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原 《科学养鸽》2009,(6):139-141
时下.鸽友们都有一个感觉.就是2009年公棚又多了.鸽友的选择面更宽了.交鸽子也更方便了。但公棚集鸽数量迥异的现实也明摆在那里,少数公棚早早收满封棚,但多数公棚七月份还在继续集鸽。  相似文献   

2.
杜虎 《科学养鸽》2009,(3):98-99
随着公棚赛奖金的提高以及公棚独特的运转方式,入公棚打比赛越来越吸引广大鸽友的眼球。一些刚起步养鸽的鸽友也跃跃欲试.但是要想成功可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单凭运气赢得比赛是不行的。本文笔者将谈谈自己作育幼鸽入公棚的一些小方法。  相似文献   

3.
蔡文龙 《科学养鸽》2009,(4):136-139
笔者曾在公棚的拍卖会上亲见主持人催促入围鸽友加紧填报赛鸽血统书,以便在拍卖时向竞拍鸽友介绍鸽子的基本情况:也曾在某些公棚网站上看到过决赛后,公棚通知入围鸽友速向竞翔组委会上报鸽子血统的通知。当时在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即这些公棚若在鸽友报名参赛和填写竞翔单的同时.也要求鸽友填写参赛鸽血统,岂不是在公棚正式运作时就少了件烦事.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吗?后来对这事琢磨久了,我发现赛前特别是收鸽时填报参赛鸽血统,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鸽》2009,(4):127-127
随着近年来我国赛鸽事业的快速发展,公棚比赛的日益繁多,每年各地鸽友都会存有不同数量的公棚得奖鸽、拍卖鸽及迟归鸽,那么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公棚鸽呢?有条件的鸽友大多数都会将其存入家中的死棚.但也有一部分鸽友没有此条件。长期关死棚的后果就是这些公棚鸽都会成为“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最早开办的公棚之一,侨友经历了中国公棚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蓬勃发展。1997年侨友公棚成立之初,鸽友们对公棚这个新兴的事物还不太了解,也不敢贸然地参与比赛。首届比赛侨友公棚只收了169羽鸽子.这个数字陈伯懿总经理记得非常清楚。他感慨地说:”真是刻骨铭心呀!当时奖金定为16万元,每羽鸽子参赛费300元.  相似文献   

6.
仲学峰 《科学养鸽》2009,(1):122-123
浏览国内各大赛鸽网站,无处不见全国各大公棚收鸽信息的广告,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从去年鸽友暴光某公棚作弊并公布相关证据到今年某鸽友在网站上公开悬赏并呼吁全国鸽友声讨某公棚作弊,  相似文献   

7.
仲学峰 《科学养鸽》2009,(4):110-113
每年十一月都是全国各大公棚秋赛的决赛高峰期。在全国公棚竞争不断升级.品牌之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在公棚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高存棚率的赛事无疑将吸引众多鸽友的眼球和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8.
公棚随想录     
周真龙 《科学养鸽》2008,(3):130-133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普天同乐;以鸽会友,以鸽励志,以鸽传谊,岂不快哉!好公棚人喜人爱,不但自己要送,还要动员鸽友多送:孬公棚人恨人怨,自己不送,鸽友也不能送。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谁好谁不好,天上一飞就知道。放不好有人说,放好了也有人说,长嘴巴就是要说话,  相似文献   

