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松落针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多菌灵、百菌清、炭疽福美、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代森铵、苯菌灵、退菌灵、炭特灵、克菌丹等12种不同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Lophodermiumpinastri(Schrad )Cher )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认为不同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作用效果不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代森铵、多菌灵、百菌清和退菌特等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马尾松幼林的松落针病作小区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应用45%代森铵水剂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达81 2%。  相似文献   

2.
通过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对松落针病不同病原菌平板对峙培养及两种木霉粗提液对松落针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研究表明:72 h时,哈茨木霉对针叶树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2.86%,对光亮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8.44%,绿色木霉对小环绵盘菌的抑制率为33.33%;两种木霉粗提液混合培养基法的试验效果均好于平板涂抹法;两种木霉粗提液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的为绿色木霉的混合培养基法,对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rn conigenum、光亮散斑壳L.nitens、小环绵盘菌Cyclaneusula minus的抑菌率分别为64.3%,55.42%,61.44%。  相似文献   

3.
对辽东主要地区发生落针病的赤松针叶上采集病害标本,室内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在赤松针叶上有5种真菌,均是活体寄生。按照Minter(1981)分类标准进行了形态学种的分类鉴定,最后确定了5种真菌的分类地位,5个种分别为针叶树散斑壳菌、松散斑壳菌、光亮散斑壳菌、雪松散斑壳、小环绵盘菌。其中有3个种为我国赤松寄主上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经过数年调查发现,安徽省境内的杉木上斑痣盘菌科病原菌共4属5种,它们是杉生小双梭孢盘菌Bifusella cunnighamiicola Korf & Ogimi,皮特拉克散斑壳Lophodermium petrakii Durrian,毁坏舟皮盘菌Ploioderma destruens Y.R.Lin et Hou,汉德尔舟皮盘菌P.handelii (Petrak) Y.R.Lin et Hou和杉木小鞋孢盘菌Soleella cunnighamiae Shao et Zinno.文中描述了各种菌的主要特征,并编制了种的检索表以资识别.对于长期以来杉木落针病病原鉴定中所存在的同物异名问题也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占地24hm2,园内现有30~50年生油松1600余株。由于管理粗放,加上周围空气污染,造成油松大面积枯黄,不但影响树木的观赏效果,而且危及到油松的生存。为了保持树木良好的生长,拯救几十年来的绿化成果,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情况调查据实地调查,全国油松有95%以上的植株表现出明显病状,针叶枯黄率达40%,轻者针叶局部枯黄、重者整株枯黄、树冠似火烧状.落针现象加骤,秋季更甚。经现场采集标本、分离培养,并得到森防部门的鉴定。确定该林枯黄的主要原因是松落针病,其病原为松针散斑壳菌(L…  相似文献   

6.
根据Darker(1967)、Korf(1973)、Connon&Minter(1986)等提出的分类原则,对新近采集到的斑痣盘菌标本进行了鉴定与分类,初步查明,在贵州引起松杉叶枯病,落叶病及枝枯病病原斑痣盘菌共6属13种,除引起松赤落叶病和马尾松落针病的2种外,其它均为贵州首次鉴定记录,其中引起华山松枝枯病的贵州齿裂菌为新种。  相似文献   

