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伦  蔡平  曹光树 《南方农业》2009,3(1):24-26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私家文人园林的代表,其园林铺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作者选取常见的植物、神兽、实物、几何图形和文字等5种铺地图样,对铺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很多构型独特、富含韵味的漏窗,为极具观赏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之一。选择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漏窗,通过对图案花纹特点及文化含义的理解,探究和赏析苏州古典园林的漏窗之美。  相似文献   

3.
王佳  周伟  蔡平  曹光树 《南方农业》2009,3(3):22-26
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单体元素,在整体布局、空间组织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瑰宝,无一园无廊。以苏州的遗产园林中的廊为例,对其形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廊在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苏州园林之可园历史悠久,造园艺术精湛,但相关史料与现状资料奇缺,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其空间布局、建筑、理水与植物配置特色,旨在引发对可园保护与修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现艺圃中响月廊在姜埰时期和现状的植物配置不同点,从两个时期不同的场景立意出发,分析其植物品种、株形的选择、配植位置的原理与规律,印证苏州园林造园时植物的选择、配置与场景立意的必然联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并不能简单地形成标签化的配置模式,应当根据场景立意,从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特性去贴合场景的视觉需...  相似文献   

6.
隧道洞口绿化设计及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隧道洞口设计已从过去单一的结构设计转为结构设计和绿化设计有机结合的方式.笔者从隧道洞口绿化设计的一般原则、绿化设计模式以及与洞门结构相适应的绿化方法和景观效果等方面人手,提出洞门结构设计和景观效果设计结合的原则,隧道洞口段绿化设计的方法,总结出隧道洞口绿化设计的总体模式(洞门位置选择,洞口结构设计,绿化方法优选,边(仰)坡的稳定性分析,景观效果设计等).设计施工时除考虑植被效果外,还要与隧道所在地的环境和意境一致.通过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为工程界做好隧道洞口段的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许文舟~~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观赏果树园林应用的注意事项,对桃花类、海棠类、樱花类、山楂、柿、石榴等分别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观赏果树园林应用的注意事项,对桃花类、海棠类、樱花类、山楂、柿、石榴等分别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0.
王韧 《南方农业》2009,3(3):68-70
放出传统观念,结合现代科学,用风水学的理论来探讨植物在布置、选择、颜色及用途4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将植物造景与风水学理论相结合,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绿化植物种类及其在环境保育上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除阐述目前台湾植生绿化现况外,并分别依耕地覆盖草种、草皮草种、一般道路边坡植生植物、海岸防风建砂植物、泥岩地区及石灰石矿区等特殊土壤地区,分别说明其绿化植物种类及推广应用情形。另外,台湾地区目前进行之相关研究,包括植物材料在坡地农业上、生态绿化上之应用,特殊生育地速生树种、原生植物、保育植物材料之选拔。以及绿化推广与技术应用上之相关问题等,亦一并做概略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古典园林的光影美学具有独树一帜的表现风格、指导思想与设计手法,而反观现代园林的光影设计,存在着光影表现力弱、光影关系失衡等各种问题.对古典园林光影设计手法进行研究,用“引光设计(园中园、门窗洞、反光),滤光设计,阻光设计”等章节,重点引证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的光影观察实例,作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论述,旨在归纳总结古典园林中的光影设计方法供现代园林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古典园林的光影美学具有独树一帜的表现风格、指导思想与设计手法,而反观现代园林的光影设计,存在着光影表现力弱、光影关系失衡等各种问题。对古典园林光影设计手法进行研究,用"引光设计(园中园、门窗洞、反光),滤光设计,阻光设计"等章节,重点引证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的光影观察实例,作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论述,旨在归纳总结古典园林中的光影设计方法供现代园林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州园林的理水艺术在私家园林中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源充足有关,还因文人向往自然隐士的思想,形成了此种不规则自然式的理水手法。拙政园和网师园都以理水制胜,在艺术手法上的因地制宜各有特色,是苏州园林理水艺术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藤类植物育苗其成活率偏低困难,提高苗木产量及满足未来业界需求,乃进行本研究。