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丰蒜一号"大蒜具有旱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旱、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是黄淮流域秋季种植薹蒜两用型大蒜的理想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假茎粗1.5~2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0.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叉;全生育期有12~14片叶,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抽薹,脆嫩味佳.  相似文献   

2.
"丰蒜一号"大蒜具有旱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旱、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是黄淮流域秋季种植薹蒜两用型大蒜的理想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假茎粗1.5~2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0.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叉;全生育期有12~14片叶,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抽薹,脆嫩味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毕节白蒜合理的拔薹技术,为毕节白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毕节白蒜进行摘薹和蒜薹伸长到7~10厘米时顶下不同叶开始拔薹处理,分析不同拔薹高度对白蒜的产质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蒜头产量以处理1(摘薹)最高,为721.36公斤/亩;处理5最低(第4叶开始拔薹),仅530.49公斤/亩。随着拔薹长度的增加,单只蒜头重依次下降,以处理1最高,为30.06克。蒜头、蒜薹总产值以处理2(顶下第1叶)最高,为5 127.43元/亩。根据蒜头、蒜薹的产质量及实际市场价格研究,最佳拔薹长度为顶下第1叶,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且总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1.早薹 1号该品种为薹、头兼用品种,其突出特点是:蒜薹、蒜头收获期早.植株 75~80厘米,蒜头外皮紫红色,9~10瓣,瓣紧,单鳞茎重约 20~30克.蒜薹长约 55~65厘米,蒜薹口感细嫩、味甜、品质佳.每 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 300~360公斤,鲜蒜头 750~1000公斤.每 667平方米用种量大粒 150公斤,小粒 100~125公斤 .……  相似文献   

5.
青龙白蒜具有早熟、生长势强、抗病虫害、耐贮藏、优质高产等特点。生长周期为260天,株高75厘米左右。蒜薹长50—60厘米,单蒜薹鲜重40—45克,抽薹率100%。平均亩产蒜薹850公斤,蒜头950公斤。  相似文献   

6.
范仲先 《农技服务》2006,(11):22-22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蒜头外皮红色,直径3厘米左右,单个蒜头重80~100克,每个蒜头5~6瓣,蒜杆下半部为红色,蒜杆、蒜薹均为实心,蒜杆断面为圆形,基部粗(直径)1.2厘米左右,株高80厘米左右,耐热、耐寒,生长势强。红皮1号为中熟品种,蒜苗、蒜薹、蒜头的生育期分别为3个月、4.5个月、  相似文献   

7.
<正>大蒜、玉米一年两熟套作栽培,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蒜头850公斤、玉米700公斤,每亩总产值3770元。栽培模式是:9月中下旬在宽3.6米的畦中种植18行大蒜,行距18.5厘米或25厘米(玉米套种行为25厘米),株距8厘米,每亩4万株。第二年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4月下旬5月初在蒜行内等行套种5行玉米,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3300株。9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8.
1.苍山大蒜 山东省苍山地方品种。薹粗,蒜头洁白,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脆嫩,蒜汁黏稠,抗病,高产,优质,一般秋播种植。宜作薹、头栽培,产品适于腌渍加工。苍山大蒜有3个品系:①“蒲棵”。株高80~95厘米,叶12片,鳞茎横径3.5—4.5厘米,单个重25-30克,6~7瓣,中熟,生长期240天,  相似文献   

9.
张弘 《新农村》2007,(1):14-14
1·薹用型大蒜——华蒜1号该品种由山东金乡地方品种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是现今较好的特早熟薹用型大蒜品种,比南方薹蒜早10天上市。它长势旺,抗逆性强,蒜薹肥而又长,美观,商品性好。白露播种,翌年清明前3~7天收获,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蒜薹900~1000千克,种用蒜头  相似文献   

