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丰富南平地区脆李品种资源,增加品种选择,错开不同熟期,以实现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近年从四川宜宾引进闽北种植的青脆李、五月脆、茵红李、脆红李等4个优良脆李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物候期观察和果实性状等综合测评。结果表明,4个脆李品种均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生长良好且能正常结果。五月脆6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最早。茵红李、青脆李在7月上旬成熟,丰产,品质优良。脆红李在8月上旬成熟,果小,有采前落果现象。引种表现及评价结果可作为4个脆李品种引种推广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虽然李栽培量不大,但分布很广。李树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栽 培,黑龙江省也是其适栽区。黑龙江省主要有四个种:中国李、乌苏里李、美洲李、加拿大李。李在 我省地产果面积及产量中居第二位,主要产地有牡丹江辖区、鸡西辖区、七台河辖区、佳木斯部分地 区、绥棱县、尚志市、呼兰县、宾县、明水县、巴彦县等。目前,黑龙江省李主栽品种有7个,早熟品种 2个:长李15、 牡红甜李;中熟品种3个:龙园蜜李、矮甜李、牡丰李;晚熟品种2个:龙园秋李、绥李 3号。  相似文献   

3.
寒冷地区因受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一些优质的李果多靠外地供应,适宜寒地栽植的李品种长李15、龙园秋李、龙园蜜李、九台晚李、牡红甜李和吉胜李等为抗寒性强且成熟期不同的优质李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可解决寒冷地区李果供应期短、供应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栽培李品种较多,如长李15号、长李17号、北方1号、吉红、吉晚桃、龙园秋(晚红)、九台晚李(晚黄)等。栽培面积逐渐增大,产量也相应增加,且李子的季节性强,货架期短,出现卖难。因此栽培李子既要选择优良品种,又要考虑到李子的成熟期,使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好,避免收获期过于集中,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红晶李Prunus salicina‘Hongjing’与其他19个李主栽品种的亲缘关系,揭示红晶李的遗传基础。从1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4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93条清晰的条带,其中84条具有多态性,占90.3%。通过POPGENE 32软件分析,红晶李与其他19个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215 5~0.734 8,其中与大石早生P.salicina‘Oishi Wase’间的遗传距离最近,遗传距离仅为0.215 5,而与槜李P.salicina‘Zuili’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距离为0.734 8。在本实验条件下,引物U811在1 000 bp左右有一条红晶李的特有条带,可作为它的特征带,表明红晶李具有其特有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导率法测定34个李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枝条组织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变化,供试李品种半致死温度范围为-26.19~-36.54℃,俄罗斯引进品种总体抗寒性较好,其次为地方资源品种,人工培育个别品种抗寒力相对较弱。抗寒力较强品种:龙园蜜李、俄2、俄13、秋甜李、巴彦大红袍、绥李3号;抗寒力较弱品种:矮甜李、吉林6号、大淡果、长李15、牡红甜李。  相似文献   

