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麻毒麦     
据1964年吉林省普查植检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时,在安图县明月镇的亚麻地,首次发现亚麻毒麦,经李扬汉先生鉴定是细穗毒麦(亚麻毒麦)Lolium remotumschrank.1980年调查敦化县的大石头、翰章等许多乡、镇的亚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亚麻毒麦成熟后一部分落于田间,次年萌发,大部分混杂在亚麻种子中,随亚麻种  相似文献   

2.
城固县毒麦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剑  渊建民 《植物检疫》2003,17(2):124-124
陕西城固县毒麦的发生是 1 975年某种子经营单位从甘肃省调进“甘麦 8号”小麦时传入的 ,经鉴定为毒麦变种田毒麦Loliumtemulentumvar.arvenseBab .1 976年在我县三合乡龙王庙村小麦良繁基地“甘麦 8号”繁殖片上首次发现 1 .3 3hm2 ,当年虽经疫情处理 ,但不彻底。 1 977年经过普查 ,毒麦随小麦种子传播 ,其发生面积扩大到 2 .8hm2 ,品种从原来的“甘麦 8号”扩大到“阿勃”小麦上。 1 980年毒麦又扩展到全县 3个乡镇 5个村 ,发生面积 4hm2 。虽每年都经过防除 ,但防不胜防 ,出现今年这里根除了 ,明年那…  相似文献   

3.
据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反映,黑龙江省阿城县巨源公社白渔大队三对,1983年种200亩小麦,毒麦混杂株率18%,共收小麦6万斤,毒麦混杂粒率33%。该队有三户社员食用自磨的面粉,15口人中有13人中毒。表现迷糊、呕吐、无力。据过去的资料,人吃了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头晕、昏迷、恶心、呕吐、痉挛,在一定时期内甚至不能劳动。毒麦的籽实  相似文献   

4.
毒麦及其近似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麦Lolium temnulentum L.是我国在杂草方面唯一的一个对内、对外检疫对象。1955年前后,在进口粮食和引种中也发现。1957年发现黑龙江省一些县的麦地里混有毒麦,继而扩展很快,到1967年在吉林、辽宁、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及陕西等省区都发现了毒麦。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毒麦,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小麦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1990年7月25日,在饶河县永乐乡关门村麦田中发现了一种毒麦,经南京农业大学李扬汉教授鉴定,为黑麦草属欧毒麦Lolium persicum Boiss.& Honen。欧毒麦以种子繁殖,在土内10cm深处尚能出土,在室内放至两年,仍具萌发能力。分蘖力较强,一般有3~6个分蘖;适应性较强,不论旱涝年,繁殖能力均比小麦高出1~2倍。出苗期比小麦晚,但出土后生长迅速,抽穗和成熟都早于小麦,而且容易脱落,在麦收时,落粒率为10%左右。对欧毒麦的防治方法,可采用50%硫酸铵或60%硝酸铵浸泡麦种,将漂浮水  相似文献   

6.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linne 在安徽宣城地区分布很广,全区五个县,县县都有,而且不论是发生的普遍率,还是混杂率都比较高,有的农户麦田甚至毒麦多于小麦而成了“毒麦田”。原来属于零星混杂区的宁国县和过去很少有毒麦的县植保植检站测报观察区内的麦田,混生毒麦的普遍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邗江县公道镇7400亩小麦,发生毒麦面积2000亩。该县植保植检站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即(1)建立突击拔除制度。根据几年实践经验找出区别和拔除毒麦最佳期“小麦黄,毒麦青;小麦矮,毒麦高”。(2)统一供种,杜绝蔓延。(3)严格处  相似文献   

8.
毒麦是一种含有毒麦碱的危险性杂草,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它不但能造成小麦减产,还对人畜安全有很大威胁。我市各地在60年代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毒麦的发生和蔓延。但近几年,由于调运串换种子把关不严和防治工作有所忽视,田间毒麦混杂率又明显回升,部分田块毒麦混杂率高达15%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各县植保站连续进行了三年的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市毒麦的种类,发生分布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麦类检疫对象——毒麦和小麦腥黑穗病(部分省市补充检疫对象),近几年在南京地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江宁县、江浦县1984年进行全县毒麦普查,江宁县27个乡,乡乡发生毒麦,发生毒麦面积23.78万亩, 占小麦总面积40.21%,发生严重的田块,毒麦株率高达30%以上;江浦县发生毒麦面积2.65万亩,占小麦面积10.71%,全县11个乡,仅有一个乡未发现毒麦。1982年江宁县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兴安县近十年来坚持采取选、换小麦良种,轮作和拔除烧毁毒麦苗、穗等措施。1988年以来,连续3年经自治区、地、县三级科研部门反复检查鉴定,证实兴安县已成  相似文献   

