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青草期进行88天放牦牛放牧加补饲精料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混合群牦牛103头,62头,试验每日每头补饲混合精料0.25kg。试验结果:2岁牦牛增重效果最好,增重率提高20.1个百分点,3岁牦牛次之,增重率提高14.5个分点,4岁牦牛最差,增重率4.0个百分点;在同,4岁牦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约半岁的牦犊牛于1月26日提前断奶,进行为期4个月的简单补饲。前2月由于适应新环境,补饲组牛比未补饲组牛每月多失重2.43kg,但后2月补饲组牛比未补饲组牛每月多增重7.01kg,补饲效果十分明显。在停止补饲后的2月内,原补饲组牛日增重为429.02g,比未补饲组牛日增重高42.63g。补饲组牛在补饲期的体高平均增长3.54cm,而未补饲组牛则下降2.64cm。未补饲的牦牛犊从1月26日 ̄7月26日,每两个月体重变化情况分别为-0.95kg、-0.82kg和23.96kg。而饲组相应为-5.80kg、14.48kg和26.17kg,表明补饲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和草地第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研究了6种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及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牦牛日增重有明显影响,日增重以0.24牦牛单位/hm^2处理组最高,达707.9g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牦牛日增重明显降低。其中,放牧强度对1岁牦牛影响最大,2岁牦牛次之,3岁牦牛再次。试验全期当放牧强度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当放牧强度高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  相似文献   

4.
1992年冷季(2~4月),在大通种牛场对海福特×黄牛×牦牛幼龄公牛进行61天饲喂尿素试验。在白天放牧、早晚单槽拴系补饲,每日每头补饲1.5kg干草,0.5kg精料的条件下,试验组(5头)每日每头补喂尿素50g(分早晚两次),对照组(5头)不喂尿素。试验结果:试验组平均日增重237.7g,对照组为-11.5g,两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夏秋草地对牦牛,藏羊进行120天放牧加补饲试验。结果:补饲后,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牛、羊提高18.26和11.83个百分点,其他年龄组随年龄的增加,增重率逐渐减少;成年母牦牛的受胎率和产犊率提高29.33和20.63个百分点;但从经济效益看,仅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略有盈利外,其他组效益不佳。试验结果说明:试验点的夏秋草地不能满足牦牛、藏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营养需要,用补饲精料的方法补充  相似文献   

6.
夏秋草地放牧牦牛、藏羊的补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秋草地对牦牛、藏羊进行120天放牧加补饲试验。结果:补饲后,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牛、羊提高18.26和11.83个百分点,其他年龄组随年龄的增加,增重率逐渐减少;成年母牦牛的受胎率和产犊率提高29.33和20.63个百分点;但从经济效益看,仅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略有盈利外,其他组效益不佳。试验结果说明:试验点的夏秋草地不能满足牦牛、藏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营养需要,用补饲精料的方法补充牦牛、藏羊的营养不足,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可以育肥,但对其他年龄组牛羊效果不佳,从经济角度上看也是不合算的。  相似文献   

7.
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藏羊的增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牦牛、藏羊在青草期和枯黄期放牧加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补饲后以幼畜增重率最高,达到52%以上,其他年龄组随年龄的增加,增重率逐渐降低;母羊受胎率提高了2.4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芦白2号系猪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总产仔数12.25头,60天育成头数9.925头。20天窝重41.33kg,60天窝重197.1kg,育肥期平均增重583.3g,达90kg体重的平均日龄180.9天,每kg增重耗料3.4kg,瘦肉率58.65%。与杜洛克猪杂交,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73.4g,达90kg体重平均日龄170.3天,每kg增重耗料3.27kg,瘦肉率6  相似文献   

9.
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忠和  浦勇 《中国养羊》1998,18(1):34-37
采取昼夜放牧与放牧补饲相结合两种饲养方法,对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育成羊进行育肥试验和产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7月龄是育成羊增重高峰期,放牧组、补饲组该月平均日增重达到174.07g和201.02g;在150d(5~10月龄)育肥期中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8.67g和141.60g(P<0.01);10月龄体重分别达到42.25kg和44.74kg,胴体重分别为19.8kg和21.54kg(P<0.05),均达到国内上等羔羊肉胴体肥度分等标准。屠宰测定和肉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半细毛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羊肉品质高的优点。该试验还证明,在人工草地条件下,采用昼夜放牧方式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尿素糖蜜多营养舔砖补饲牦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在天祝县和碌曲县选用90头天祝白牦牛和60头甘南牦牛进行了冷季放牧牦牛尿素糖蜜多营养舔砖的补饲试验,尿素糖蜜多营养舔砖含尿素10%,糖蜜10%,采食量为0.5kg/(d·头)。经5个月补饲后,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的活重损失分别减少80.3%和46.8%,产奶量分别提高20%和13.6%,怀孕率分别提高17.4和20.0个百分点,投入产出比分别达到1∶3.50和1∶2.11。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证明尿素糖蜜多营养舔砖是实施高寒牧区放牧牦牛冷季补饲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农户牛场的肥育牛群,观察埋植“牛增肉剂”的增重效果。试牛的基础日粮相同,每日定时饲喂,经过91天的育肥期后,试验组牛的头均增重为80kg,比对照组多增重10kg,两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8.2和1580.9g。  相似文献   

