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至于近年来新兴的染色体 Giemsa 分带研究,用于麻类作物的则更少见。  相似文献   

2.
三广大劳动人民在发展麻类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对麻类作物的栽培技术累积了许多经验。但麻类作物种类多,栽培历史各有长短,生物学特征互有差异,栽培技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只能对共性的、主要的有关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个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相似文献   

4.
陈清奇 《中国麻作》1984,(2):26-28,48
广大劳动人民在发展麻类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对麻类作物的栽培技术累积了许多经验。但麻类作物种类多,栽培历史各有长短,生物学特征互有差异,栽培技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只能对共性的、主要的有关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个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孔明 《中国麻业》2004,26(4):198-202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麻业》1984,(4):1-4
我国麻类作物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阔,经验丰富。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红麻、青麻、龙舌兰麻(主要是剑麻)等,其中苎麻、青麻原产我国,大麻、黄麻我国是原产地之一。麻类作物的纤维具有拉力大,吸湿性强,散水、散热快,耐腐等优点,是纺织衣着、麻袋、制作绳索、渔网、纸张等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广告服务     
正《中国麻业科学》杂志于1979年创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为麻类科研、纺织、生产、教学服务。目前被评为"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  相似文献   

12.
苎麻属分类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宁 《中国麻业》2004,26(3):141-144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等著作和一些论文中有关国产苎麻属植物分类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并对《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中苎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18个产麻省(市、区)100多个县的麻类作物分布情况、种植面积、产量、种麻经济效益及麻类纤维的收获加工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表明,我国麻类作物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北到黑龙江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伊犁、东到浙江一带均有种植。我国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剑麻、大麻,另外还有野生大麻和罗布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种植品种70多个,常年种植面积33万多hm^2,纤维总产量50多万吨。加上油用亚麻、野生罗布麻、野生大麻等,我国麻类作物的总面积约166万hm^2,是我国宝贵的天然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作》1984,(4):1-4
我国麻类作物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阔,经验丰富。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红麻、青麻、龙舌兰麻(主要是剑麻)等,其中苎麻、青麻原产我国,大麻、黄麻我国是原产地之一。麻类作物的纤维具有拉力大,吸湿性强,散水、散热快,耐腐等优点,是纺织衣着、麻袋、制作绳索、渔网、纸张等理想的天然纤维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等著作和一些论文中有关国产苎麻属植物分类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并对<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中苎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麻类作物是人类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作物种类之一,其种类较多,适应性较广,抗逆性以及重金属吸收能力较强。文章综述了重金属对麻类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麻类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重金属在植株体内的分布、重金属胁迫下植株的生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了麻类作物在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利用的前景。笔者认为麻类作物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作物。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3年11月27日至28日,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主要由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及全国主产麻省(市)农业科研院校、种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其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正在酝酿中。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人。会议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熊和平所长主持,农业部、中国农科院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麻类所副所长臧巩固就全国麻类品种区域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接着召开了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会议,对全国麻类品种鉴定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正如熊和平所长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麻业科学》杂志于1979年创刊,系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是全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  相似文献   

19.
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科技研发概况,分析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建设性地指出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辟《麻类作物纤维分级检验讲座》专栏,特约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棉麻局检验处副处长王广鑫工程师撰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