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火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86-87,158
历史上人类创建了数以千万计的园林.从源头看,古希腊、西亚、中国堪称代表,被推崇为三大园林系统,通过分析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指出其各自的园林特色.中国园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自然山水园林,发展成为人文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写意山水园林.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西亚体系,强调水法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的学习历代注重临摹,写意人物画的学习更是如此。但当下写意人物临摹教学课程大多与当代绘画发展的实际相脱节,教学内容无法支持学生的独立艺术创作。该文在临摹对写意人物教学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从中国绘画习画临摹法的规律出发,试探寻更符合当下写意人物画发展的临摹教学课程设置模式与教学方法,使写意人物临摹教学更加规范化、体系化。  相似文献   

3.
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管辖的范围不仅限于四川,而且还包括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墨竹形成于北宋,元代"文人墨竹"由写实向写意发展,明清时代更重视用"写意"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发展历程。写意墨竹的创作,要求在用笔、用墨、布置和气韵等方面都能熟练把握,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笔随心动,得心应手地画出高于古人旧竹的新竹。  相似文献   

5.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处理手法,它集"工笔"的风格精丽和"写意"的简括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处理手法也有这种"兼工带写"的技法.具体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园林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工巧和精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写意"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园林中实景的"写意"处理和园林中诗化的艺术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和"写意"手法的辩证统一,水乳交融--"兼工带写",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可以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疏密相映,开合自然,张弛得当的艺术效果.参12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因为主要类型。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山水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在山水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对自然朴素美的意识,导致中国园林把对追求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的“真趣”“野趣”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美的追求,在园林艺术实践上又必然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和妙造自然作为造园手法,从而使得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逸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参1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院制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写意花鸟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归纳为材料与技法、临摹与写生创作、笔墨与造型、专一与多能、课内与课外以及传统图式与现代审美六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对写意花鸟画有效教学基本要素、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市为例,对山水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自然山水的作用,指出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并着重阐述自然山水在山水城市建设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理学的发展,人物画也由"助教化,成人伦"的社会功能发展为表情达意的心性抒发,由院体写实技法繁荣到文人写意的墨戏笔意昌盛,人物画写实写意技法发展、重视意韵表达。笔者通过分析朱熹、陆九渊等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来探索宋代人物画创作的笔墨技法、画家的发展、画论中的理学思想与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孙玮 《农业与技术》2013,(3):113-114
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模式是为了更能充分地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并遵循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中的自然观、环境观以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景观意象。  相似文献   

11.
陈展川  侯则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90-6091
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含义,介绍了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阐明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现代景观设计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中式园林中,通过园林植物营造意境,可以使设计师抒发造园的情感,使游人引出融入自然地心态产生不期而遇的共鸣,从而激发和唤起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地审美行为和心理。从园林植物"形、色、香、影、声、文"6种特有气质,阐述中式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营造途径,为今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感官表达对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小晶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59-3860,3863
以北京园林为例,浅析北京园林意境的形成,阐述传统北京园林的意境营造和文脉传承.指出园林中空间处理和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并对指导北方现代园林的建设、改善目前千城一面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庭院为研究对象,以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我国古典庭院的造园艺术与手法特点。着重研究了冠云峰庭院建筑、峰石、水体的平立面布局在尺度上的量化数据及其特征;花木的总体布局特征;冠云峰庭院追园要素营造的实景与空间意境的联系;人与冠云峰庭院空间景境营造的关系。试图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营造手法及其量化特征;也提示观赏者在观赏具体庭院空间时,应从“切入点一路径一出口”的思考角度,来理解古代造园家营造具体空间的真正目的。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借鉴园林遗产精髓,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代园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真正蕴涵传统园林血脉的现代园林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道观园林的概念,阐述了道观园林和道教的关系,提出了研究道观园林的意义。从道观园林文化和意境研究、道观园林宏观格局研究、道观园林建筑空间研究、道观园林植物研究四方面,总结了现阶段道观园林的研究成果。提出现状存在的五个问题:道教和道家的概念不清;侧重精神文化理念分析,实践指导性研究薄弱;缺乏多学科综合;道观园林要素研究不全面;研究方法单调,并提出道观园林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水文化与“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乡村与水、水文化的关系,阐述了水文化的特征及功能,论述了"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传承水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在"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应以水文化中的艺术观念、生态观念作为指导,应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保护与传承原有水文化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17.
垂枝植物景观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枝植物景观美学功能包括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注目作用.从垂枝植物的形姿、色彩、线条、质地、季相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垂枝植物的景观形式美,阐述了垂枝植物与园林建筑、山石、水体、其他植物的景观组合美,并论述了垂枝植物景观意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园林植物的特性、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置类型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合理搭配等问题,提出了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利用植物形态、色彩、质感等创造季相美和意境美的理论和方法,在科学化、艺术化、人性化角度创新和发展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植的各类型在特定环境中灵活应用的手段和各类型的造景手法等是今后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园林意境生成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意境的生成离不开三方面的动因:一是园林景观,二是欣赏者,三是欣赏过程的环境因素.首先对中国园林意境进行了阐述,提出园林意境的概念,得出园林意境生成的动因,并对各个动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园林意境的创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曾丽娟  吴健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23-9825
光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在摄影、绘画、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中,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缺乏关注。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无疑对当代景观设计师在空间塑造、融合室内外景观和营造意境等方面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笔者着重从光影的艺术表现、功能作用及其营造方法三方面来探讨光影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