12.
选择2岁以上的肉牛30头在云南会泽县新街乡王家村进行补饲试验,根据品种、年龄、性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试验A组每头每天补饲500g肉牛补充料,试验B组每头牛在每天补饲500g肉牛补充料的基础上再补加500g菜籽饼和100g豆饼,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肉牛补充料和蛋白质饲料,肉牛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2)该地区微量元素铜处于临界缺乏状态,碘处于缺乏状态;(3  相似文献   

13.
用氨化麦秸和棉籽饼饲喂肉牛,供试的40头小公牛为南阳牛的杂交后代,平均年龄为1岁左右,平均体重为182千克。供饲牛分五个组,每组8头。氨化麦秸自由采食,棉籽饼饲喂量第一、二、三、四组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头日,第五组为对照组,单喂氨化麦秸。试验结果第四组增重最快,每天平均增重872.24g/头,第三组经济效益最好,每天每头牛盈利1.311元,平均每天增重836.25g/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牦牛生产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年龄相近的健康犊牦牛550头,分成放牧加补饲和纯放牧饲养2个处理组,分别收集冷季为期168 d的体增重指标,结合饲养成本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牦牛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季补饲使犊牦牛纯利润每日增加4.96元/头,而纯放牧模式下的犊牦牛每日损失0.51元/头。故冷季补饲在保障犊牦牛安全过冬的同时,又实现了有效增重,提高了牦牛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8头4~5岁的役用秦川母牛按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牛的精料配方基本相同,但试验组牛饲粮用7.75%的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粉(以下简称鲁梅克斯K-1)代替对照组中同等重量的小麦麸;对照组牛的粗料全部用干玉米秸,试验组半用60%干玉米秸和40%的玉米秸+鲁梅克斯叶混合青贮料。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的平均日增重为 0.787kg,对照组0.690kg,试验组较对照组牛日增重提高了 14.06%;每增重 1kg活重试验组牛消耗精、粗料分别为2.54kg、5.25kg,对照组半分别为2.90kg、5.50kg,试验组较对照组个节约精料0.36kg、粗料0.25kg;试验组每头牛毛盈利为73.34元,对照组59.40元,前者比后者提高经济效益23.47%。说明在役用母牛饲粮中,用鲁梅克斯粉代替精料中的小麦麸并用玉米秸+鲁梅克斯混合青贮料能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应用牛羊增肉剂给放牧绵羊做耳部皮下埋植观察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45天平均增重9kg对照组增重7.3kg,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7kg,提高增重23.28%,增重效果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7.
2-6月龄、6-12月龄、12-25月龄和2岁以上云南黄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06、4.59、5.69和6.11kg,而杂交牛分别为4.57、5.89、6.90和7.04kg,平均比云南黄牛高1.0kg,提高了19.32%;云南共牛的日增重分别为299、384、399和573g,而杂交牛分别为516、546、558和771g,平均比云南黄牛高185g,提高了46.63%,杂交牛1kg增重的饲  相似文献   

18.
杨秉玺  王茂 《中国牛业科学》1997,23(3):23-25,31
本试验选用119头西杂,秦杂和本地牛,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头和43头,研究皮下埋植“畜大壮”对役用牛,不同品种牛,强度育肥牛和枯草期放牧牛的育肥效果,以及“玉米赤霉 ”畜大壮“的增重效果,并对增肉剂育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期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壮”埋植组的相对增重比“玉米赤霉醇”埋植组高7.03kg,埋植“畜大壮”的西杂,秦杂和本地牛的平均增重分别为51.4kg,42.9kg和4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牧加配合饲料补饲珠方法,在夏季对西土二代15月龄阉牛肥育90d,日均增生和纯收益分别为1.16kg,3.51元,比不补饲的牛分别高96.42%和47.28%;头均缩短肥育期63d,节省草料费281元。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发现云南会泽新街乡肉牛感染肝片吸虫和线虫较为严重,用丙硫苯咪唑驱虫1个月后,每100g粪便的虫卵数平均从4.54个下降到0.78个。通过对32头12~25月龄生长牛和30头2岁以上育肥牛的试验表明,驱虫使12~25月龄生长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DMI)从5.35kg提高到7.06kg,平均日增重(ADG)从443g提高到637g,2岁以上育肥牛DMI从5.95kg提高到6.99kg,ADG从598g提高到703g。驱虫使生长牛和育肥牛的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平均降低了8.39%,但对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