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碳铵作底肥、草木灰作底肥、辛硫磷垄面喷施、草木灰叶面覆盖四种生物化学处理对烟株进行了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措施对烟叶的生长长势、产量、产值及化学成分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均能提高还原糖及总糖含量,促进钾的吸收,改善上部叶的品质.碳铵作底肥可有效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四种措施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赤星病的发生和金针虫、蚜虫的危害;辛硫磷的施用能较显著减少赤星病的发生和气候斑的产生:除碳铵处理外,其他处理均降低了花叶病的发生;碳铵作底肥明显降低了蚜虫的危害.辛硫磷处理对产量、质量及病虫害的防治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可在兴山烟区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5个不同施肥模式,观察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获得的产量依次为底肥+三次追肥>底肥+二次追肥>底肥+一次追肥>一次性施肥>不施肥(CK)。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地基本情况地点:北镇市青堆子镇六台村作物:黄瓜品种:80-3土壤质地:中壤肥力等级:中等肥力2试验处理处理1:农户施肥(底肥﹢追肥);处理2:底肥中减少20%氮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处理3:底肥中减少20%磷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处理4:底肥中减少20%钾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白色细粉状结晶,有强烈的氨臭味,碱性、速效性肥料,易溶于水,一般较稳定,当气温在30℃以上及受潮时极易潮解结块.在储存及施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受潮,以免散失养分,碳氨宜作底肥或追肥,不宜作种肥或叶面肥.  相似文献   

5.
<正>在玉米生产中,施用化肥多采用底肥、追肥相结合的方式。用缓释肥作底肥的品种、类型较多,效果差别很大,农民很难掌握施用种类。本文通过3种玉米缓释肥的比较试验,明确了不同种类的玉米缓释肥的施肥效果以及不同的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设计(一)试验材料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南乐  相似文献   

6.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川荞2号表现较好,春苦荞秋播密度12万苗/亩或24万苗/亩,施45 kg/亩复合肥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6(川荞2号、开沟条播、12万苗、45 kg复合肥作底肥、5 kg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71.8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7.
<正> 常用的氮肥有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等,现分别予以介绍: 一、碳酸氢铵(NH_1HCO_3) 1、性质:碳酸氢铵简称碳铵,俗称“气肥”。主要成分为铵和二氧化碳。含氮量17—17.5%。为白色粉沫或细粒结晶,有刺鼻熏眼的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自行分解。施入土壤后溶解速度快,易被作物吸收,不留任何杂质,不产生不良影响。碳铵化学性质不稳定,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分解为氨、二氧化碳和水,导致氮素的挥发损失。 2、施用及注意事项: 碳铵宜作底肥、追肥及种肥施用。作底肥应结合翻耕施入,深12厘米以上,每亩35—50公斤,要随  相似文献   

8.
春、秋马铃薯氮肥运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进行多点氮肥运筹试验,以明确春、秋马铃薯对氮肥的需求特性.结果表明:底肥和追肥对春马铃薯产量影响都很大,合理追肥的增产作用效果明显;底肥对秋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而追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说明春马铃薯的氮肥运筹应在重视底肥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追肥的使用,而秋马铃薯的氮肥运筹则要重施底肥,慎用追肥.春马铃薯的推荐施氮方案为公顷施纯氮69~171 kg,追肥比例为33.2 %~62.0 %;秋马铃薯的推荐施氮方案为底肥施纯氮90 kg/hm2,追肥施纯氮15 kg/hm2.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新组合绵单一号制种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制种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优化栽培模式918个。制种亩产大于250公斤的优化栽培方案为:4月3日播种,亩栽3600—3800株,底肥:硫酸锌亩施1.46公斤、有机肥(腐熟堆肥)亩施1800公斤、碳铵亩施21.53公斤,过磷酸钙亩施76.25公斤,氯化钾亩施15.25公斤;追肥:苗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秆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攻穗肥亩施碳铵43.06公斤。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施肥模式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到"科学、经济、环保"用肥,实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以绥粳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模式对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三次追肥产量最高、净产值最高、产投比最大,底肥+二次追肥、底肥+一次追肥表现次之,而一次性施肥处理是一种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1.
施肥水平对苦荞产量及生物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苦荞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以提出苦荞高产和高生物类黄酮含量的最佳施肥水平。结果表明:苦荞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产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25kg/667m2磷肥作底肥,5kg/667m2尿素作追肥,不施复合肥;生物类黄酮含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12.5kg/667m2复合肥、25kg/666.7m2磷肥作底肥,不追肥。  相似文献   