本研究选择 6种常见藤类植物即以种子播种方式培育苗木,以扦插方式培育苗木,配合简易温室育苗检测了其平均成活率,配合塑胶袋育苗检测了其平均成活率,并对适宜扦插季节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出了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扦插季节的育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曹吉 《南方农业》2021,(20):50-51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绿美村庄建设成为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简述植物配置的概念,分析植物配置在绿美村庄建设中的基本原则,探讨大丰绿美村庄建设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讨论植物配置研究对大丰绿美村庄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两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园林理水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本文从中外园林理水和植物配置的对比、艺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分析、水景植物配置的艺术原则、水景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科学依据等方面对园林理水中植物配置作全面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选取乌心石、肖楠及大叶楠三种台湾中低海拔乡土树种之二年生苗木为供试材料,测定植物对主要环境因子变化之反应,并特别对经干旱驯化后植物之形态与生理之反应,及连续缺水情形下植物叶片萤光测值之变化进行探讨.对不同光度的反应结果得知,乌心石及肖楠在光度300 μmol*m-2s-1时,其净光合成率仍为光度700 μmol*m-2s-1时之96%及92.7%,显示其较能适应于低光度下,较具耐荫性.三种苗木之光合最适温度,乌心石与肖楠约为30℃,而大叶楠约为32℃,均属一般热带C3型植物之特性.经三个月干旱驯化后之苗木树高增量及地径增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肖楠及乌心石驯化组植物根茎比及比叶重亦有明显增加情形,表现出形态上适应干旱的现象,而较具耐旱性.驯化处理后之苗木在断水过程中均能在较高的水分应力下维持较高的光合成率,呈现较强的耐旱性.而肖楠驯化组之气孔导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显示肖楠对缺水逆境产生适应,能避免因过多失水而造成生理障碍.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与外界二氧化碳浓度比值(Ci/Ca)值变化得知,三种苗木驯化组测值均小于对照组,显示历经驯化后植株有增加其气孔因子影响光合成率的现象.虽然遭遇水分逆境,使其光合成率下降,但驯化组苗木仍能维持较高的用水效率.植物叶片各萤光测值对连续缺水情况有不同的反应变化,最小萤光量Fo值维持不变,最大萤光量Fm值随断水天数的增加而下降,而最适光量子收获量(Fv/Fm)值主要是受Fm值的影响;其次,在照光下,各萤光测值最小萤光量F′o、最大萤光量F′m、测值Ft及有效光量子收获量Yield值均呈下降的趋势,光化学消减值QP随断水天数的增加而下降;非光化学消减值Qn则呈上升后再下降的现象.此不同种间反应差异,可做为耐性与活力指针上之判断参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市民农园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兼具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功能的植被景观模式,本研究针对市民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依据市民农园结构模式及经营群体的不同,随机选取了洛杉矶市14个市民农园,采用样地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基于植被物种功能组合和乡土植物组成,定量化研究了城市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对种植者族裔背景及营建模式等影响因素的响应,进而评析对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和休闲农业的启示。本研究共计调查到439种植物,分属90科,242属,分析结果显示:市民农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库,能维护较为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其植物功能以食用植物为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次之,这在保护族裔传统文化、区域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植被景观结构和功能受到族裔背景及营建模式等不同程度影响。研究证明,市民农园作为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交汇景观,是实现城镇绿色基础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营建模式。以此为经验,我国在进行绿地规划和生态植被建设时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关注外来者的生活习俗和选择偏好;同时也要注意监测外来物种,以防造成物种入侵,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开展城镇生态植被建设和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的土壤指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作为生物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古人类遗址土壤研究中,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包含物特征,可还原古人类活动类型以及强度。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两个剖面在遗物遗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遗存方面的差别,从而获取该遗址的土壤指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文化剖面中出现陶片、石器、灰坑、灰烬层和文化层;通体粒度组成偏砂,在灰烬层砂粒含量达到最大;低频磁化率(χlf)高于自然剖面,且出现异常高值,频率磁化率(χfd)略低于自然剖面;色度参数红度(a*)、黄度(b*)、亮度(L*)值低于自然剖面,均在灰烬层出现最小值;容重小于自然剖面,在文化层出现最小值;全磷含量高于自然剖面,在灰烬层和文化层出现极大值和最大值;禾本科(Gramineae)和藜科(Artemisia)含量高于自然剖面,存在驯化的粟、黍、水稻植硅体;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较自然剖面偏正,指示剖面植物类型以C4为主;炭屑含量大约为自然剖面的4倍。土壤在古人类活动影响下,宏观上,土体中的侵入体和剖面形态特征与自然剖面具有明显的差别;微观上,粒度组成、磁化率、色度、全磷、容重、孢粉、植硅体、炭屑和有机碳同位素也与自然剖面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