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的户籍,是指记载公民姓名、住所、亲属、出生、死亡等事项的行政文件。户籍的记载,对于确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等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根据对公民的出生和死亡的记载,可以帮助确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的时间,确定公民在某一时间内是否具有民事  相似文献   

2.
法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问答(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住所12.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答: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3.公民的定义是什么?答:我国《宪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哪些特征?答:①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内容非常广泛。1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于何时?答: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从出生开始的,到公民死亡时其民事权利能力终止。16.公民的住所指什么?答:公民的住所指公民生活和进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子女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这里所说的子女是无论年龄大小的。因此继承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它的取得条件是只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即可。而《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这也就是说,子女从出生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从而也就有权继承其父母的遗产。那么,如果在父亲死亡时,已经存在于母亲腹中的胎儿(遗腹子)是否有权取得对其父亲的遗产的继承权呢?依照我国《民法通则》对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母亲腹中的胎儿是没有权利能力的。因…  相似文献   

4.
王雅丽 《河南农业》2006,(12):42-43
农民工是在经济能力、诉讼行为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的人群。由于经济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的有无及其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能否真正实现.因此.人民法院有必要对此两种能力有严重欠缺的农民工实行司法救助.切实保障这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期将对公民的权利平等保护由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5.
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结构体系是培养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目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对于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结构体系因缺失合理的逻辑而呈现纷乱。从界定生态文明素质的内涵自然引出公民生态文明素质包括生态文明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能力的心理发展结构和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法律等的内容结构。两大结构交织形成了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系统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疫病对唐江南地区天宝末年到元和初年户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新唐书》与《元和郡县图志》关于江南地区户籍的记载,对天宝末年到元和初年间我国江南地区户籍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除了学者们以为有关史书记载数字不实外,当时流行于该地区的疫病导致大量人口死亡、迁徙。尤其是政府赈灾不力,加剧了疫民的迁徙,是造成户籍锐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年龄而规定其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或者无行为能力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低龄化犯罪逐渐飙升。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未成年犯罪占11%。  相似文献   

8.
对于如何保护胎儿的利益以及怎样界定胎儿的法律地位,一直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学研究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按此规定母体中的胎儿当然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在民事法律中只有《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可见我国现有民事法律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仅限制在继承这一范围内,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可谓凤毛麟角,本文通过浅析我国现行立法,并结合相关案例,来具体分析我国胎儿权益保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13,(6):7-7
民政部5月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规程明确,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应当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参加选举村民的多少决定,不少于三人,以奇数为宜。除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外,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也可参加选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户籍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户口在我国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东西。户口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得与失。户籍功能在我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 ,由登记注册功能衍生出许多其他功能 ,人们崇拜、羡慕城市户口 ,尤其是大城市户口 ,但近年来户籍功能又有向原有功能复归的倾向 ,户口对每个人的意义似乎不再象从前那么重要了。本文试图在剖析我国户籍功能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做一番探寻。一、户籍功能的异化户籍制度是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身份、亲属关系以及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现今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人口管…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胎儿受到损害得不到救济的案例很多,我国应采取列举保护主义的立法例,给予胎儿部分民事权利,为其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首先,立法机关应将胎儿法益保护的范围,例如继承权、抚养费请求权、健康权等民事权利予以确定化,这样司法机关才能避免法律适用的尴尬。其次,对于衍生出来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其赔偿范围、数额、行使方式应在《侵权责任法》中做出标准限定。再次,公民要提高维权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尽量选择公力救济,以更好地保障胎儿权益。  相似文献   

12.
王辉 《湖南农业》2005,(4):26-26
17.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答: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8.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几类?《民法通则》对此具体怎样规定的?答: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与胡某前年离婚,儿子10岁随其母胡某生活。今年3月,我得知儿子被前妻改姓胡之后,十分气愤。我觉得,前妻胡某未经我同意,擅改儿子姓氏的做法是不对的,我欲通过法律程序恢复儿子原来的姓氏。请问,我的请求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读者张尚德张尚德读者:姓名是公民用以确定、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符号。子女出生后,由于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其姓名由其父母来确定,作为姓名重要组成部分的姓氏,自然也由其父母确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2条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据此可知,我国法律对于子女姓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29.什么是法人?答:《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30.法人具有哪些特征?答:法人具有以下3种特征:①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②法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③法人有独立的民事权利、义务、责任。31.法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答:《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4个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2.法人共分为几类?答:法人分为4类,即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33.什么是法定代表…  相似文献   

15.
正问:我的叔叔60多岁了,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因而一直非常疼爱我。他欲与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协议规定由我给他养老送终,将来他的房产和存款都由我继承。为了防止其他亲戚有异议,叔叔让我暂时保密,说等他死了再把我们的协议公开。请问,秘密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效吗?读者刘超答: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确定遗赠与扶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我国《继承法》第31条中"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  相似文献   

16.
对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我国民法规定了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但二者毕竟有别,不能等量齐观。制度的设计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否则,所制定的法律在理论上陷入自相矛盾,在实践中无法操作。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却忽略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25、36、37条,消除其中的弊端,协调法律之间的冲突,更好地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充分体现民法的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辉 《湖南农业》2005,(10):26-26
48.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是什么?答: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迁徙自由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这项权利不是自动出现的,而是经过斗争逐步实现和完善的。我国实行迁徙自由是融入国际社会法治文明、民族再融合及国家战略安全、农业社会迈进工业社会门槛、赋予公民用“脚”行使管理实务和追求幸福权利的必然要求,并且具有法律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因此必须尽快修改宪法,将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以居住证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迁徙自由权实现的途径;改革户籍制度,制定专门的户籍法落实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侵权的新型侵权行为,环境污染侵权一方面侵害了公民的传统民事权利,另一方面也侵害了公民的新型环境权。传统侵权救济机制在环境救济方面的失灵以及村民环境知情权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农民环境权利得不到救济的重要原因。构建包括基层组织调解、环境公益诉讼、风险救济机制等在内的多渠道新型环境侵权救济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侵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由之路。在对山西省太谷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治理体系、主体行为能力、社会认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提高农村集体产权主体行为能力和促进集体产权的社会认同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