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得到防治香蕉叶斑病的3种化学药剂组合和1种生物农药组合。复配药剂12.5%腈菌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40%氟硅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和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2年的田间防效均在71.6%~75.7%,显著高于1%中生菌素水剂+4%枯草芽胞杆菌水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3.
桃儿七叶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Wall.exRoyle)Ying]属于小檗科、桃儿七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痛及气管炎等症。群众还用它沤制农药杀虫。1880年Podwyssotzkii从美洲桃儿七的树脂中分离出鬼臼毒素,现已证实鬼臼毒素具抗癌活性。以鬼臼毒  相似文献   

4.
正金叶女贞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引起。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条,以菌丝体在植株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枝叶接触进行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等侵入寄主,潜育期一般在10~20 d。26℃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18~27℃则是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金叶女贞叶斑病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和10月是发病高峰期。一般上年发病严重的地块,下年发病也比较严  相似文献   

5.
6.
刘峰 《湖北植保》2003,(4):25-25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麝香石竹 ,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花形、瓣形 ,颜色繁多。有“十样锦”之称 ,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 ,种植面积扩大 ,香石竹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使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大为降低 ,目前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有 :叶枯病、灰霉病、病毒病、煤污病等。1 香石竹叶枯病 (黑斑病、枝枯病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部 ,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初在叶上出现前绿色水渍状小点 ,后期病斑半圆形或椭圆形 ,中央变为灰白色 ,湿度适宜时产生粉状黑色霉层。茎杆染病 ,多从分枝处及采摘产生的伤口…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富顺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4 000 hm2左右。褐斑病和黑斑病发生相当普遍,为害较重。因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又统称花生叶斑病。叶斑病一般在初花期开始发生,至收获前 20 d左右达到高峰。发病重的,花生叶片大量脱落,籽粒不饱满,一般减产 20%左右。防治花生叶斑病,原常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等,因使用多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防病效果差。为了筛选新的高效防治药剂,笔者于 2 000年用江苏辉丰农化股份公司生产的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商品名为禾果利,下称 )进行防治花生叶斑病对比试验,取…  相似文献   

8.
黄君章  王英 《植物医生》2003,16(6):23-24
香蕉叶斑病是由真菌侵染所致的传染病,主要为害香蕉叶片,包括黄条叶斑病、黑条叶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其中以黄条叶斑病发生较普遍且严重。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在浦北发生蔓延,发病十分严重,香蕉成熟时已基本没有青叶,甚至有些香蕉还没有成熟,叶已全部枯黄,产量低,种植香蕉的经济效益差。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还不  相似文献   

9.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治试验郑明祥胡盛根胡务义(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317007玉米叶斑病是玉米上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淳安县是一老病区,常年种植玉米13万亩左右,发病8万余亩,约占总面积的61.5%。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病害损失达170余万公斤。因此,我...  相似文献   

10.
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东北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加重。特别是细菌性叶斑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时常发生,并已经成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爆发.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仅牡丹江市受害面积就达10多万hm^2.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其中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7.27万hm^2.绝产面积达到0.7万hm^2,大豆平均减产2~3成,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2005年虽然未构成威胁,但局部地块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1.
杨树幼苗黑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白城市小叶楊、小青楊、中东楊幼苗黑斑病是由Marssonina populicola Miura.侵染所致。接种試驗証明該菌是通过气孔侵入寄主,潛育期3—4天。小叶楊、小青楊等发病最重。加拿大楊、新生楊、里普楊則具有抗病性。病菌孢子能在病残叶上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来源。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最高为31℃。最适相对湿度为93—100%,最低为83%。病害在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峯。高温高湿的天气蔓延最快。在播种前一周用0.5%高錳酸鉀或0.4%硫酸作土壤消毒和在苗期用0.4—0.8%的代森鋅或0.6—1.0%波尔多液药剂噴雾有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参黑斑病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参黑斑病原菌生长发育温度幅度是5~30℃注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在pH为4~12之间培养基础上生长良好,但以pH6为最佳.各光照处理对菌落的形成影响差异不显著,在紫外灯连续照射下孢子形成量最多,经紫外灯,日光灯处理都可促进分生孢形成.该菌在PDA、参根煎叶、大米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参根培养基有促进病菌生殖生长的效能。病原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以淀粉为最佳,麦芽糖次之.氮源以谷氨碳最好,其次是硝酸钠.微量元素以锰、钼对菌丝生长有利,铜、锌不利于菌丝发育.  相似文献   

