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赭曲霉素A(OA)-BSA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克隆和ELISA法筛选,建立三株泌抗O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C12,1D12和2G7)。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3C12)和64^×(1D12和2G7)腹水抗体效价为10^-7(3C12,1D12)和10^-6(2G7)。三株单抗(McAb)均属IgG类,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腹腔的接种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C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  相似文献   

3.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纯度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免疫BALB/c小鼠,加完全佐剂进行基础免疫,第7日脾脏免疫,第10日取血测滴度,为阳性则取出脾脏,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培养并用琼脂单扩法筛选抗体生成孔,ELISA复测,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D6C10。经降植烷予处理的BALB/c鼠腹腔注射D6C10,腹水单抗滴度10^6。瘤细胞DNA含量测定证实为脾和骨髓瘤细胞的杂交瘤细胞。单抗亚型分析为I  相似文献   

4.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和试验证明,B34腹水单克隆抗体中和IBDV CA株和中和效价高达1:420000。经10倍稀释后,能等量中和含毒量为10^6.625TCID50/ml的IBDV CA株细胞毒。利用B34腹水单克隆抗体建立了MAb-AC-ELISA,可用于测定IBDV CA株细胞的病毒含量,与TCID5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相似文献   

6.
用MD11/75c,SB1,HVTFC126三个马立克氏病毒株分别兔疫Balb/c小鼠,获得10株分泌抗马立克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M3,FM17,FM24,FM28,FM42,FM45,FM52,FM53,FM54,FM159。这些单克隆抗体都具有免疫萤光反应特性,其腹水抗体的FA效价为10^3-10^5,其中FM3,FM42,FM53,FM159等单抗具有ELISA特性,  相似文献   

7.
用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筛选,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H7和3B5,经鉴定两株单抗均为IgG1亚类、Kappa型轻链,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为97,细胞培养液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4、1:1024和1:10^8、1:10^7;1H7、3B5单克隆抗体不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温病毒、猪细小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良好的特异性,为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具有中和活性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单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WPDV205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4000的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初步筛选出阳性克隆10株(4B1、1D4、2D6、3D6、3A5、2A1、3C6、3C1、1B3和2C5)。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和再次检测后生产腹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筛选出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抗隆体4株(4B1、3C1、3C6和2C5),其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有效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抗原,对BALB/c小鼠一次脾内直接注射免疫,免疫后6d,取其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12800倍稀释度仍呈阳性。取此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同系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进行细胞融合。融合后,将经检测抗体阳性的细胞孔置于显微镜下,挑选单个克隆进行克隆化,得到2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A8、4E6。将其分别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中,收获的腹水效价分别达10-6和10-5。  相似文献   

10.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相似文献   

11.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津市部分鸡场发生一种以病鸡极度消瘦、拉稀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鉴定确诊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GIB),并分离出IBV JB9702株,HA效价为2^12,EID50为10^-6.81/0.2mL。病毒干扰试验中,IBV JB9702+NDV LsAota接种鸡胚HA效价为2^4~6,LaSota接种鸡胚HA效价为2^10~11;用IBV JB9702病毒液1:10稀释后感染经IBV H  相似文献   

12.
用单克隆抗体(MAb)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不同毒株中和表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MAb B69能中和同源病毒D78株,但不中和MD及IBDV Del-A变异株。而MAb 33E8和R63能中和D78株和MD及Del-A变异株。在体外将Dcl-A株VP2基因和一个10^3bp片段的cDNA克隆进行翻译,得到6种多肽,它们代表了一个全长产物(35.5kd)和5份切割片段。用MAb B69、3  相似文献   

13.
以提纯鸡IgG做抗原免疫Ball/c小鼠,取鼠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与小鼠骨髓细胞(Sp2/oAg14)融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抗体,阳性孔经有限稀法进行细胞克隆,共获得了7株分泌抗鸡Ig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H8、4D8、4D8、1B7、2A7、2B3、1G12、3D12)将这些细胞分别接种间系小鼠制备出腹水抗体,ELISA效价可达10^  相似文献   

14.
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 TK3 ( O1 )提取 型菌毛免疫 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获得 4株能稳定分泌针对 型菌毛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a B6 、b G5 、c F3和 c G3。单抗阻断甘露糖敏感血凝试验、免疫胶体金和 Western blot试验证明 ,单抗是 型菌毛特异的。这些单抗培养上清及腹水的 ELISA效价为分别为 1 0 - 2~ 1 0 - 3和 1 0 - 5~ 1 0 - 6 ;腹水的平板凝集价为 1∶ 1 2 8~ 1∶ 2 56。上述4株单抗对 77株带 型菌毛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进行了检测 :O1 8分离株阳性率为72 %,O78分离株阳性率为 1 7%,O2分离株阳性率为 3 3 %,O88分离株阳性率 89%,O1 1分离株阳性率为60 %,O2 6分离株阳性率为 3 3 %。表明研制的 型菌毛单抗能检出大多数 O1 8、O88、O1 1分离株的 型菌毛 ,而对 O78、O2、O2 6分离株相应菌毛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分泌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ε2-7在体内产生抗体的稳定性,并用BALB/c小鼠小批量地制备了三批抗ε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腹水制剂。用经国际标准ε抗毒素标定的ε毒素分别以L^+、L^+/5和L^+/10法测定了这三批腹水抗体制剂所含的抗毒素国际单位。由于腹水抗体效价太低,L^+法未能测出结果。L^+/5法测定的每毫长腹水抗体所含国际单位分别为Nol2.9-3.3IU,No23  相似文献   

16.
将本室分离鉴定的猪伪狂犬病毒(Prv)鄂A株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经8氮鸟嘌呤(8-AG)驯化的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挑选强阳性孔进行亚克隆,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Prv-Mc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18、483、576、603、744。经体外连续传代及反复冻存、复苏,杂交瘤细胞均能稳体地分泌McAb。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2-5~2-7和10-5~10-10。各株分泌的McAb不与疱疹病毒科中的DPV、ILTV、IBRV及PPV发生交叉反应。阻断试验结果显示阻断率均大于50%。其中603、744分泌的McAb对用PRV致敏的乳胶具有凝集特性。相加ELISA测定证实603、483、744特异性作用同一抗原位点或作用相关极为密切的抗原位点,另4种McAb作用位点有部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抗奶牛衣原体单克隆抗杂交瘤细胞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奶牛衣原体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试验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得到6株分泌抗奶牛衣原体单克隆抗体,选择抗体分泌较高的C3、F^23、A株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抗小鹅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实验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CPV,FPV,PPV)和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从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A1和GPC5两株单抗对人感染GPV的争论鹅具有良好防治效  相似文献   

19.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20.
利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国内分离株J1,采用反复差速离心法制备免疫抗原,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并经3次亚克隆获得了10株能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株(A1D7H10,A1D7H11,A1E7H9,A1E7D9,A2D8E7,A2D8B11,B3D11D6,B2G9A9,B2G9F2)。这些细胞经体外连续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