7.
王琳琳  吕东安 《绿色科技》2024,(5):123-126+130
受地区气候、土壤等不同环境条件,人工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系统地总结了相应的抚育管理技术,归纳了常见病虫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黑松荒山造林幼林抚育管理技术包括松土除草、雨季排水和修枝处理3部分;山东地区黑松林常见病虫害主要包括松叶枯病(赤松隔尾孢霉菌Cercoseptoriapini denaiflorae)、松枝枯病(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uginosum)、松落针病(针叶散斑壳Lophodermium)、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sinensis)、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和松大蚜(Cinara pinitabulaeformis),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研究旨在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的黑松幼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要论述松落针病病原散斑壳属分类研究的进展,详细介绍我国散斑壳菌的种类、寄主和分布,并对寄生性和兼性寄生种类的特征进行比较。重点叙述三种松落针病的发生为害、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最后给出松落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散斑壳菌Lophoder mium sp.引起的落针病是银杉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导致针叶大量提早脱落,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濒于死亡。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以营林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能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松落针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松落针病病原散斑壳属分类研究的进展,详细介绍我散斑壳菌的种类,寄主和分布,并对寄生性和兼性寄生种类的特征进行比较。重点叙述三种松落针病的发生为害,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最后给出松落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宋玉涛 《绿色科技》2023,(11):208-212+218
为了解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给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现了10种病虫害,包括5种病害:松落针病、褐斑病、松针赤枯病、煤污病、松赤落叶病;5种虫害:红脂大小蠹、松大蚜、松梢螟、纵坑切梢小蠹、微红梢斑螟。其中,危害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高的病害为松落针病,危害面积达到了0.89 hm2,感病株率为78.00%,感病指数为39;其次为褐斑病,危害面积为0.69 hm2,感病株率为73.00%,感病指数为35,病情等级均达到了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而发生最为严重的虫害为红脂大小蠹,危害面积为1.32 hm2,有虫株率为93.00%,虫口密度为11头/50 cm枝;其次为松大蚜,危害面积为1.01 hm2,有虫株率为89.00%,虫口密度为9头/50 cm枝,二者病情等级均为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在对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调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几种危害范围较广、程度较强、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松树、针叶树和被子植物上散斑壳属真菌是广泛分布的,欧州赤松Pinus sylvestris上最常见的有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扰乱散斑壳L.seditiosum和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用自然界中产生的子囊孢子作接  相似文献   

13.
松落针病是四川省松林中的一类重要病害,可危害多种松树,造成严重损失。该文报道了四川松树上的6种散斑壳茵:Lophodermium conigenum(Brunaud)Hilitz.,L.pinastri(Schrad.)Chev.,L.sichuanense Qiu et Liu,L.indianum Singh et Minter,L.australe Dearn,L.sp(待定新种),并对其主要特征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对杉木黄化病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介如下: 杉落叶菌(Lophodermium Uncinatum Darker)是真菌中星裂菌科散斑菌属的一种盘菌。寄生在杉木基部枝条的针叶上,引起杉针黄化病(又称杉木叶枯病、落针病和杉叶尖枯病)。病菌常为害二年生针叶,针叶的病斑在春末夏初出现,至夏末秋初针叶黄化枯死,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接种试验方法对采自辽宁东部地区油松上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num)、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2个真菌种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2个种均是引起油松落针病的主要致病种,并且症状表现、致病特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针叶树散斑壳真菌、松针散斑壳真菌、四川散斑壳真菌及二郎山散斑壳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可产生导致其寄主针叶枯死的致病毒素。研究表明4种散斑壳真菌毒素均为非蛋白质类组分,结合电导率的测定,发现4种毒素对其来源寄主松针及其他几种松针的毒性存在着差异,其中四川散斑壳真菌所分泌的毒素致病性相对最强。通过对3种不同科属杂草和雪松针叶的生物测定,得出4种毒素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7.
松针斑蛾Eterusia leptalina Koll,属鳞翅目斑蛾科。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在布拖县危害云南松、华山松。经过24 a调查观察,发现松针斑蛾发生成灾具有一般型和特殊型;对比多种药物防治实验,采用3%林康乐粉剂防治,防治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采用13.0%多·硫烟剂、2.5%百菌清烟剂对马尾松落针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3.0%多·硫烟剂防治马尾松落针病的适宜用药量为1600~2000g/666.7m2,且对马尾松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对杉木黄化病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介如下: 杉落叶菌(Lophodermium Uncinatum Darker)是真菌中星裂菌科散斑菌属的一种盘菌。寄生在杉木基部枝条的针叶上,引起杉针黄化病(又称杉木叶枯病、落针病和杉叶尖枯病)。病菌常为害二年生针叶,针叶的病斑在春末夏初出现,至夏末秋初针叶黄化枯死,在黄化的针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器,针叶枯黄不脱落。病菌在黄化的针叶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白皮松生产中常见的松大蚜、红脂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松落针病、松针赤枯病、褐斑病、煤污病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对白皮松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