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粳52(龙花08696)是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生07092(龙花00-233/松粳4号)为母本、龙粳25为父本进行杂交,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为普通粳稻,具有早熟、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于2016年审定推广。生产上需注意适时育苗移栽和科学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2.
3.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2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7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寒水稻新品种,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27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2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4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寒水稻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24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龙粳35系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冷等特点,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35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7.
龙粳32是以龙花96-1560为母本,以龙选9707为父本杂交,接种其F1代幼穗组织培养,后经多代系统培育选择育成,2011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早熟品种,分蘖能力强,秆强抗倒,活秆成熟,稻瘟病抗性达到了高抗水平,耐冷性强。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8.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龙粳20平均增产8.2%。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甬粳44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所育成的晚粳新品种,在浙江宁波栽培,表现中熟,抗倒耐肥、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较好,产量高而稳,1995年5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面积1993年为3.18万亩,1994年达13.93万亩,1995年超20万亩。 相似文献
9.
10.
早熟水稻品种龙粳24号选育技术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粳24号是以龙花94-715为母本,以空育1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0.3%,较抗稻瘟病,耐寒性较强,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或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粳糯稻冀糯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糯1号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冀东稻区全生育期170 d左右,其株高100 cm,穗长18 cm,千粒重28 g,高抗稻曲病、稻瘟病和白背飞虱,中抗白叶枯病,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抗寒性强,米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2级标准。适于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注意防治水稻恶苗病、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2.
13.
龙粳4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5年以龙粳38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品质优,抗稻瘟病,耐冷性较强,分蘖力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龙粳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具有整精米率高、食味优、高产、抗病、耐冷、抗倒伏性突出的软米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5.
龙粳27号具有生育期短、熟期早、产量高、米质好、抗性强等特征特性,非常适宜直播。从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合理施肥、防除杂草、间歇灌溉、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龙粳27号的直播栽培技术,以进一步指导农户生产,为该品种的稳产高产及推广进一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17.
龙粳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松99-135为父本杂交,经系圃法选育而成。具有整精米率高、食味佳、产量高、抗稻瘟病、耐冷性强、分蘖力强、活秆成熟、熟期适中、适应性强等特点。稳健高产栽培应注意整地及培肥地力、培育壮秧、科学运筹肥料、合理灌溉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南粳糯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系C08作母本、优质抗病糯稻品种镇糯19号为父本杂交配组,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抗倒性好、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强、熟相好等优点。南粳糯2号在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72.4 kg/667 m2,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标准1级,中感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