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抗旱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百合组培苗生长前期,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多效唑和清水对照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的抗旱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百合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比值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用多效唑喷施百合组培苗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百合组培苗的抗旱性.从试验结果看,以50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长寿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盆栽长寿花的观赏品质,笔者采用50~400 mg/L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探讨其对长寿花植株形态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促使长寿花植株明显矮化并使花期提前,促进干物质向根、茎和花的分配比例。根据综合效果来看,多效唑最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3.
以杜鹃品种状元红为试验材料,用100、200、300、400、500 mg/L 5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盆栽杜鹃进行叶面喷雾处理,研究多效唑对盆栽杜鹃株型控制效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400 mg/L多效唑处理均提高了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而增加;杜鹃植株抗性随着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抗性最强;多效唑施用浓度与盆栽杜鹃当年发枝数、枝长、叶面积呈负相关,各处理对杜鹃枝条伸长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花径和花期影响相对较小,中、高浓度多效唑处理能显著增加花蕾数量。总体看来,300 mg/L多效唑处理的综合性状最好,以30 m L 300 mg/L多效唑喷雾处理盆栽杜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PP333对百合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华智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07-5308
[目的]探索多效唑的适宜浓度,提高百合试管苗的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方法]研究不同浓度PP333(0.3、0.5、1.02、.0和3.0 mg/L)对百合试管苗的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多效唑能明显提高百合试管苗不定芽分化的数量,促进试管苗根的分化,提高生根的数量。多效唑对百合植株有显著的矮化作用。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其矮化效果明显加强。1.0 mg/L PP333能有效地壮苗并起到矮化的作用;当PP333浓度为0.3~1.0 mg/L,百合试管苗的生根率和平均根数明显高于对照;当PP333浓度为2.0~3.0 mg/L时,百合试管苗的根变黄、变短。这说明低浓度PP333对百合试管苗的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而高浓度PP333对百合试管苗生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适于百合壮苗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谷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5、30、45 mg/L)的多效唑浸种处理,调查谷子幼苗植株高度变化,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降低谷子幼苗植株高度,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株高显著降低,45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株高最低;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谷子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晋谷21号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及MDA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多效唑浸种处理增加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羽衣甘蓝幼苗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不同羽衣甘蓝品种,测定其对羽衣甘蓝幼苗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喷洒基质处理的矮化效果优于幼苗子叶期叶面喷施处理,50、40 mg/L多效唑处理子叶期名古屋较好,而处理子叶期东京白以及处理基质对东京白、名古屋的矮化效果以50、20 mg/L多效唑的处理较好。从形态学方面看,50 mg/L多效唑明显地抑制了植株生长,但实际生产上应选用20 mg/L多效唑适合羽衣甘蓝幼苗的矮化,15 d后处理子叶期东京白以及处理基质对名古屋、东京白的株高缩短率分别为25.670 0%、98.430 0%、97.540 0%。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多效唑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经济效益的综合影响,以大西洋、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多效唑喷施浓度分别设置为0mg/L、50mg/L、100mg/L、150mg/L。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抑制马铃薯主茎生长,使植株变矮、茎秆增粗、叶色加深,胁迫植株提前哀老而加速养分向地下块茎输送,使块茎膨大高峰期提前,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唐山红小豆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3个播种密度:A_1(7万株/hm~2)、A_2(15万株/hm~2)、A~3(23万株/hm~2);副处理为3个多效唑喷施浓度:B_1(100 mg/L)、B_2(200 mg/L)、B_3(300 mg/L),3个密度处理条件下均设置1个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B_0),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和密度组合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增加,小豆生育期推迟,多效唑可缩短初花至成熟的天数,加快生育进程;株高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多效唑可降低株高;鼓粒成熟期,A_1B_3处理较对照A_1B_0降低50.27%;结荚期,A_1B_2处理较对照A_1B_0降低37.48%;茎粗随密度增加降低,多效唑对小豆植株茎粗影响不明显;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密度增加减少,多效唑可减少分枝数;高密条件下,喷施多效唑可增加叶片数;单株地上部干质量随播种密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观赏向日葵的矮化作用,为观赏向日葵矮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泰迪熊向日葵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矮壮素(500mg/L、1000mg/L、2000mg/L)和多效唑(150 mg/L、300 mg/L、600mg/L)进行叶面喷施,观察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多效唑处理观赏向日葵植株性状、花盘性状及叶片性状的变化。【结果】与CK(喷施清水)相比,各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株高、冠幅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较低,茎干比和花盘直径提高,600mg/L多效唑处理株高降低37.8%,2000mg/L矮壮素处理冠幅减小24.8%,300mg/L多效唑处理茎干比增加44.8%,500mg/L多效唑处理花盘直径增加23.3%。【结论】观赏向日葵施用矮壮素和多效唑的株高和冠幅减小,花盘直径和叶片厚度增大,两者均可对观赏向日葵产生矮化作用,其中以300mg/L多效唑处理的矮化效果最佳,其花盘直径较大,侧花数量适中,茎干比大,株型紧凑美观。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海滨雀稗草坪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草坪草叶面,结果表明,50-500mg/L多效唑使草坪草高度下降,匐枝主茎及各分枝长度变短,密度增加,根短,每节根数减少,叶短。50-200mg/L多效唑使地上部分鲜重增加,对叶片宽度无明显影响。500mg/L使地上部鲜重下降,叶宽增加。多效唑对草坪草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1.