12.
在盆栽条件下,以等量不同种类氮肥作基肥施用于油菜,硫铵的利用率为58.66%,碳铵为55.94%。在添加ASU后,利用率分别为63.83%和59.10%,比不加ASU的提高5.17%和3.16%.植株中基肥氮在籽粒中的比率,硫铵的为67.88%,碳铵的为66.13%;添加ASU后,分别提高到74.52%和73.54%,表明油菜所吸收的氮大部分用来形成籽粒;同时在基肥中添加ASU后叶片中的氮素比率相对减少,说明ASU有利于氮向籽粒运转,碳铵尤为明显.用15N-碳铵作追肥施于油菜表土层,其利用率为27.40%,仅为基肥的50%左右,说明碳铵作基肥深施显著优于追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类肥料施用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5,(1):98-99
试验设置:统一1500kg/667m2的清粪水作底肥,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作底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结果表明:高粱产量介于301.5kg/亩~402.0kg/667m2,其中不施化肥仅施用商品有机肥60kg/667m2作底肥,拔节期追肥60kg/667m2,抽穗期追肥40kg/667m2时,高粱产量最高为402.0kg/667m2。不施商品有机肥仅施用化肥的试验中,10.8kg/667m2的氮肥、35.2kg/667m2的磷肥、12.8kg/667m2的钾肥作底肥,拔节期追施氮肥6.5kg/667m2,抽穗期追肥4.3kg/667m2的处理10产量最高,为320.5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在丽江烟区进一步明确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有机-无机复合肥配施试验:A.底肥、追肥均为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B.底肥为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追肥为烤烟专用无机肥;C.底肥、追肥均为烤烟专用无机肥(CK)的3个处理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追肥均为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和底肥为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追肥为烤烟专用无机肥产量分别比底肥、追肥均为烤烟专用无机肥(CK)高34.3%,20.4%;产值分别比CK高24.7%,47.8%;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比CK增加8.9%和19.3%。适量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烤烟复合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施用烤烟复合肥,它不仅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强抗病性,而且对烟叶产量、吸食品质、经济效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碳铵是我市化肥厂研制的新型肥料,为探讨颗粒碳铵用作水稻追肥的效果,了解颗粒碳铵、粉状碳铵和尿素用作水稻追肥之间的肥效差异,特设本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设计用作促花肥时试验设4个处理:(1)亩用尿素10kg、(2)亩用颗粒碳铵27kg、(3)亩用粉状碳铵27kg、(4)对照(CK)  相似文献   

16.
成都玖源测方BB肥是国家免检产品,2002年引进山西以来,重点在临汾和运城农区推广作底肥、追肥等,均收到良好的增产效果。笔者实地调查如下。一、浮山县旱地调查结果“玖源肥就是好,投资少产量高;每亩投资五十元,亩产闯过三百关。全元素就是好,穗大粒饱千粒重高;赛过碳铵和磷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新掖单4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可知,试验用量范围内施用尿素对新掖单4号的增产效果优于三元复合肥,生育期内3次施肥(即:底肥、大喇叭口期追肥、授粉期追肥)新掖单4号产最高,施底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是增加新掖单4号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颗粒碳铵是我市化肥厂最近研制的新型肥料,为探讨颗粒碳铵用作水稻追肥的效果,了解颗粒碳铵、粉状碳铵和尿素用作水稻追肥之间的肥效差异,特进行本试验。1基本情况1.1试验设计用作促花肥时试验设4个处理,即(1)亩用尿素10kg、(2)亩用颗粒碳铵27kg、(3)亩用粉状碳铵27kg、(4)对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依据一般大田鲜食玉米生产需肥量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肥+尿素作底肥一次性沟施、玉米专用缓释肥作底肥一次性沟施2种处理,并以复合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的"一基一追"模式作对照,比较分析各处理对甜玉米新品种雪甜7401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甜玉米在产量和产量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本试验设置条件下,采用一次性施肥模式代替传统的"一基一追"施肥模式更适合早播大棚和地膜种植,同时可解决破膜追肥不方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熟脱毒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2014年在三都县周覃镇进行了早熟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熟马铃薯脱毒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适当追肥可促进产量和效益的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以处理C(每666.67m~2施100kg高效复合肥作底肥,出苗后追肥3次)最高(单产2317.1kg/667m~2),经济效益以处理B(每666.67m~2施100kg高效复合肥作底肥,出苗后追肥2次)最好(单位面积投产比1: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