13.
茄链格孢培养滤液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表明,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培养滤液中存有抗菌活性物质。采用改进Bartels-keith方法对该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并进行抗菌活性跟踪。对纯品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及1H-NMR、13CNMR、1H,1H-COSY及DEPT光谱解析,证明该物质为交链孢酸(Alternaric acid)。离体试验结果表明,0.1μ g/ml交链孢酸对Botrytis cinerea,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4.3%和73.6%。M.I.C值≤ 100μg/ml。500μ g/ml交链孢酸对B.cinerea分生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可明显抑制孢子萌发后芽管的伸长,≥ 10μ g/m l时可完全抑制S.sclerotiorum菌核萌发。活体试验表明,500μg/ml交链孢酸对黄瓜灰霉病和油菜菌核防治效果分别为82.7%和83.3%。  相似文献   

14.
芸苔链格孢菌种内和链格孢菌种间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不同种和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不同菌系的10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F-PAGE)和TL紫外扫描分析。试验发现,链格孢菌种间酯酶同工酶的扫描结果差异比种内菌株间要大;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芸苔链格孢菌的酯酶同工酶扫描结果表明,白帮菌系和青帮菌系间的差异大于各菌系内菌株的差异,说明白菜青帮菌系内和白帮菌系内各菌株间各自的同源性较近。可见,IF-PAGE技术可用来鉴定病原菌的致病小种和菌系,也可用来研究病原菌的致病遗传机理。  相似文献   

15.
柳东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3):271-273
 本文对引起大叶黄杨严重落叶的双花针线虫(Paratylenchus dianthus)进行形态描述。该线虫在重庆地区以成虫越冬,成虫雌雄数量比为8:1,1年发生3代。对15种植物进行寄主范围的接种试验表明:除寄生大叶黄杨外还寄生在杜鹃和桑上。药剂筛选试验结果:10%益舒宝颗粒剂,2g/株对大叶黄杨1年生幼苗防治效果93.1%,而10%克线磷颗粒剂2g/株,防治效果为75.5%。  相似文献   

16.
17.
 1988年,白菜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和A.brassicicola)曾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突然暴发流行成灾,造成很大损失(李明远,1991)。  相似文献   

18.
大批量生产百日草链格孢菌孢子的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光照、菌丝体粉碎、培养基等因素对百日草链格孢菌孢子形成的影响,试图探寻大批量生产该菌孢子的条件和方法。结果显示,低氮培养、近紫外光照射、适当适时的菌丝体粉碎能诱导百日草链格孢菌形成大量的孢子。在上述条件下,应用液体发酵培养菌丝体,结合固体培养诱导孢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苹果霉心病菌在芽中越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果霉心病是四川省苹果生产区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危害严重时果实采收期发病率可达70-80%,并能引起贮藏期的果实腐烂。我们曾对其病原作过研究,发现交链孢(Alter-naria spp)占61.8-68.1%,A.alternata占整个交链孢的85%。  相似文献   

20.
人参黑斑病流行发生期及参籽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2-1983年在左家地区调查人参黑斑病情、孢子捕捉量,结合有关的气象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明确了病情指数与孢子捕捉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8722;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均气温X1及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降雨天数X6建立预测当年初发病时间Y1的模型为:Y1=-26.68+2.07X1-0.25X6±0.0745;依据初发病时间XⅡ1及7月至8月上旬均湿度XⅡ4建立预测当年病害出现高峰时间Y2模型为:Y2=9.0495+0.336XⅡ1-0.0359XⅡ4±0.0089:另据初发时间XⅡ4及7月至8月总降雨量XⅡ2建立的预测模型:Y3=5.514+0.4575XⅡ1-0.0013XⅡ2±0.0586。上述模型数学检验合理,经实测数据证明模型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参籽产量Y与病情指数相互间的曲线回归:Y=25.54e-0.4060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