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茶叶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要求,广大茶区通过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茶树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与普及,不仅鉴定、推广了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鸠坑大叶种等地方良种,而且也选育出许多新品系、新品种,有些新种通过比较试验或广泛试种,已被证明是能够广泛适应与具有推广价值的良种。为了适应我省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先推荐下列几个优良品种,以供引种与试种。  相似文献   

2.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3.
王旭 《茶叶通讯》2006,33(4):24-26
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最根本途径,茶叶科技工作者历来重视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与繁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阳 《茶叶通讯》1992,(2):22-25
茶树种质资源是供茶树品种选育和进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它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材料、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近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研究都集中在以提高茶叶品质为中心的内容上,而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茶树良种的选择标准和扩大良种的普及率。解放以来,我省的茶叶科技人员,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群众性的我省茶树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了研究利用,并取得了一些富  相似文献   

5.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发展“二高一优”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据测算,我国茶叶生产增值的技术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要占20%以上.随着茶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叶的用途也在不断拓展,茶已不仅仅是解渴生津的饮料.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茶叶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茶叶产品结构.茶树育种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育种目标,更好地为茶叶生产服务.本文从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就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1983年7月下旬,浙江省农业厅在宁海县召开了茶树良种生产座谈会。来自全省24个地县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农大茶叶系等有关单位的40余位代表畅谈、交流了各地茶树良种发展的情况与经验;讨论、研究了今后茶树良种生产的方针与措施;品评了良种制作的茶叶;参观了当地良种母本园和繁育基地。代表们认为,近年来本省茶树良种生产是有成绩的。选育和推广了迎霜、翠峰、劲峰、龙井43、碧云、浙农12、浙农21、浙农25等十几个新品种;提纯复壮了鸠坑原种;各地区及重点产茶县、国营茶场建立了良种选育、繁殖  相似文献   

7.
只要你走进潮州 ,那随处飘溢的缕缕茶香 ,无不让你感受潮州人民的厚意深情。茶叶是潮州的传统产业 ,著名的凤凰单丛茶 ,以其独具的自然花香声誉远播 ;后起之秀的岭头白叶单丛茶 ,量质兼优 ,声名弥弭。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以来 ,茶叶作为特色农业的龙头产业 ,各级政府给予充分重视 ,不断注入新的科学技术 ,提高科技含量 ,推进新层次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潮州茶叶生产的发展 ,是茶叶科技进步的体现。挖掘、开发、选育高香型单丛茶树品种 ,使茶树良种不断出新 ;将改造老劣茶树与更新茶树良种有机结合的茶树嫁接换种技术 ,开拓了老茶园改…  相似文献   

8.
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茶区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省茶树栽培地域广(除东山、平潭两海岛县外,县县(市)产茶),茶树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经验丰富,茶树良种多(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21个),茶类较齐全,名优特产品多且销售量大等特点,为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为总结群众的茶叶生产经验,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工作,建所七十年来,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我所开展了二百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四十多项获奖成果.回顾我所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存和系统研究利用品种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加速实现全省茶园良种化,江苏省农林局召开茶树品种和茶叶生产座谈会,研究修订了全省茶树良种工作方案;讨论落实了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实施计划;总结交流了今年春、夏茶生产以及秋、冬季生产的打算。茶叶生产是多种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茶树良种是实现高  相似文献   

10.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栽培的周期长达数十年,所以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显得十分重要。生产中选用茶树良种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丰富茶类品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的开  相似文献   

11.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名优茶的迅速发展,茶农对茶树良种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不断选育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品种来满足茶叶发展的需求。围绕这个指导思想,江西井茗茶叶有限公司与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以江西地方良种资源黄金菊为母本(早),安吉白茶作父本(6),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而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选育茶树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搞好茶树保护,是茶树栽培育种的三个方面。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使这三方面得到了有力的配合,从而不断获得优质高产的制茶原料,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选育良种是选择和改造内因;改进栽培技术和搞好茶树保护是研究和改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三者比较起来,选育良种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是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内在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无性系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发展名优茶的前提,是实施采茶机械化的条件。所以,推广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良种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省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工作,9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18个,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300hm2,比1991年2460hm2增长24倍。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与茶园总面积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57%上升到1998年的1098%。1 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纵深发…  相似文献   

15.
选育高香优质的茶树良种,以调整优化茶叶品种结构,丰富茶叶花色品种,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需要.笔者经20多年的选育研究,从大红袍、铁观音、肉桂、黄棪等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4个高香优质乌龙茶与绿茶兼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瑞香,并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和2003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现将新品种比较试验与区域试验等选育研究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茶树新品种——湘安2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选育概述安化,不仅是我省的主要产茶县之一,而且也是全省茶树品种资源的宝库,著名的云台山大叶种群体,在1965年就被认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省茶叶研究所选育推广的茶树良种槠叶齐和湘波绿,以及湖南农学院选育的新品种东湖早等,都是从安化有性群体品种中,通过单株分离,扦插繁殖选育而成的。安化茶树品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产稳产,质地优良,适应性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爱芹 《中国茶叶》2003,25(3):12-14
1. 优势因素①区域与资源优势自然资源属于初级要素。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区地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而其他几个主要产茶国均位于热带地区。我国茶区广阔,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茶树种质资源,从自然资源因素这类初级生产要素来看我国茶业有自然垄断优势。②科研与人力资源优势我国现有专业从事茶叶研究的机构15个,另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这是其他几个主要产茶国所不具备的。几十年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树良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综合…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选育推广适应性强高产优质茶树良种,是提高我国茶叶单产与品质的有效战略措施。 我省镇江、南京及苏北现有茶园面积十万余亩,茶叶产量仅六万担,平均亩产干茶几十斤,低于全省平均亩产40%,只有太湖茶区。(苏、锡、常)平均亩产的一半还不到。因此,选育适应性强的高产茶树品种,使镇、宁、扬等种茶条件差的地区有个当家良种,有效的提高这些地区的茶叶单产,是我省茶叶生产迫切需要解决课题。 二、选育经过和研究方法 “锡茶5号”是从宜兴种中单株选择分离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九五”茶叶科技生产发展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月荣 《茶叶》1995,21(4):9-11
从浙江省茶树栽培、茶叶初制和深度加工发展论述了科学技术对茶业的作用;分析了浙江省茶叶科学研究和生产的优势及差距,提出以茶树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苛叶浓度加工和茶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茶树萌发调查控技术推广、茶树生物学和生态学资源开发以及机械采茶技术的推广作为“九五”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洞庭碧螺春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茶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2002年12月,洞庭碧螺春茶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当前洞庭碧螺春茶产业存在良种普及率低、茶园单产低、茶叶产品品质参差、加工技术传统、假冒产品泛滥等诸多问题,影响碧螺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茶树品种缺乏特色,茶园良种普及率低是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茶树良种选育和推广更新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