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因此,养好蛋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  相似文献   

2.
蛋鸡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0~25℃,超过30℃就会严重影响鸡群的正常生产性能.因此,做好夏季饲养管理对产蛋鸡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产蛋下降综合症1.发病情况产蛋下降综合症在冬春季节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常见于突然起风、气温突降等自然条件下以及节日前后的关键时期。鸡群产蛋量突然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为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40%,产蛋下降的鸡群有的不  相似文献   

4.
<正> 夏季气温高、雨多湿度大,是鸡疫病多发季节。为使鸡多产蛋,不出现“歇伏”,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一、控制温度:温度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鸡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0—25℃,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的鸡群平均产蛋数要多5~8枚。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易繁殖并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1.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  相似文献   

6.
<正>入秋以后,天气渐凉,日照渐短,随着这一季节深入,鹌鹑的产蛋量会逐渐下降,甚至可能停产。为使鹌鹑在秋冬季节持续平稳产蛋,生产上必须应对气候的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切实落实好各项适应性护理措施。1要修缮笼舍,注意保温防寒鹌鹑具有怕热又怕寒,弱不禁风的特性,最适宜温度为15~25℃之间,在适温条件下食欲旺盛,产蛋多,种蛋受精率也高。而气温低于15℃,产蛋率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黄富 《新农村》2011,(6):27
春夏季节是蛋鸡产蛋旺季。因此,加强春夏季节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关键。1.后备鸡培育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整齐度是重要指标之一。体重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期长。饲养管理中一定要从雏鸡开始就关注其整齐度,注意温度、  相似文献   

8.
<正>春末夏初,非常适合病毒和细菌的生存、传播,如果农户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鸡群常处于恶劣环境之中,抗病能力就会降低,易患三种综合征。1产蛋下降综合征多发于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常见于气温突升突降等自然条件下。鸡群产蛋量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9.
入冬后,气温低,日照短,大部分鹌鹑产蛋量下降,甚至歇产。要使鹌鹑冬季保持平稳产蛋,饲养管理上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调控温度温度在15-25℃之间,鹌鹑食欲旺盛,产蛋多,种蛋受精率高,当温度低于15℃,鹌鹑的  相似文献   

10.
《饲料博览》2009,(7):40-40
春末夏初,病毒和细菌更易传播。如果鸡群环境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环境恶劣,则其抗病能力降低,易患以下3种综合征。产蛋下降综合征 该病多发于产蛋高峰期或上升期的鸡群,常见于气温突升、突降等自然条件下。鸡群产蛋量下降幅度为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40%。其症状与呼吸道综合症相似,  相似文献   

11.
1原因分析1.1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1.1.1温度不适宜。蛋鸡产蛋最理想的温度范围是13℃~23℃,只有在此范围内蛋鸡的生产性能才得以充分发挥,低于13℃或高于23℃产蛋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初秋季节是后备母鸡的初产时期,这一阶段鸡群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保证后备母鸡的产蛋性能,应做好以下技术管理要点。更换过渡料给20周龄的母鸡换喂产蛋前的饲料,也叫过渡料。料的钙含量为1%、粗蛋白质为  相似文献   

13.
夏季气温高,产蛋鸡因热应激的影响造成鸡蛋品质、数量下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从防暑降温措施、调整日粮结构、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防疫等方面阐述了夏季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达到减少蛋鸡热应激的目的,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5℃,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升高,鸡舍内的温度超过25℃,甚至高达35℃以上,鸡群会出现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呼吸加快,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等,严重影响着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冬季气温较低,鸡群免疫力下降,一定要注意保持鸡只体温,抵抗外界寒冷。同时冬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果不能精细饲养管理,及时查缺补漏,做好防疫,随时有可能导致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一、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冬季气温低,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不同保温条件的鸡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要防止贼风侵入而造  相似文献   

15.
<正>鹌鹑,易饲养、好管理,所需设备简单,占地少,饲养报酬高,产蛋多(每只年产蛋300枚左右),周期短,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鹌鹑蛋和肉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高级营养补品。现把家庭养鹌鹑技术简介如下:一、幼鹑的培育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大批量饲养要有育雏室,小批量的要有育雏箱,温度要保持恒定。1~5日为35~33℃;6~10日34~24℃;11~20日26~23℃。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只鸡在一个饲养周期(约500天)共耗料50kg左右,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因此,对于产蛋鸡在整个周期中的饲喂管理是反应鸡群生产性能及生产效益的直接体现,所以为保证鸡只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必须关注鸡只的饲喂管理。1按不同日龄阶段进行饲喂管理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以19~25周龄为产蛋前期,26~45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6~72周龄为产蛋后期。1.1产蛋前期的饲喂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1.增加鸡舍保温隔热层。如果发现鸡舍顶棚和北墙有结霜现象,应增加保温层的吊顶,可用塑料膜或油毡加厚隔温层,堵严北窗。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方,设挡风屏障以缓解寒风侵袭。鸡舍内产蛋适温为18~23℃,理想温度为21℃。如果低于13℃,种鸡产蛋量就会下降;低于12℃,肉鸡的生长发育就会严重受阻。2.根据气温适当调整饲喂量。同样体况的鸡群,在不同舍温条件下,其能量需求不同。冬春季节,肉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表明:在冬季最低气温-28.3℃的黑龙江省密山市饲养产蛋鸡,只要鸡舍保温良好,适当增加鸡的饲养密度,不用供热,也可保持鸡舍内温度在13℃—15℃的最佳鸡产蛋环境温度;在151天的冬季里实验组鸡,按入舍鸡计算平均每只鸡产蛋103.8个,产蛋率为68.74%,仅比对供热取暖鸡舍的对照组鸡群产蛋率低0.5%,故在寒冷的黑龙江省推广产蛋鸡舍冬季不供热是完全可能的,其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正>合理安排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在28~35周龄,这时鸡群产蛋率一般在85%以上。因此,要尤其注意抓好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保持舍内适宜环境首先是温度,蛋鸡产蛋适温为13~21℃;其次是湿度,舍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0%;再次是通风,在强调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保  相似文献   

20.
一、淘汰低产鸡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应将停产鸡、低产鸡、弱产鸡、伤残鸡、有严重恶癖的鸡和不健康的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身体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防寒保温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低于5℃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低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