9.
新春伊始,各地的公棚都在忙着集鸽前的准备工作和参赛规程的发放;各地的鸽友也正在进行参赛幼鸽的繁育准备工作。在此笔者想谈一下旨己在公棚参赛幼鸽的作育与选择方面的一些经验。一家之见仅供鸽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云峰 《科学养鸽》2008,(4):113-113
近几年公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下为广大鸽友提供了竞技和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广大鸽友的认可。各个阶层的鸽友纷纷跃跃欲试,希望借此平台可以被大家熟知和认同,更希望自己的赛鸽有朝一日能被大家争相引进,从而也能成为和荷比名家一样的育种专家。只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够的,鸽友不仅要认清自己,了解对手,还要选择合适的公棚去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11.
罗建文 《科学养鸽》2010,(6):104-107
2009年年底.我仔细阅读《中国信鸽公棚竞赛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后,心想2010年的公棚比赛应该更“公”了.参赛鸽友应该更有安全保障了。可细阅201O年部分赛鸽公棚的规程却实在让人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2.
弘昌 《科学养鸽》2009,(5):102-106
随年着国内公棚赛和特比环赛的逐年升温.众多鸽友已将关注的目光和养鸽的重点放在了赛鸽育种和幼鸽选送的春育上。本文将结合自己几年来赛场的成败与得失来谈谈选育幼鸽的一些方法.意在与广大鸽友交流,以便得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有幸在《科学养鸽》2006年第2期发表了“公棚赛鸽的选种和育种”一文,意在抛砖引玉。小作发表后不断有鸽友询问“公棚赛鸽的选种和育种”的“秘诀”,为进一步探索公棚赛的选鸽与选棚之谜,笔者特再写拙文,以便与广大鸽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任普 《科学养鸽》2009,(4):92-93
最近一个多月笔者一直在帮助经营公棚的朋友抽检刚刚收到的参赛幼鸽.即随机抽查一定比例的30~50日龄幼鸽.以统计的方法估算出幼鸽群体的健康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数据积累.及对从送幼鸽到公棚的鸽友处了解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关于赛鸽保健的规律性问题,也从侧面折射出赛鸽繁殖和日常管理中的一些疏漏。  相似文献   

15.
周真龙 《科学养鸽》2009,(4):134-13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国的公棚事业在国门开放.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大有春回大地.百花竞放的趋势。十年前在某省某区公棚还是缪缪无几的新事物,而今在一省一地公棚就多达十几家、几十家。这也反映了信鸽事业欣欣向荣.乘势而上的良好势头。由于公棚采取的是商业运作方式.走的完全是市场之路,因此就给长期以来一直在鸽会比赛的大多数鸽友在思路和观念上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汀 《科学养鸽》2008,(1):66-67
2007年秋季,各地公棚的比赛结果强差人意。中国最具实力的公棚赛事之一“中荣百万欧元大奖赛”能否给鸽友带回些许久违的自信呢?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从《公棚赛的选鸽和选棚》一文在《科学养鸽》2008年第3期上发表以来,反响很大,受到了山南海北鸽友的极大关注,他们纷纷打电话询问栉膜在选鸽中的技巧。为了回报广大鸽友的信任和厚爱,我将壮着胆子以自己或给鸽友选配赛鸽送公棚获得冠军、亚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蔡文龙 《科学养鸽》2009,(5):129-131
2008年秋在北京惠翔公棚观赛时,笔者注意到几家司放河南鹤壁的赛鸽公棚不约而同地将决赛时间调整到了11月16日进行。公棚赛组织者、参赛者对公棚统一调整决赛时间的反映不一,有些心里存有某些担忧,有些却抱有好的期许。当天理想的竞翔效果不仅证明鸽友们原来的担忧实属多余,而且无意中给公棚赛组织者提出了一条规范竞翔、优化监管的公棚竞翔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蔡文龙 《科学养鸽》2008,(6):113-115
前几年,因仰慕南京苍白骑士鸽的良好赛绩与漂亮羽色,我从邻市鸽友处引进了一羽南京鸽友到武汉打公棚的迟归苍白雄鸽。但是两年多来在我棚中发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配了好几羽棚中血统较好的雌鸽,作育出的后代若为雨点鸽则能飞,且取得过本地580公里比赛第二名的赛绩,但作育出的后代若为麒麟花鸽则不论选送公棚,还是留在自己棚里参赛,都在200公里左右的训放中飞失。  相似文献   

20.
弘昌 《科学养鸽》2008,(3):112-113
笔者结合数年在赛鸽场上的成败与得失,就公棚赛幼鸽作育诸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广大鸽友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