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286份梨材料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变异分析.在8个酶系中共检测到19个清晰位点和82个等位基因,19个位点均为多态位点,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为6,体现出梨属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居群具有特有等位基因;通过82个等位基因可以将286份材料完全区分开,表明等位酶基因型指纹可用作梨品种区分与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概述等位酶的概念、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以及发展历史,简要介绍近年来等位酶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等位酶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稳定的基因组标记,可以对种群的遗传学结构作出估计,测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等位酶分析技术是研究天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红皮云杉等位酶群体遗传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皮去杉(Picea koraiensis)分布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2个群体(含170个单株种子的1042粒胚乳和300粒混合群体的胚乳)进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11个酶系统21个位点中约有27.2%的基因位点是多态的,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15.2%,84.8%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红皮去杉群体等位酶多态位点的比率在去杉属中处于较低的水平,群体间的分化与去杉其它树种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红皮去杉遗传改良工作在充分利用群体间(种源)变异的情况下,应加大红皮去杉群体内及个体选择的力度,以创造出更加优良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东乡野生稻等位酶位点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东乡野生稻 9个天然小群体进行了 15个等位酶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东乡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9个小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 (P)为 2 8.2 % ,等位基因平均数 (A)为 1.30 6 ,预期杂合度 (He)为 0 .2 34;小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不高 ,基因分化系数 (Gst)为 0 .0 12 ,等位酶测定的总变异中 ,1.2 %来自小群体间 ,其余的变异 (98.8% )来自小群体内。这些结果可以为东乡野生稻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丁香天然群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丁香是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木。为了解掌握其种质资源现状,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构,对所采集到的紫丁香4个天然群体进行了等位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从28个酶系统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的酶系统,标记了8个多态性基因位点、22个等位基因。种级水平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781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243 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61 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44 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71 6,固定指数F均值为-0.047 1(偏离0值),平均遗传分化度GST为0.084 5。基因流Nm=5.776 3,表明遗传漂变未成为刻划群体遗传结构的主导因素之一。各群体的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值为0.872 0,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39 2;群体间遗传距离的非加权算术平均聚类方法(UPGMA)的分析结果,将自然分布区内的紫丁香4个群体分为两组,北部群体聚为同一组,五老峰独立为一组,与其地理分布格局大致吻合。多个等位基因位点与群体环境因子相关显著,表明这些多态性酶位点具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等位酶技术对漳浦、连江和温州3个地理群体的中国鲎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6个酶系统的10个位点中有6个为多态性位点,共获得21个等位基因;大部分位点在3个群体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5,观察杂合度为0.456,期望杂合度为0.306,香侬指数为0.486,表明中国鲎的遗传多样性较高;F-统计量(FST)平均为0.0475,表明中国鲎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遗传一致度平均为0.969,遗传距离平均为0.0315,表明中国鲎群体间遗传分化较低;基因流平均为5.0120,显示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由此认为3个群体属于同一个繁殖群体.在进行鲎物种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对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1 591份亚洲栽培稻14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和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47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共24个,占51.1%;基因频率在0.05~0.95的18个,占38.3%;基因频率高于0.95的有5个(Amp1-1、Adh1-1、Icd1-1、Est1-1和Est5-1)。1 591个台湾品种共有182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Est9-null仅存在于3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Amp2、Cat1、Pgi1、Est2和Pgi2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如遗传转化在植物育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李属植物遗传转化研究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组成、生长调节因子和培养条件等对李属植物遗传转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转化的关键问题,最后对将来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野生荔枝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荔枝是荔枝的野生群体,它具有多种优良的园艺学性状、丰富的植物学性状及DNA遗传多样性、很好的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基因源和土壤适应性,是荔枝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是荔枝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野生荔枝表型多样性、等位酶水平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几个百合品种遗传亲缘关系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9个等位酶系统的14个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资料对8个百合品种的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作了探讨,聚类分析将8个品种正确地聚类成为3个不同来源的杂种系即麝香系、亚洲系和东方系,同时表明了亚洲系与麝香系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中国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更好地明晰不同来源中国李栽培品种的多样性、遗传结构差异以及与同域近缘种的关系,将有利于明确中国李驯化扩散历程以及近缘种在栽培驯化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中国李地方品种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利用均匀分布于基因组的22对SSR分子标记,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48份种质进行基因分型,其中包括38份不同来源的中国李种质、10份变异类型或近缘种。