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水平高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全面竞争的关键所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革命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对中国农业、粮食等问题,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地提出: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  相似文献   

2.
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绿文化协会、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和中国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18—2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共80余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交流论文近40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交流更加激烈,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这在给文化带来崭新维度的同时,也带来一定困扰。在这个席卷全球的多元文化浪潮中,中国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在我国不断进行的社会改革中,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构建文化共识是必由之路,当然这对社会改革也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动力;与之同时,科技文化交流又是涉及2个或多个文明体系之间的接触与碰撞,包括了相当丰富的内涵,涉及这些文明体系众多的层次与方面,因此,从不同角度关注历史时期的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助于推进科技文化交流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要发展必须要以科技为先导。目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科技含量更高,科技主导作用更强。根据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1989—1991年),对京津沪三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对比与分析,以期为将来制定我市农业科研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每遇到适合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大环境,或相应的重大措施,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取得革命性的进展,并持续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出现结构性的跃进。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使农业生产率全面巨大的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了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告别中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经历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居全国工业增幅最高地位,开拓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趋势探讨沈阳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较量更为激烈,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景壮观,任务繁重。所有这些,对已经初具规模、基础又比较薄弱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既是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世纪 ,中外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接触和交流。尤其是正在实现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 ,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相应转变。消费行为正在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期较单一的实用性消费向知识经济时代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审美消费过渡和提升。2 1世纪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格局更使得中外文化交流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其微观组织、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世界文化的多元语境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受到…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的经济重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极度的社会动荡,“无月不战”。“兵难日起,州郡鼎沸,效境之内,民不安生,捐弃居产,流亡藏窜”,“是时天下户口耗减,十裁一在”,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普遍现象。战乱之中的北方人民,为躲避兵祸,就大量的向相对安静的南方及北方边境地区迂徒。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动,为迁入地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管理经验,使这一时期南北农业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本文从南北各地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传播、农田水利的发展等微观层面,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少数民旅的封建化等宏观层面入手,以期勾勒出南北农业文化在这一时期的交流和发展,并对这一时期农业文化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作一探索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对策(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中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给予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关注。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导致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中国农业科技始终在低水平层次上徘徊,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一、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每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3,(3):130-134,174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12.
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步发展。科技是推动农村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的强大动力,对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农业科技对农村的推动作用,就要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适合各个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进步,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给工业带来了福音,更是给我国的农业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福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逐渐走向一个正轨,我国对农业的科技的发展和支持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农业的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农民不仅仅减轻了劳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虽然我国在支持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但是在推广之中也是有不少的问题出现,这些都给我国农科科技的进步造成了阻碍,本文通过写中国农业的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如何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做出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朱斌 《吉林农业》2010,(1):91-92
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内涵,探讨了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目标、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若干建议。以农村经济需要为出发点,阐述“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秦汉时期,南方农业技术的特点是“火耕水耨”,这显然是比较落后的耕作方式。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兼并和争衡的局势。为了富国强兵,魏、蜀、吴都在竭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东汉末年以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其中有不少知识分子和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和手工业劳动者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带到了江南,从而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汉末三国,江西隶属于孙吴政权,是孙吴集团与魏、蜀争衡的战略要地。孙吴集团对江西异常重视,从经济到文化,都进行了大量的开发。西晋统一之后,北方经济由于三国战乱而遭破环,大量人民继续南迁。到东晋时期,东南便开始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江西的农业科技也就在这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制度。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世界农业及农业科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农业文明一直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另一方面从更深层 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农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 展阶段。换言之就是将科技引入农业发展,使农业科技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运用,以增强我国的农业发展水 平,进而繁荣我国的农村经济。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核心,进行深入的研究。文中所引用的事例都 为福建省内A 市农村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新的形势对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江泽民同志最近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在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中日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斌 《农业考古》2004,(3):125-133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具有极为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而秦汉时代,无疑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因此,对秦汉时期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一直是两国关系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具体到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方面,学术界的探讨也是热潮迭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稻作起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强大的时期,在对外开放方面,都留有自己的光辉记录,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