PP333对盆栽百合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个品种百合为试验材料,采用PP333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降低盆栽百合的株高,提高观赏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浸球、土灌、叶面喷施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百合株高.采用300 mg/L PP333浸球处理1h时,三个品种百合矮化效果最理想,观赏效果最佳;其次是土灌.  相似文献   

12.
矮壮素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节数、叶面积、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花朵直径、花瓣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施用浓度为1 000~3 000 mg/L时,无论喷施还是灌根,均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增大叶片面积,延长花期,提高产量,且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相同施药水平条件下,灌根效果优于喷施。用3 000 mg/L的矮壮素灌根效果最好,株高降低27.73%,叶面积增加43.91%,始花期推迟22 d,花期延长20 d,花径增大4.62 cm,花瓣数增多140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大丽花的株型、观赏价值和开花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小麦幼胚再生植株的保存技术,提高其移栽成活率,以不同基因型品种小麦幼胚再生植株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多效唑能明显改善小麦再生植株的生理性状,培养基中添加1.5 mg/L和3 mg/L多效唑的植株平均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32.7%和69.3%,平均根数分别是对照的4和3.53倍,且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甲哌啶和多效唑对重瓣玉簪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个品种的重瓣玉簪经甲哌啶(DPC)和多效唑(PP(333))喷施后,植株株型、相对生长及某些生理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低浓度DPC(2~6mg/L)和PP(333)(50~200mg/L)使植株比叶重(叶重/叶面积)和比质重(叶重/单株干重)提高,而使叶面比重(叶面积/单株干重)下降。叶片净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经两种低浓度药剂处理后也有明显提高。表明低浓度DPC和PP(333)能通过改变植株株型来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但玉簪植株经高浓度DPC(6~10mg/L)和PP(333)(200~500mg/L)处理后,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净光合速率下降,并出现轻度的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苗期喷施多效唑对豫南粳稻调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信粳1787’和‘南粳5718’2个品种粳稻,通过一叶一心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其中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M0(0 mg/L)、M1(40 mg/L)、M2(80 mg/L)、M3(120 mg/L)、M4(160 mg/L)和M5(200 mg/L)共6种施用水平。2020—2021年评估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其秧苗素质、干物质量、SPAD值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2 a 2个品种苗高都降低,根系增长,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PAD值都有所增加;产量构成上,随着浓度的增加除穗粒数减少外,其他指标较对照都有所增加,其中‘信粳1787’各指标在M4时最佳‘,南粳5718’在M3表现较好。综上,喷施适宜浓度多效唑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干物质的量、SPAD值及产量。  相似文献   

16.
3种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收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来水处理作对照,采用土培法研究了3种Cd处理浓度下棕竹、宛田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收及修复能力,为Cd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及土壤Cd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mg.kg-1)相比,10、25、50 mg.kg-1 Cd处理45 d后,3种园林植物均能较好生长,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10、50 mg.kg-1 Cd处理浓度下,3种园林植物地下部(根系)Cd含量均大于地上部(茎、叶),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地下部(根系)Cd含量增幅均大于地上部(叶、茎),其中棕竹根系Cd含量增幅最大,是10 mg.kg-1处理的7.05倍;在10~50 mg.kg-1处理浓度范围内,3种园林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Cd含量比值均较低,且Cd在3种植物体内的迁移率均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李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99-10300,10306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的影响。[方法]设10、20、40、60、80和100 mg/m2 6个多效唑处理和清水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6个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高羊茅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高浓度处理的效果较明显。不同浓度多效唑可增加高羊茅的分蘖数、根冠比,高浓度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且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60、80 mg/m2多效唑处理能改善高羊茅外观质量,提高草坪草的观赏价值。[结论]高羊茅各指标在施药后21~28 d达到最优,多效唑的最佳施用浓度为80 mg/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索多效唑在婺源皇菊防倒伏栽培上的应用。[方法]在婺源皇菊幼苗移栽30 d后,分别用150、250、350 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植株,观察其对婺源皇菊株高及部分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用250 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施植株后,防倒伏的效果最好,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小。[结论]250 mg/L是有效控制婺源皇菊株高的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研究了Cd胁迫下德国鸢尾的生长状况、生态效应、生理特性及吸收和富集Cd的能力.结果表明:德国鸢尾对小于5 mg/kg的Cd有较强的耐性,适用于城区土壤修复;Cd浓度大于5 mg/kg时抑制德国鸢尾生长,降低了其生态效应.随着Cd浓度的增大,德国鸢尾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升高.Cd在德国鸢尾体内分布为根系>地上部分,随着Cd浓度的增大,德国鸢尾根系和地上部分Cd积累浓度逐渐升高、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逐渐降低;Cd浓度为20 mg/kg时德国鸢尾对Cd的积累量最大,为2.122 mg/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