7.
李是寒冷地区具有早果、早丰、好栽、易管又抗南方品种冲击的高效益树种。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一系列早中晚熟优良品系中选出综合性状优良,市场售价高出同熟期其它品种,又受到消费者好评的李新品系8372,暂定名吉红。1选育经过该品系1983年用绥棱红为母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寒地李种质资源的虫果率调查和果实经济性状评价与测定,筛选出北国红、92-1-9、92-1-3等资源抗虫能力很强;孔雀蛋实生、公主红、实生李吉胜、春光早黄、326等资源抗虫能力强;晚红和吉胜是选育晚熟和大果品种的优异资源,春光早黄和大黄干核是选育黄色和早熟品种的优异资源,北国红、92-1-9、92-1-3是选育抗虫和红叶品种的优异资源;吉胜、春光早黄、晚黑是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资源,北国红是总酸含量较高的资源,跃进李、326、晚黑、北国红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脆红李(Prunussalina),树势中庸,肉质脆,味甜,核小离核,可食率96.8%,晚熟,耐贮运,抗逆性强,自然结实率高。嫁接苗定植3年后即投产,5年成年树株产15公斤左右。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脆红李在我省李树中成为产业脱贫的当家品种。正安县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达18600亩,但就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栽培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细致、树体和果实病虫害越来越重等问题。为提高种植水平,助力产业脱贫与乡村振兴,本文从脆红李高产栽培技术入手,讨论脆红李主要病虫害防治,希望可以实现高产稳产,让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0.
李是贵州中部的一种重要水果,其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品种相对单一,造成鲜果供应期比较集中;本研究主要对盘江酥李、盘江酥李早熟株系、盘江酥李晚熟株系、青脆李和脆红李五个不同成熟期李资源进行品质分析,以期为贵州中部地区李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李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和V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1.93%~13.10%、9.67%~11.88%、0.377%~0.58%、2.35%~2.87%。盘江酥李早熟系和青脆李较盘江酥李品质较差,脆红李和盘江酥李品质相近,盘江酥李晚熟系较盘江酥李品质好,因此,脆红李和盘江酥李晚熟系可在黔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3个李(Prunus)品种(系)的芽休眠和需冷量的差异及DAM基因表达与芽休眠的关系。【方法】调查统计了3个李品种(系)需冷量与萌芽率,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李的DAM基因进行鉴定,并用qRT-PCR对3个品种(系)李的DAM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阶段表达分析。【结果】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下“晚熟羌脆李”的需冷量均高于‘羌脆李’和‘脆红李’,且3个需冷量统计模型下‘羌脆李’和‘脆红李’的需冷量相同。鉴定了6个DAM基因(Pd DAM1、Pd DAM2、Pd DAM3、Pd DAM4、Pd DAM5、Pd DAM6),但花芽与叶芽内休眠期与内休眠解除期(需冷区间)高表达基因都为DAM5,且在休眠解除期DA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揭示了3个李品种(系)的花芽与叶芽需冷量的差异,筛选出与休眠解除最相关的DAM基因,结果为李芽休眠及熟期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黑宝石李”又名黑李,“玫瑰红李”又名美国玫瑰皇后李。两品种果大(单果重100~200克)、质优、挂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二李品种,占领我国水果市场,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栽培技术要点于下: 1.园地选择。两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海拔100~1900米范围内,均能良好地生长。因其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13.
杏李杂交新品种红天鹅绒李是目前国内极早熟李品种,不落果,无裂果,外观极艳丽可爱,果实耐贮运,是一个难得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生长势中等,萌芽率高,成枝率中等,当年生长枝平均长达80厘米,半开张,秋梢可形成花芽,来年可少量见果。适应性广,在长江下游能连年结果,市场前景广阔。镇江市象山果树所自日本引种红天鹅绒李已结果3年,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许荣华  李平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3-34,60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收集引进的李优良品种进行性状对比研究。根据树体生长量、果实品质、产量、成熟期和花粉等12个重要性状表现,对品种综合性状的优劣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早黄李表现最优,其次为红心李,金沙李和海里红表现一般,玫瑰李和本地紫李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5.
短枝特大果晚李新品种——秋红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吉林省公主岭地区李树品种资源中自然变异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于目前生产上栽……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调查广西李资源和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植株形态观察和果实性性分析,鉴定出广西35个李品种。依果实形态可分成“红皮黄肉”、“红皮红肉”和“黄皮黄肉”3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有些地方栽植绥李5号不结果或结果很少的问题,于2008-2009年对绥棱县和依安县绥李5号李园进行了实地产量和授粉树配置方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绥李5号的授粉品种不宜用其母本绥李3号,而应该用绥棱红、九台晚李、吉林6号、野生小李子等,否则不结实。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我国李子适栽区,李是黑龙江省果树第二大树种,种植面积约1.33万hm2,因此建立黑龙江省李标准化果园以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李园园址选在平地、坡地、山地均可,但土质以微酸性壤土最好。栽植品种应以黑龙江省育成的抗寒品种牡红甜李、矮甜李、绥李四号、龙园蜜李、龙园秋李以及秋甜李等为主,应选择高度1.2~1.5m、根系发达、李砧木的一级苗。坡地等高线定植,平地南北向定植,株行距(2.5~3.0)m×4.0m。定植前要做好挖穴和苗木准备。定植时间为秋季霜降前后和早春至4月中旬。定植后要做好土、肥、水管理,苗木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越冬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李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中国李品种海里红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其休眠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李种子去内果皮后,低温层积时间明显缩短;去种皮后,休眠可以被打破;2.石灰氮处理后,有利于李种子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带内果皮种子以20%石灰氮处理效果好。3.400mg/kg GA3处理带种皮种子,促进萌发效果最佳,5-30mg/kg不同浓度ABA处理去种皮李种子,不同程度地抑制种子萌发,其效应与浓度成正比;4.ABA  相似文献   

20.
为贵州酥李品种的种类鉴定做一佐证,选取沿河县砂子空心李和贵定县盘江酥李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有3条谱带,结合植物学形态观察,两者应为同一品种类型,但沿河县砂子空心李的B3谱带较贵定县盘江酥李的B3谱带宽而且色浓,这是否为二者间性状差异的特征谱带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