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与传统技术及国际领先的日本、韩国机插技术相比,麦套稻技术有助于破解农业生产中的节能减排、耕地培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四大方面的难题,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该技术先后列为科技部、农业部联合推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首选技术,国家环保重点推广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茬免(少)耕麦自1982年在我省推广以来,发展很快。1983年秋播,全省稻茬免(少)耕麦由上年的75万亩增加到,324万亩,1984年又扩大到951万亩,1985年秋播免(少)耕麦种植面积达到1618万亩,占全省三麦面积38%,占稻茬面积65%。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和劳力转移,必须大力推广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在条播麦高产实践和免(少)耕麦示范成功的基础上,1985年秋播我县开始三麦免(少)耕机条播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1986年秋播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54万亩,1987年秋播又扩大到7.2万亩。 生产实践表明,把免(少)耕技术与机械条播组装配套,能集三大技术优势于一体,有利于大面积增产。如宗村乡1986年秋播500亩免(少)耕机条播示范方,属中产水平,其中400亩小麦平均单产260公斤,比大面积耕翻撒播麦增产8.3%;1987年秋播扩大到2914亩,占三麦总面积的31.8%,小麦平均亩产315.3公斤,比耕翻机条播增产8.8%。与耕翻撒播麦相比,免(少)耕机条播省去耕耙、人工挖沟和整地等作业,每亩可少用2~3个人工,节省种子1.5~2公斤,节约柴油1~1.5公斤,机耕费减少2~3元,具有增产、省工、节本、增收的效益。现将免(少)耕机条播麦的生育特点及其配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159公斤,最高达到251公斤。自2003年引进推广稻茬油菜免耕技术以来,年推广达20万亩以上,实践证明,油菜免耕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培肥地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笔者以"南粳4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移栽质量、施肥技术、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经过粉碎灭茬后全量还田,不影响机插稻栽插质量;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每667m2最适施肥量为20kg,前后期最佳施用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实施肥药减施及有机养分替代的主要技术。稻-麦轮作是浙江北部和中部稻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稻-油和稻-稻模式则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稻区。调查表明,浙江稻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田秸秆翻耕还田,稻-麦(油)轮作水稻秸秆覆盖还田,以及稻-麦(油)轮作水稻季的4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麦(油)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浅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插秧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直播方式。不同耕作及还田方式各有利弊,但同时存在秸秆量大、还田困难,肥料配施没有定量计算方法,病虫害加剧,土壤水分需要科学管理,农机需要合理选择与操作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技术资料,针对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对策。1)采取方式轮换措施调和不同耕作类型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产生的不足。2)中等肥力农田以单季秸秆还田量5~6 t·hm-2、全年秸秆还田量10~12 t·hm-2比较适宜,超过的秸秆量建议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加以解决。3)肥料配施采取以氮肥全季调施、前期适当增施,钾肥适当减施为主的秸秆还田施肥策略。4)病虫害防治采取提前翻耕、秸秆深埋、淹水闷田的措施。5)水分管理以易于机械耕作和秸秆还田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腐解为原则,晚稻提倡干湿交替的灌溉管理方式。6)机械类型应选择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耕作机械要保证翻埋深度,以实现稳定与均匀的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利用和处理农作物秸秆,我们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之后,成功地推广应用了二项秸秆还田新技术。一是厢沟埋草还田技术,该技术普遍适用于稻-麦(油)两熟制种植区;二是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有水源保障的自由灌溉稻-麦(油)两熟制种植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调研泰兴市机插稻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就机插稻品种选择、播期、育秧、麦秸秆还田、机插、肥水运筹等多方面进行了技术探讨总结,以期为生产者及其它稻作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涪陵区从2004年引进该项技术,全区共试验示范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榨菜———水稻”模式260亩(1亩=1/15公顷,下同)。涪陵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田间测产:水稻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旱育秧(亩产518.6公斤)增产12.4公斤/亩,每亩可减少投入45元以上。2005年小春季推广榨菜少免耕技术8.05万亩,平均亩产鲜菜头2458公斤,免耕栽培与常规翻挖栽培产量相当,但免耕比翻挖减少投入40元/亩以上。大春季全区推广少免耕种植水稻2万亩,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412万元。一、榨菜———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秸秆还田技术在颍上县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稻茬麦栽培技术,提高稻茬麦产量,特进行了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种植提高了地温,前期出苗快,对杂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后期表现有效分蘖增加,成穗率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较免耕露地种植的产量增加516kg/hm~2,增产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吴俊 《农家致富》2009,(19):46-46
江苏省高邮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年种植小麦面积80多万亩.年产小麦秸秆40多万吨左右。今年高邮市组织各乡镇、园区和部门.疏堵并举.引导群众科学利用秸秆,大力推广麦套稻、墒沟埋草、快速腐熟、食用菌基料、商品有机肥料、秸秆固化和秸秆沼气能源转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35万亩的秸秆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包含麦秸秆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两个部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是将麦草机械还田利用与机插稻技术相结合,实施稻作轻简化,构建资源利用、培肥沃土、节本增效、省工省力的稻作技术体系。一、麦秸全量机械还田  相似文献   

13.
看麦娘(包括日本看麦娘)是喜湿性禾本科杂草,广布于我省中性至微酸性粘质土壤的稻茬麦田。随着稻麦连作面积的扩大及免耕种麦的推广,全省受害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以上,尤以太湖地区免、少耕麦田看麦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平县每年种植玉米、高粱35万亩左右,秸秆产量约4亿公斤,其中20%引火燃烧,30%切碎喂畜,50%糟踏废弃。为了开辟肥源,培肥地力,1984年我县开始引进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当年试验140亩,1985年示范1300亩,1986年推广17370亩,1987年推广26000亩,1988年推广66147亩,1989年推广10.06万亩。经过6年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到全县13个平川乡(镇)100多个村庄,累计还田面积21万亩,增产作用十分显著。一、还田技术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玉米、高粱成熟采穗以后,秸秆还在地里直立时,用拖拉机牵引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匀撒地面,然后用大中型拖拉机带深耕犁深埋。有水利条件的冬浇一次,无水利条件的适度磙压。  相似文献   

15.
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芜湖县是水稻主产区,耕作制度以油(麦)—稻,油—稻—稻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2万亩,其中双晚面积15万亩左右,占全县水稻面积的39%。芜湖县2006年以来一直是安徽省、农业部(2008年、2009年)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县,县农机局选择积极性高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示范点,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通过试验示范,加大育秧基地建设,成功探索出了适合本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小麦春播栽培的意义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春播栽培的意义及代表品种 "稻--麦"、"稻--油"栽培是四川盆地特别是盆西平原两季田主体种植模式,但经济效益不高,高产条件下亩(1亩=1/15公顷,下同)纯收入也不过两三百元.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有机肥的一个重要来源,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和恢复地力最直接的重要方式,合理利用秸秆还田可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多年实践,在苏南稻-麦(油)二熟制地区,逐步形成了几种技术成熟、成效显著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公顷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年~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开展双季稻高产创建.随着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县早稻由2004年的种植面积2.96万公顷、总产稻谷13.7万吨、单产310公斤/亩,上升到2011年的种植面积4.9万公顷、总产稻谷26.39万吨、单产444.80公斤/亩,分别增加了1.94万公顷、12.63万吨、138.80公斤/亩.七年来,全县每年设立农业部、省农业厅双季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形成了"稻稻油"优势产业带,示范片平均产量425.95公斤/亩,较示范片外平均产量351公斤/亩增产74.95公斤/亩,增产率达21.4%,现将桃源县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0),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 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6、0.580.60、0.520.60、0.520.54、0.45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