10.
陈云华 《农家致富》2005,(13):27-27
徐州四季薹韭叶片直立、叶鞘较长,约9厘米,白色.直径0.5~0.6厘米.叶片长25~30厘米。在正常管理条件下,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抽薹,随着气温的升高,抽薹数量不断增多.一直可延续到10月份.薹粗约0.5厘米。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较高的丰产性,春季萌发早,在保护地条件下.扣棚后30~35天即可收割,一般每亩可收韭薹1100公斤,韭叶15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张弘 《农村百事通》2006,(15):32-32
一、薹用型珍蒜——华蒜1号该品种是山东省金乡地方品种的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是现今特早熟薹用型大蒜优选品种。该品种长势旺,抗逆性强,蒜薹肥长、均匀。白露播种,翌年清明前3 ̄7天抽薹收获。适宜我国蒜薹产区种植。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900 ̄10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1250公斤,种用蒜头300公斤。二、双用型奇蒜——华蒜2号该品种是一个蒜头、蒜薹产量都较高,集早熟、抗冻、抗病、优质于一体的双用型大蒜品种。该品种长势较强,根深叶茂,茎鞘坚硬抗寒,-16℃不受冻伤,好种易管。白露播种,翌年谷雨前8 ̄12天收获蒜薹,芒种前5 ̄12天收…  相似文献   

12.
一、茬口安排秋播时将田整宽1.9米的畦,10月下旬在畦中间及两边各留30厘米宽播幅,各播种2行大蒜,行距15~16厘米,株距6~7厘米,每亩播蒜种约70公斤,翌年5月采摘蒜薹,5月中旬收蒜头。种好大蒜的同时,在畦两脊各50厘米宽的播幅以及蒜间,全田撒播尖叶菠菜,1月份先采收大蒜播幅内菠菜,  相似文献   

13.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品种是利用大葱和苦瓜基因转入到普通大蒜体内而育成的一种多倍体转基因巨型大蒜,其蒜头单头重250~600克,最大的单头重达900克,可称世界大蒜王。其蒜苗株高60~160厘米,叶长35厘米,宽8厘米,8片叶,亩产蒜头2000公斤以上,单个蒜薹重50克,亩产蒜薹300公斤以上,可连续多年作种不  相似文献   

15.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现常年种植大蒜16.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年外销蒜苗3000万公斤、蒜薹7500万公斤、蒜头5500万公斤。彭州大蒜鳞茎外皮淡紫色或紫红色,品种分薹瓣兼用蒜(以食蒜薹为主,兼食青蒜苗)和无薹蒜(以食青蒜苗为主)两类,其蒜头包瓣匀  相似文献   

16.
大蒜,又名胡蒜、蒜,为百合科葱属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生产是大理州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常年播种面积近1.4万公顷。一般每亩(667平方米)产蒜薹200千克左右,蒜头2500~3000千克。因此,积极探索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当前农村大蒜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巨型大蒜多瓣白皮,茎秆直径5厘米,叶片宽厚,长0.7米,最长达1米,蒜薹挺拔壮观,长0.7米,单根重达350克,蒜瓣单个重20~30克,最大50克。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成球形,干燥后呈荷花状,易散瓣,单头有蒜瓣15~20个(不含蒜头部生长的一些小粒无性种子),单头重1000克,最重1500克,被誉为当今国内“蒜中之王”。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指标 实行一年三熟制。每亩产青葱4000~4500公斤,单株茎粗1.1.5厘米.株高50~55厘米;每亩产伏葱1800~2000公斤,单株茎粗0.6~1.0厘米,株高30.35厘米;每亩产秋葱3000~3500公斤,单株茎粗0.9~1.4厘米,株高40.50厘米。  相似文献   

19.
一、特征特性 美国无薹大蒜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平均每667平方米可产蒜头1700—2200千克。外皮有紫红色条纹,内皮浅紫色,蒜汁浓稠,辛香味浓,出干粉率高,是一种非常适宜加工蒜片,蒜粉出口的优良品种。其植株总叶数11片。鳞茎总瓣数15瓣,属多瓣型。蒜头大,平均直径6厘米以上,单个质量65克以上。不抽薹或薹极细弱。  相似文献   

20.
一、超高产特色品种 巨型大蒜为多瓣自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地区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秆直径5厘米以上;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义厚,长1米;蒜薹直径2厘米以上,长50~70厘米;单个蒜头重1千克,最大15千克以上;单个蒜头有20多瓣,多的达30多瓣;单个蒜瓣重10~20克,最大50克以上.巨型大蒜每667平方米产蒜薹1吨以上,产蒜头4000~5000千克.蒜头产量是普通大蒜的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