11.
毒麦的籽实具有毒性,这是早已証实了的。因此,毒麦籽实中菌絲的发現,常被认为与毒性有关。有人肯定其毒性是由于真菌的存在,积存有麻醉性的毒麦碱的緣故。大多数人认为毒麦之有毒,可能与真菌的存在有关,但还不能予以証实。早在1897年曾有人鑑定毒麦籽实中的“有毒真菌”为“Endoconidium temulentum Prill.etDelacr.”;1933年,Günnewig鑑定其菌为“Chaetomium kungeanum Zopf.”;又有人定名为“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et Del.”。  相似文献   

12.
在旅检工作中应注意防止危险性杂草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罗湖口岸曾几次发现检疫性杂草——毒麦,从发现的经过看,往往是在截留后的物品里复检时查出的居多,而且又是出现在容易被检疫人员忽视的药用植物,或带有小麦瘿粒混杂物品的小包里。如1981年我们检出毒麦,是在一小包麦粒与其他混杂物里发现的,又如1986年12月份,我们又在重检一包含有小麦瘿粒混杂物里发现毒麦、假高  相似文献   

13.
桂林地区原无毒麦,据调查,兴安县1969年从河南平顶山调入小麦种未经检疫而传入。灵川县海洋公社发生毒麦有两个来源:一是一些群众到发生毒麦的邻近公社兴安县高尚公社串换麦种;二是据海洋公社粮所曾所长反映:“1967年从墨西哥,1971年从阿尔巴尼亚、加拿大调小麦种而传入。”毒麦传入后,逐步蔓延,田间混杂率逐年增加。经1976年普查和1978年复查,结果查明,全地区发生毒麦的共有兴安.灵川、临桂、阳朔  相似文献   

14.
商洛地区的毒麦防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地区的毒麦防除工作王刚云(陕西省商洛地区植保植检站)80年代后期,商洛地区的山阳、镇安、柞水3县的边远山区,毒麦严重发生。如1985年,镇安县象园乡发生严重的毒麦中毒事故,该村当年发生面积18.52hm2,收获入仓的小麦中,毒麦混杂率达35.12...  相似文献   

15.
黄梅县从1967年开始就有毒麦发生,经过多年防除实践,摸索出一套组织上实行行政管理,技术上以县植保植检站牵头,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为主的调查方法。在综合防除措施上则采取“查、检、换、拔、选、制”的六字措施,即逐村逐组详查;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发生毒麦区与无毒麦区调种;小麦抽穗扬花之时,发动群众拔除毒麦;小麦成熟期发动群众进行穗选或块选,并单打、单收、单藏;与各级政府共同制定乡规民约,保证综合  相似文献   

16.
1988年秋季,柳州地区来宾、武宣两县的东亚飞蝗大发生.为了控制飞蝗的再度猖獗,减少损失,当年自治区植保总站即决定以来宾、武宣两县作为广西飞蝗监测点.受柳州地区植保站指派,笔者协同来宾,武宣两县植保站按区植保总站制定的“飞蝗一般监测办法”进行监测.现将1989年飞蝗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粉锈宁防治水稻穗期“综合症”效益好房县植保站(442100)段明乐90年代后随着杂交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穗期“综合症”发生为害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1995年省农业厅给我县下达了水稻穗期“综合症”防治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并与省植保总站签订了实施...  相似文献   

18.
由淮阴市和省植保站共同主持,宿迁县植保站、泗洪、涟水县农科所参加协作,省农林厅下达的“花生、大豆田草害调查与防除试验”研究课题,经过1983~1985年的试验、研究,完成了预定任务,于5月29日在宿迁县通过了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4月 2 8日 ,湖北省水稻螟虫防治现场会在赤壁市召开。省农业厅、省植保总站、全省各市、州植保站以及“无螟害工程”示范基点县和部分优质水稻生产县植保站等单位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植保总站喻法金副站长主持 ,会上赤壁市王汉桥市长致欢迎词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周明炎处长作了重要讲话 ,省植保总站专家分析了当前水稻螟虫发生动态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意见 ,赤壁市、荆州市、随州市、当阳市等地植保站作了典型发言 ,最后省植保总站张隆国站长作了大会总结 ,要求各地植保站 ,紧紧围绕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我省水稻“…  相似文献   

20.
毒麦及其近似种rDNA ITS-RFLP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毒麦属6个种的核糖体ITS进行PCR-RFLP分析,首次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区分了毒麦属4个种(毒麦、亚麻毒麦、多花黑麦草、瑞士黑麦草)。根据这4个种ITS的测序结果,选取3种内切酶(BssSI、TfiI、NehI)应用于PCR-RFLP分析。根据酶切图谱可将4个近似种鉴别区分。为建立PCR- RFLP分子鉴定方法而有效地区分毒麦及近似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