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殖技术的革新是加快动物繁殖速度、缩短世代间距、巩固和提高优良性状的遗传力,扩大优良品种覆盖面的必要手段,它可代替传统的以人工授精为主的繁殖方式,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奶牛繁殖技术研究今后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提高繁殖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奶牛初乳与家畜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奶牛初乳的主要成分和采集方法,重点讨论了初乳在提高和改善家畜繁殖机能中的作用和应用。现有资料表明,使用奶牛初乳可激发产后母牛繁殖机能,预防产后产科疾病,治疗母牛繁殖疾病,改善母牛繁殖性能,并可用于家畜的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3.
李克东 《中国奶牛》2012,(16):48-52
本文从子宫保健、发情时间判断、直检子宫、输精操作、难孕症的诊治、生殖系统机能等几个方面全面概述了牧场实用的奶牛繁殖技术,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初乳与家畜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奶牛初乳的主要成份和采集方法,重点讨论了初乳在提高和改善家畜繁殖机能上的作用和应用。现有资料表明,使用奶牛初乳可激发产后母牛繁殖机能、预防产后产科疾病、治疗母牛繁殖疾病、改善母牛繁殖性能,并可用于家畜的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5.
1 制定牛群的繁殖指标 编制繁殖计划,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繁殖率应达到100%,产犊间隔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生产中,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此,各国对奶牛繁殖机理和繁殖管理技术的研究愈来愈重视。本文依据2012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主要从奶牛发情排卵调控理论与技术、精液生理与人工授精、不孕症防治、繁殖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奶牛繁殖技术与育种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繁殖技术与育种方案是奶牛科学中两个基础研究领域 ,对奶业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繁殖技术的发展对奶牛改良方案的影响很大。人工授精带来了后裔测定方案的闻世 ,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殖导致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出现。本文就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作简要介绍 ,旨在为推广和开发奶牛生产的高新技术 ,为促进我国奶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考。1人工授精与后裔测定方案人工授精是对动物育种方案产生主要影响的第一个繁殖技术。Rindel与Robertson1950年提出了后裔测定(简称PT)方案 ,以有效利用人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奶牛规模养殖场中奶牛的繁殖管理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加强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分娩的科学管理,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工作,提升奶牛的繁殖率,从而促进奶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产奶牛的繁殖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编者的话:不少奶牛饲养户,不断询问怎么样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问题,为解答询问,本刊在此期刊出刘崇立,门凤春二位先生的“高产奶的繁成熟障碍及对策”一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的繁殖障碍是兽医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 ,是造成母牛空怀的主要原因 ,直接影响着牛群的繁殖力。1 卵巢疾病的防治1 1 卵泡发育障碍卵泡发育障碍包括卵巢发育不全、卵巢静止及卵巢萎缩。除改善营养外 ,还应采取下述办法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10 0 0单位一次肌肉注射 ;FSH 2 0 0单位一次肌肉注射 ;维生素A 2 5万单位 ,维生素D 2 .5万单位 ,维生素E 4 0 0mg ,一次肌肉注射 ,7d1次 ,连用 2次。发情前 1d内服《加减八珍汤》 :当归、川芎、白芍、云苓、红花、党参、山药、阳起石 ,菟丝子、巴戟、补骨脂、小香、益母草、…  相似文献   

13.
1.缩短产犊间隔。产犊间隔是一项重要的繁殖指标。产犊间隔越短.奶牛一生所产的牛奶和产的牛犊也就越多.而治疗、育种和繁殖的投入越低。理想的产犊间隔、应为12~13个月。  相似文献   

14.
15.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不孕症的发病率亦提高,奶牛繁殖障碍是长期阻碍奶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二是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三是繁殖技术失误引起的。笔者把在十几年繁殖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奶牛繁殖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奶牛繁殖性能都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限制了全球奶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华中地区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统计分析了华中地区6 000多头奶牛与繁殖相关的生产性能,发现整体奶牛繁殖性能较差。奶牛繁殖性能降低与人们一味追求奶牛高产及长期忽略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有关。因此,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奶牛的遗传基础;在对奶牛生产性状选育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在使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的生物学新技术,以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1奶牛繁殖管理的重要性 “抓奶先抓配”要想让奶牛高产,必须抓好配种关,否则品种再好的奶牛产犊第二年产奶量也会急剧下降。对于一个牛场来讲,繁殖技术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牛群的生产水平,而繁殖水平的高低决不是做好某一项工作而奏效。只有不断改善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技术水平,以及与繁殖技术有关的各个环节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繁殖力受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如何提高奶牛繁殖性能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奶牛应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并从合理搭配饲料营养、准确检出发情奶牛、适时配种、加强妊娠期及分娩期的管理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其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据78头黑白花奶牛资料计算各个体近交系数,并分为12.50、6.25、3.125、1.5625和0%五个水平组,分别统计各组牛的初配日龄、1—5胎产后空怀期、产犊间隔、妊娠配种次数、分娩正产率、初生及一胎的体重体尺。各水平组均与0%组作方差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5%组牛的初生体重、体高、胸围、管围均显著较低,分别比非近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