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蹄在广西合浦县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廉州、党江、星岛湖3个镇乡,常年种植面积1000 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本地马蹄品种种植多年,抗性下降,每667 m2产量仅1500~2000 kg.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蹄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县农业局于2003~2005年从广西农科院生物所引进马蹄组培苗试种.经过3年3造的试种,产量收成较好,每667 m2产量比本地品种增产500~1000 kg,高产田块每667 m2产量超过了4000 kg,且马蹄球茎大小均匀,大果率明显比本地品种高,市场卖价高,销售价为1~1.6元/kg,最高达2~2.5元/kg,一般每667 m2收入2500~3000元.因此,种植马蹄组培苗深受当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3.
白会晓 《河南农业》2013,(21):40-40
偃师市邙岭乡周山村旱地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有133.33hm2,其中胡萝卜53.33hm2,大葱80hm2。据实地调查,大葱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每667m2收入4000余元。周山村第5村民组周水卿种植的大葱每667m2产量5000kg,每667m2收入5000元,创造了高产典型。胡萝卜平均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最高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种植蔬菜较种植粮食每667m2收入提高5~6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佩景 《河南农业》2012,(19):41+18
南阳盆地春花生种植面积达6万hm2,主要种植在岗丘旱地.由于春花生一年一熟,导致花生重茬面积大,生长不良,病害及死苗现象严重,花生产量低.为缓解重茬危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2009-2011年卧龙区农技中心进行了春花生油菜复种连作种植模式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花生每667m2产量提高15%左右,油菜产量达120kg/667m2,每667m2增加农民纯收入约550元.  相似文献   

5.
五山丝苗和黄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稻品种,连山县农科所引进并进行有机栽培示范.2011年示范种植五山丝苗6.7 hm2、黄华占10 hm2,结果显示,这两个品种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表现适中,适宜在我县作中造和晚造种植,其中五山丝苗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56 kg,黄华占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43 kg,分别比当地主栽有机稻品种象牙香占增产16.9%和13.5%.  相似文献   

6.
罗乃汇 《农技服务》2010,27(1):31-31,144
香蕉试管苗又称组织培养苗(组培苗),是采取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工厂化育苗方法繁殖出的香蕉苗,具有繁殖速度快,便于运输,无病虫害,生长迅速整齐,有利于良种的大面积推广等特点。其技术指标:通过大棚育大苗,种植1 950~2 250株/hm2,适时种植大苗,前期勤施薄施基肥,中期进行高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7.
广西平乐县平乐镇太平村委二步水村桃农祝先德,种植黄桃面积0.65 hm2,树龄6年,缓坡地,黄壤土,每667 m2种植55株,株、行距3 m×4 m.2006~2008年3年平均产量35587.5 kg,年平均产值54448.8元,平均每667 m2产值为5584.5元,3年平均价格为3.06元/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对香蕉的生长发育及农艺经济性状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香蕉生长快,月均抽叶多、叶面积大,抽蕾提早1个月左右,每穗果梳数、果个数多,果指长、单果重。2009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49 86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6 840 kg和7 920 kg,增长15.9%和18.9%,净增收益分别为7 660元和11 034元;2010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50 94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7 740 kg和8 460 kg,增长17.9%和19.9%,净增收益分别为9 388元和12 186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站在上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乡示范推广种植芋头间作马铃薯40 hm2,其中马铃薯每667 m2产量442.3 kg,产值398.1元,芋头每667 m2产量2467.8kg,产值2961.4元,两者合计每667 m2产值3359.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芋头间作马铃薯不失为冬季农业开发和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莲藕也叫藕或荷,属睡莲科,是多年宿根性的水生植物.龙岩市新罗区种植莲藕历史悠久,主要以种植菜藕为主,现有面积2000 hm2,一般每667 m2产量2500~3000 kg,产值9000~10800元,如6月上、中旬上市每667 m2最高产值可达11000~12000元.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香蕉是广西灵山县农业和农村的支柱产业,也是灵山栽培历史悠久的广西优质农产品,香蕉当年种植当年收益,易管理,高产稳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8866.67 hm2,年产量30多万t,最高667 m2产量达5560 kg、收入可达10676元.  相似文献   

