05),且随着CMC-NH4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大。喷施CMC-NH4处理土壤温度较对照显著提高5.14%~31.82%,且随着CMC-NH4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大。在0~3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显著提高16.35%~ 65.52%,7.69%~30.77%,42.40%~93.85%和120.76%~229.90%;0~10 cm土层苏丹草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占0~30 cm土层的比例均最高,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1.21%~74.76%,9.68%~58.06%,61.95%~136.13%和122.60%~273.18%。与对照相比,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0~1.0 mm径级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提高,其中以0.6~1.0 mm径级根系增加幅度较大。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株高和干草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9.34%~22.52%和55.50%~110.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MC-NH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的根直径、体积和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长和根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喷施CMC-NH4能够改善土壤水温状况,促进苏丹草根系生长,提高干草产量,当CMC-NH4喷施量为200 kg/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4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增产率范围为3.3%~6.8%,肥料贡献率范围为3.4%~6.4%。磷肥利用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磷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范围分别为5.6~8.9 kg/kg、90.2~262.6 kg/kg、9.0%~14.6%和61.0~83.0 kg/kg。土壤磷素依存率范围为88.4%~93.6%,说明水稻生长吸收的磷素大都来自土壤,较少来自肥料。  相似文献   

14.
1 干乳期的管理 干乳期是指完全停奶到分娩前15天,约为60~75天.这一时期应控制精料、多汁辅料的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精、粗料比为1:4,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这样有助于奶牛对粗饲料消化利用功能的较快恢复,增强抗病力,也有利于下一产奶期的代谢组织再生及体内能量、蛋白等贮积.  相似文献   

15.
2007—2010年在金坛市水稻季布置16个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不施钾处理,钾肥增产率为8.4%~12.1%,肥料贡献率范围为7.7%~10.8%。钾肥利用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范围分别为4.7~10.1 kg/kg、44.8~130.4 kg/kg、25.0%~50.9%和18.7~28.2 kg/kg。钾土壤依存率范围为80.0%~85.5%,说明水稻吸收钾素大都来自土壤,因此通过均衡施钾肥达到改善土壤供钾能力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节约肥料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连续施用不同量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宁省昌图县进行了连续6 a施用不同量[0(对照)、15 000、37 500、60 000 kg/hm~2]有机肥(鸡粪)的田间试验,探讨了有机肥对棕壤土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农田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续6 a施用有机肥后,棕壤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4%~77.4%、10.9%~55.5%、17.8%~36.4%、503.9%~1 371.8%和29.4%~203.7%,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7~10.7倍和10.6~19.9倍,且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60 000 kg/hm~2有机肥处理37 500 kg/hm~2有机肥处理15 000 kg/hm~2有机肥处理对照;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茎秆强度和根质量显著提高;玉米增产23.5%~33.1%,且以施有机肥37 50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9~2012年4a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翻压量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22 500 kg/hm2翻压量的紫云英配施60%~80%常规施肥量时,水稻株高极显著高于对照,也显著高于常规施肥量水稻株高;紫云英翻压对水稻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它主要是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22 500 kg/hm2紫云英配施60%化肥量下的水稻产量最高(2011年除外);60%化肥量下配施15 000~22 500 kg/hm2紫云英的稻谷净收入比常规施肥高6%~7%。综合考虑,当地水稻施肥采用翻压22 500 kg/hm2紫云英配合60%常规施肥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正>一、犊牛的科学管理犊牛出生后30~60分钟喂初奶,首次喂量3千克以上;在出生后6小时左右饲喂第2次,以让犊牛在出生12小时内获得足够抗体。初奶饲喂3天后,逐渐转喂常奶。犊牛出生1周后,开始训练采食混合精料,10天左右训练采食干草。6~8周龄,每天采食犊牛料相当于其体重1%(700~800克)时即可断奶,但对于体格较小或体弱的犊牛应适当延期断奶。犊牛断奶后饲喂的犊牛料与断奶前相同。当犊牛3~4月  相似文献   

19.
引进的11个番茄品种在彭阳县的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卫红39号亩产量最高为6 684.7 kg,较其余品种增产403.2~1 561.3 kg,增幅6.4%~30.5%;其次卫粉8号、卫红16号亩产量较高,分别为6 281.5 kg、6 274.2 kg,分别较其余品种增产109.9~1 158.1 kg、102.6~1 150.8 kg,增幅分别为1.8%~22.6%、1.7%~22.5%。卫红39、卫粉8号、卫红16号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在彭阳县早春茬生产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黄潮土麦作期间有机肥供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表层土壤的含氮量,可以估计土壤供氮量。在一般条件下,黄潮土麦作期间土壤供氮量约为60kg/hm2;一般有机肥的含氮量为0.2%~0.25%,可提供当季小麦利用的氮素仅有15 kg/hm2左右;若要生产6 000 kg/hm2小麦,其氮素吸收量一般需要150 kg/hm2左右,由化肥提供的氮素约需75 kg/hm2。按化肥氮素利用率30%~50%计算,化肥氮素施用量应为150~2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