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重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2.
夏季气温高,天气多变,因此水质变化多,同时由于长期高温,对鱼的抗病力有影响,因此,夏季是病害多发,易缺氧,造成的损失往往最大.本文对夏季水产养殖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性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牛蛙(两栖类)血液生理比较细胞学等方面的基础资料,采用心脏取血法对牛蛙的血细胞种类及不同季节血细胞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蛙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其中白细胞又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小型淋巴细胞、大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牛蛙红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190.31×106个/mL、166.71×106个/mL、199.36×106个/mL和221.40×106个/mL;白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5.60×106个/mL、14.75×106个/mL、47.42×106个/mL和64.66×106个/mL.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6,(7)
正夏季气温较高,施肥较多,投饵量大,鱼群生长较快,鱼池水质管理十分重要,如有不当则对鱼群生长十分不利。因此,搞好夏季养殖池塘的水质管理,是获得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一环。1.水质调节正常的鱼池水色一般应以油青色、黄绿色、茶褐色为好,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1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盐度常作为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之一.在实验室温度(23.1±2.0)℃环境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2种生长期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蝌蚪对水体盐度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水质下,处于25期牛蛙蝌蚪及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的24、48、72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41、5.44、5.50、5.37 g/L及12.56、10.48、7.67、4.09 g/L,安全值分别为1.18和2.19 g/L.在相同条件下,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比25期牛蛙蝌蚪对盐度的耐受能力更强.建议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将25期牛蛙蝌蚪及五趾分化期牛蛙蝌蚪分池饲养,二者长期生存的安全盐度控制在1.3 g/L以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牛蛙血液的红细胞及葡萄糖含量与牛蛙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的相关性,采用心脏取血法,对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性成熟牛蛙共240只(其中每个季节60只,雌雄各30只)进行了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牛蛙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6.15 g/100 mL、5.17g/100 mL、6.53 g/100 mL和6.54 g/100 mL,其中夏季牛蛙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低,而雌、雄蛙之间全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38 mmol/L、0.79 mmol/L、1.74 mmol/L和2.88 mmol/L,季节差异显著,其中夏季含量最低,冬季达到最高,秋季血浆葡萄糖含量雌、雄蛙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正>牛蛙为蛙科牛蛙属养殖水产品动物,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繁殖快、易养殖、产量高、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养殖牛蛙需要满足它们的生长习性,其养殖关键技术如下。一、蛙池建造1.蛙池选址。养殖场最好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随着温度升高,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有利于水产动物快速生长,但同时也是病害多发、死亡率高、管理难度大的关键阶段。因此,水产养殖户在夏季应克服不利因素,做好池塘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一、加强水质调控夏季浮游生物繁殖速度快,水质  相似文献   

9.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精养化程度的提高,水质也日益恶化,水产病害增多,水质管理成为养殖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夏季养殖水质管理的特点夏季水质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养殖初期,池塘里生物量小,有机物质不多,溶氧充足,有机物在好氧性微生物分解作用下,池塘处于相对的良性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1、人工繁殖 (1)产卵.要进行牛蛙的人工繁殖,首先要准备好产卵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的土池为好,要求水深在0.5米左右,水质清新,池埂坡度大,彻底清塘.  相似文献   

11.
李云静 《农技服务》2014,31(7):203-203
夏季是鱼类摄食旺盛、形成产量的重要季节也是决定养殖高产高效的关键时期,抓好夏季鱼类养殖的日常管理对于提高全年的养殖产量至关重要。本文从饲料投喂、水质调节、鱼病防治三个方面方面介绍夏季鱼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天~10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此期间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水质变化最为频繁,并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管好一塘水,可保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故此时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下面介绍6种水质管理技巧,供水产养殖户参考。一、管好水源定水质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  相似文献   

14.
王春华 《新农村》2013,(6):35-35
夏季是鱼儿生长的旺季,又是鱼儿患病死亡的高峰期。由于高温诱使水质变差,鱼儿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高温季节保证鱼儿健康生长,减少疾病死亡率,是夺取鱼塘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水质调节夏季温度高,是鱼塘水质最差的时期。水质调节是鱼塘高产稳产的关键。(1)适当施肥适当施肥是增加饵料生物和改良鱼塘水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复杂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1.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  相似文献   

16.
美蛙属水陆两栖动物,其个体较牛蛙头小,脑袋稍尖.美国青蛙与牛蛙(又称古巴牛蛙)相比,更容易驯化吃死饵,适应性广,繁殖生长速度快,个体肥大,四肢发达,皮肤柔润光滑,性情温驯,爬行走路,不善跳跃,不打洞逃跑,抗病力强,易管理,易饲养.蛙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7.
牛蛙是我国饲养多年的一种大型食用蛙类,它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鲜美可口,含蛋白质丰高,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牛蛙适应性广,平湖山丘均可饲养,抗病力强,繁值快,孵化率高,饲养管理简便,饵料来源丰富,生长速度较快,每只蛙一年可长到1—1.3公斤。因此它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这里介绍一下牛蛙池的构造及设备。一、养蛙场地的选择养蛀场地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水源充足、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地方都能建池,但以选择地势低平、温暖温润和杂草丛生的洼地较好。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pH7—8。二、蛙池的构造1.成蛙池也可做产卵池、大蝌蚪池用,面积  相似文献   

18.
水质调控是夏季鲟鱼流水养殖的重要环节,夏季首先要控制好流水的温度,在加强水温调控的同时,还要要保持水质的清新.如何保持水质的清新? 流水养殖主要靠水体的流动,为鱼类的生长提供充足溶氧,并将养殖废物带走.水质调控的一般方法,一是做好沉淀与过滤.根据水源情况,做好入池水的沉淀与过滤,防止杂物进入养殖池;二是提高水体交换量.  相似文献   

19.
沙锦程 《农家致富》2007,(14):41-41
夏季是河蟹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由于气温较高,水质易恶化,也容易引发各种蟹病的发生,加强蟹池夏季管理.对实现秋季增产增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牛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类,除鲜食外,还可制成多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将其制成牛蛙软罐头,既可丰富食品市场,又可开辟牛蛙产品销售新渠道。软罐头采用复合薄膜包装,干净卫生,又能透视内含物,便于消费者选购和携带.一、原料和设备1.主要原料新鲜牛蛙内或冷冻牛蛙内,但不得用复冻牛蛙内.辅助材料有白砂糖、精盐、味精、黄酒、大葱、八角、花椒、五香粉、茴香、桂皮、白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