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广角》2008,(17):4-4
据英国Walesonline报道.8月26日.英国贸易与投资大臣琼斯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签署英国猪肉进口检验检疫议定书,在中方实地考察并注册登记英国出口猪场后,英国猪肉产品将可出口中国。英国农业部和业界均对此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猪肉及猪肉产品即将进入中国市场,货运出口有望于2010年年底前正式开始。据称,部分英国肉制品企业已经获得中国方面的认可,将被允许向中国出口肉类产品。目前,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锦     
<正>英国积极开拓中国猪肉市场随着中国动物检疫代表团2009年9月份对英国的造访,双方可能将最终签署向中国出口英国猪肉的协议。据了解,来自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  相似文献   

4.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66-66
英国开始调整屠宰业猪肉回扣制度以配合欧盟统一规定。放弃谈判回扣制度,改为统一2%的回扣率。新的回扣制度将于2006年9月4日起正式实行。这一改变将对屠宰后的猪肉重量有直接影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回扣问题上英国猪肉行业遭受很大的损失,决定沿用谈判回扣制,尽管如此,根据后来的屠宰生猪重量来看,效果不明显。目前,英国所有的党派一致决定与欧盟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实施统一2%回扣率。在英国的屠宰场,生猪屠宰称量仅用不到45分钟,屠宰后,猪肉冷却,重量将损失2%。具体的减少量根据生猪不同的重量而有所差异。目前,屠宰后生猪重量的增加,说…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收益资料汇编、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将我国猪肉、牛肉及羊肉产品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进行比较,构建出口产出弹性指标评价我国猪肉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可依赖程度。结果显示:从猪肉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看,德国、西班牙、英国、爱尔兰、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和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市场可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应当增加从上述国家进口猪肉,有利于降低猪肉进口风险,同时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合作内涵。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中国种猪存栏量的减少,中国猪肉产量下降,而进口量的增加有助于填补当前猪肉产量下滑的缺口。这也是第一季度猪肉进口量创历史高位的原因。欧盟仍旧是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商,在中国猪肉进口中的占比增至72%。与2014年同期相比,欧盟对华猪肉输出量增加23%。欧盟对华猪肉出口主要的动力来自德国对华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德国正在超越美国而  相似文献   

7.
环球时讯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8):50-50
美国、加拿大养猪总量轻微下跌;巴西鸡肉出口滑坡;日本调整“肯定列表”局部标准;韩国1-7月进口猪肉增长率大幅下降;英国简化猪肉回扣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业》2006,(2):57-58
英国猪业目前最关注的是猪肉产品进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业新技术》2005,(3):52-52
来自英国的报道,根据一份英国土壤协会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在Asda和Morrison这些大型超级市场中销售的来自英国农场新鲜有机猪肉在肉类总量比例平均只占到5%,而来自英国农场非有机新鲜猪肉比例为95%。而著名的英国连锁超市Tesco货架上有一半的有机牛肉和猪肉由其他国家进口。其中牛肉主要来自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而猪肉来自丹麦。在调查中,分别位于英格兰、  相似文献   

10.
猪业资讯     
《猪业科学》2006,23(5):92-93
铁骑力士首届中国西部猪业论坛峰会在绵阳两弱城召开;英国欲建立猪肉供应边锁网络;东北最大生猪生产产业化项目落户台安;云南猪肉首次顺利出口香港;河南利用种猪选秀提升生猪饲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猪业》2014,(4):29-29
据人民网2014年3月26日报道,过去15年来,英国的养猪户和猪肉生产商一直处于进口猪肉价格便宜和欧洲主要出口市场消费下降的威胁下,英国国内猪肉消费量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英国生猪产业即将与中国开展直接贸易往来。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客户有意每月购买特定的猪肉产品,如猪头、猪耳、猪肠或猪尾等,而购买量将介于10至100集装箱之间。近期,英国贸易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14,(4):84-84
过去15年来,英国的养猪户和猪肉生产商一直处于进口猪肉价格便宜和欧洲主要出口市场消费下降的威胁下。(英国)国内猪肉消费量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消息,英国养猪农职业组织(BPEX)已经同意并发起了猪肉供应连锁网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中国猪肉贸易分为非正常增长期、成长期、繁荣期及低潮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特征。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猪肉出口国之一,近年来猪肉国际贸易地位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生猪疫病、猪肉安全等SPS竞争力较弱。因此,严格控制生猪疫病,建立无病区,采纳HACCP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是提高中国猪肉竞争力,促进贸易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6.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7):61-61
据报道,英国生猪产业即将与中国开展直接贸易往来。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客户有意每月购买特定的猪肉产品,如猪头、猪耳、猪肠或猪尾等,而购买量将介于10至100集装箱之间。近期,英国贸易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猪业》2011,(5):62-62
本刊辑:据国际畜牧网2011年5月11日报道,英国养猪协会的报告称,2010年英国共进口新鲜猪肉和冷冻猪肉36.2万吨,同比增长1%。2010年,英国从各国进口猪肉的百分比分别为:丹麦27%,荷兰18%,比利时、德国和爱尔兰各13%,而波兰对英猪肉出口量仅为730吨,较2009年的1480吨和2008年的4583吨有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猪肉国际贸易中,价格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弱,产品质量安全是影响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产品质量安全取决于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以及运行效率.文章从法规标准系统、猪肉安全管理系统、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及猪肉检验和保证系统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及其存在的不足,指出OIE无病区认可、HACCP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中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主要表现.文章进而分析了存在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市场;丹麦是全世界猪肉生产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中国和丹麦在猪肉生产上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的猪肉乃至食品工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11月16日,丹麦王国驻重庆总领事安娜在荣昌举行的中国一丹麦高效养猪及环境保护论坛上称。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生产供应遭受很大冲击,国内生猪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影响继续上涨。随着猪肉价格的起伏不定,猪肉问题渐渐成为国民的关注重点。猪肉行业的消费观与消费模式在不断改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猪肉市场良莠不齐,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打造高品质、高营养健康猪肉品牌是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功能性猪肉随之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功能性猪肉在非洲猪瘟大背景下的"点对点"调运单向运输问题,分析了功能性猪肉的营销环境,提出了在城市递进市场环境下的全网营销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