12.
中山市种植香蕉历史悠久,为改革传统栽培模式,提高香蕉的竞争能力,我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横门垦区、民众镇、黄圃镇的2 667 hm2香蕉生产基地开展了香蕉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1997~1998年该项技术在全市共推广7 333 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市香蕉的栽培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香蕉的质量、产量和效益。应用该项技术一般每667 m2产量3 t以上,最高产量达5 t;一般株产30 kg左右,最高株产77 kg。两年累计增产6.3万t、增加收入8 220万元。1999年中山香蕉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现将该项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香蕉组培苗假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为提高香蕉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要进行1万亩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等特点.香蕉组培苗在移植大田时,应进行组培苗的假植,培育至组培苗有18张小叶时,再移植到大田种植,才能保证种植苗的成活率,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其假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抱子甘蓝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11月下旬开始采收,3月下旬采收完毕,每667m2产量1 500kg,平均售价8元/kg,产值1 2000元,扣除成本2000元,每667m2纯收入1 0000元.春茬豇豆于3月初阳畦育苗,4月初定植于温室,5月中旬开始采收,8月初收获完毕,生667 m2产量3000kg,平均售价1.5元/kg,产值4500元,扣除成本1000元,纯效益3500元;两茬产值1 6500元,每667m2纯收入1 3500元.  相似文献   

15.
广西柳江县地处桂中盆地,属南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型气候,年均温20.4 ℃,日平均温≥13 ℃的持续天数为251天,活动积温6 135 ℃,年日照1 650.4小时, 年降雨量1 465.7 mm,无霜期331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光、温、水、热、土条件都较适宜甘蔗生长.为了进一步挖掘甘蔗生产的优势和增产潜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促进蔗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柳江县从1994年起就着手进行甘蔗单产(667 m2产量)吨糖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从引进优良品种入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当年示范面积43.3 hm2,1997年发展到270 hm2.1998~2000年,柳江县承担了广西区农业厅的"吨糖田建设示范"项目,共示范种植面积7 083 hm2.1998年种植1 440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7 376 kg,蔗糖分含量为16.67%,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29.58 kg;1999年种植2 091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8 365 kg,蔗糖分含量为15.16%,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86.1 kg;2000年种植3 507 hm2, 平均每667 m2产蔗6 934 kg, 蔗糖分含量为15.12%,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048.41 kg.3年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150.7 kg.现将其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粤彩糯2号于2010年春、秋季和2011年秋季在佛山三水南山镇种植鉴定和进行不同基肥的比较试验。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81~85 d,每667 m2鲜果穗产量792~976 kg,穗长16.0~18.3 cm,秃顶长0~2.6 cm,秋季产量明显高于春季,且秃顶长较短,秋季种植表现优于春季。不同基肥的比较研究发现,以粒满丰生物有机肥作基肥,苗移栽后恢复快、长势壮,每667m2施100 kg增产效果明显。粤彩糯2号品质综合表现优于其他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嫁接西瓜砧木根系强大、吸水吸肥能力强、抗病性强的特性,采用"稀植、大肥、不整枝、不打杈、不摘瓜"的轻简节本栽培方法,每667m2种植西瓜80株,平均每株结果8.5个,每667m2产量6199.2kg;与每667m2种植270株"三蔓两瓜"的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每667m2增产1069.2kg,每667m2增收节支1358.6元,并减少劳动工日2d以上。该栽培管理技术具有轻便简化、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嫁接英红九号改造低效益茶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科研基地20多个不同茶龄茶树品种砧木上,采用英红九号为接穗,嫁接茶园总面积5.3 hm2,嫁接总株数10万多株,总成活率87.1%;嫁接后一龄以上茶树主要生产性状多数优于英红九号移栽种植的四龄茶树:嫁接后3~4龄每667 m2干茶产量161.2 kg以上.超过了常规改植四龄英红九号茶园;嫁接后红茶品质好,汤色红艳,滋味鲜浓,香气高爽,叶底红亮,产品卖价高;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嫁接换种费用每667 m2比常规改植节约480元,产值增加42.1%~165.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马蹄为荔浦县传统名特优产品,自从2003年推广马蹄组培苗品种以来,马蹄面积由原来的3333.33hm2扩大到2008年的5000 hm2,组培苗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种植品种主要是广西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组培而成的桂蹄一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种苗不带病毒、抗逆性好、大果率高、产量高、品质优.通过测产验收,平均667 m2产量可达3233.5kg,大果率64.8%,比常规品种增产38.6%,大果率提高32个百分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及留苗方式对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Zea mays L.)郑单958进行4种密度和3种留苗方式的组合试验,探讨其最佳种植密度及留苗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不同留苗方式间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每穴单株三角留苗方式产量最高.郑单958在豫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和留苗方式组合是:密度9.0万株/hm2和每穴单株三角留苗,单产为9 750.4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