通过GenAlEx 6.41软件评估22对SSR引物的多态性,对参试种质按不同来源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48份材料的树状聚类分析图;并根据贝叶斯模型的Structure 2.2软件分析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差异。结果 基于48份供试材料的数据,22对SSR引物等位变异范围为3—21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3.54个;总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其中有51.8%的等位变异属于稀有等位变异。在不同居群间进行比较,根据平均有效等位变异(Ne)、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可以看出,南方品种群的多样性最高,其次为东北品种群;而杏李的多样性最低,且明显低于华北品种群。通过分子方差分析,认为中国李的多样性有6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仅有3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间。基于遗传分化系数和Nei’s遗传距离的数据比较,认为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同时不同地理来源种质间存在适当的基因交流。树状聚类分析暗示国外育成品种与我国南方品种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华北品种群与杏李关系密切;东北品种群与乌苏里李关系紧密。群体结构分析可以将栽培中国李种质资源划分为南方小果脆肉品种群、南方大果品种群(包括国外育成品种)、华北品种群和东北品种群。结论 我国南方地区中国李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按东北品种群、国外品种群、华北品种群顺序依次降低。东北品种群为了提高适应性融入了乌苏里李基因;杏李是从华北品种群中高度驯化后的特化类型,且该类型通过无性繁殖保存了其高度杂合性状态。我国南方江浙地区的大果型种质对国外育成品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华北生态群普通杏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在不同地理来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和群体结构差异。【方法】应用21对SSR引物对67份华北生态群普通杏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21个SSR位点在67份华北生态群的普通杏材料中共检测出301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8—24个,平均为14.33个。每个位点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变异范围为0.65—2.67,平均为1.934。通过不同地理来源间比较,发现来自西北黄土高原区域的杏种质多样性丰富,拥有较多的等位变异。不同地理群间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各地理群体拥有各自特有等位变异。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2.2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将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划分为7个组群,且不同地理来源的材料均被划分到3个或以上的聚类群体。当K=4时,除仁用杏外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可以划分为西南亚群、华北平原亚群和东部丘陵亚群(包括山东丘陵地和辽南丘陵地的普通杏)3个亚群,与传统生态亚群划分相似。【结论】华北生态群普通杏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来自于西北地区的普通杏多样性最为丰富,有较多的变异类型。仁用杏种质遗传基础狭窄,但具有较多的特有等位变异和独特的血缘关系。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可以划分为3个亚群,但地理来源相同的种质不一定属于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14.
野生樱桃李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樱桃李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7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发现,野生樱桃李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且大多变异极显著;通过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将8个天然群体分为2组,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4个表型变异最大,生态环境是造成野生樱桃李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新疆欧洲李种质类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运用 ISSR分子标记对5个类型共30个单株的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的16条引物共扩增出317条带,其中有多态性条带246条,占扩增总数的77.60%。供试单株的 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666,平均 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3991,遗传相似系数多在0.5552~0.9968之间,表明新疆欧洲李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719处30株供试欧洲李被划分为3个大组,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一组、塔城酸梅和塔城槟子一组、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一组,而在相似系数0.949处,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又分为两个小组。[结论]伽师酸梅与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很近,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与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野生樱桃李天然群体果实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个天然群体的野生樱桃李的14个果实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的果实性状存在极丰富变异,天然群体间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3%~38.9%,天然群体内为5.6%~20.3%,通过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将8个天然群体划分为4组.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相似文献   

17.
李品种花粉对杏李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莫尔塔尼、秋姬李、红心李、辽宁1号和安哥诺5个李品种花粉对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的自花授粉坐果率均为0,说明两品种自花不实,属异花结实果树。用莫尔塔尼、秋姬李、红心李的花粉为风味皇后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1.67%,8.33%,5.83%,均极显著高于风味皇后自花授粉的坐果率,且均能达到生产上要求的产量,认为上述3个李品种均可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而辽宁1号和安哥诺2个李品种为风味皇后授粉,莫尔塔尼、秋姬李、红心李、辽宁1号、安哥诺5个李品种为恐龙蛋授粉,坐果率均为0,认为辽宁1号和安哥诺2个李品种不能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莫尔塔尼、秋姬李、红心李、辽宁1号、安哥诺不能作为恐龙蛋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当归属植物资源,并系统阐述了RAPD、ISSR及ITS等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当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当归属的科学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