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龙虾的饲养管理容易,产量高,饲料来源广泛,龙虾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各种水体都能存活.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在低温环境下,小龙虾的生长过程比较缓慢,低温季节养殖小龙虾要加强对小龙虾的日常管理,还要防止病害,也可以利用大棚进行反季节养殖小龙虾,要注意定期调节水质,提高小龙虾的存活率,增加小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低温...  相似文献   

2.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状况及养分排放强度、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其中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含量分别为2.21、0.50、59.0 mg/L;小龙虾养殖废水排放量平均为4 377.3 m~3/hm~2,其TN、TP和COD的排放强度分别为9.7、2.2、258.3 kg/hm~2。小龙虾养殖水体中Hg和Cr含量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而Cu、Zn、As和Cd的含量达到了Ⅰ级标准,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受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前稻虾模式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因养殖水平参差不齐,过量投喂饲料现象严重,从而增加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试验采用微生物营养料替代部分饲料投喂,结果显示添加微生物营养料后,小龙虾产量折算每公顷平均增产139.5 kg,且能提高养殖水体pH、增加水体溶氧量0.15 mg/L、降低氨氮含量0.09 mg/L、降低亚硝酸盐含量0.006 mg/L,但增加了总磷含量,平均增加量为0.17 mg/L。表明微生物营养料可稳定维持养殖水体pH在弱碱性环境,增加了水体溶氧含量和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为小龙虾健康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水体环境,同时提高了小龙虾代谢强度,促进了小龙虾摄食量增大,加快了其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一、种草养虾的必要性在淡水小龙虾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比例的水草,对淡水小龙虾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草的生长繁殖可以控制和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淡水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可摄食水草中的眼子菜、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水浮莲、芦荟芽等,种植水生植物也可为淡水小龙虾提供更多的饲料源,促进淡水小龙虾的生长。水生植物还具有净化水  相似文献   

5.
淡水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目前在天然水域中生长和池塘养殖的淡水小龙虾大规模发生疾病的现象很少,但随着近几年各地小龙虾高密度池塘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必然对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必须重视对淡水小龙虾的病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加强淡水小龙虾的病害预防。  相似文献   

6.
小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水体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效益。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20,(6)
正小龙虾是一种杂食性虾类。"养虾先养水",养殖小龙虾,需注重水质调控。如果养殖水体被污染,有害物质被小龙虾采食,很可能会导致小龙虾大批发病,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质优化,需结合季节、水温等情况,选择科学可行的方式,确保处理得当,为小龙虾生长营造良好的水域环境。1.小龙虾特点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淡水小龙虾。形状和虾相似,甲壳比较坚硬。成  相似文献   

8.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养殖方法,也是不少农民增产增收的途径之一。但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有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残杀原因分析小龙虾是介于水生和两栖之间的动物,生命力很强,无污染或污染不严重的水域、沼泽、湿地及稻田都可养殖。但其性情并不温顺,有时近于凶猛,甚至发生自相残杀现象。(1)严重饥饿状态。养殖水体中  相似文献   

9.
河蟹与青虾、小龙虾混养能有效提高对水体空间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本文阐述了河蟹与青虾、小龙虾混养模式与疾病防治的一线技术,以期对虾蟹养殖相关的生产及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2010年~2013年通过淤泥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对高密度养殖池塘增氧与水质调节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CK水体、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淤泥曝气技术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水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养殖水体DO、NH3-N、NO2—N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实现了养殖期内低投入、低排放,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龙虾的生态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蕾 《农家顾问》2010,(3):47-49
用沟渠、湖泊,进行小龙虾(即克氏螯虾)的增值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体天然饵料.形成独具特色的规模养殖,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2010年~2013年通过淤泥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对高密度养殖池塘增氧与水质调节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CK水体、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淤泥曝气技术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水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养殖水体DO、NH3-N、NO2—N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实现了养殖期内低投入、低排放,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单位水面的综合经济效益,推行立体种养模式。本文从芡实栽培和芡实田小龙虾养殖2个方面介绍了芡实—小龙虾生态立体种养技术,以期为里下河地区芡实生态立体种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技术包括稻田准备、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其中,稻虾田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筑高田埂、预设进排水管、泡田消毒等;小龙虾养殖要求水草覆盖面积为30%~50%,放养密度为75 000尾/hm~2,合理投喂饲料,加强水体管理;水稻种植要求选用优质高抗的早熟水稻品种,控制化肥用量,不施化学农药,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黄鳝,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清除稻田害虫,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健康,且可每667 m~2稻田年产商品小龙虾100 kg和黄鳝25 kg,仅小龙虾和黄鳝每667 m~2稻田的利润可达4 000元以上。现从稻田准备、水稻栽培、苗种投放、水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环节,对稻田虾、鳝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并分析该养殖技术的效益,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淡水小龙虾市场看好,发展人工养殖小龙虾具有较好的前景。我们根据本地小龙虾养殖经验,总结了几种池塘小龙虾养殖模式,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养殖乌鳢的发展,尤其是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由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水体小,密度大,投喂的饲料来源复杂且数量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等原因,近年来,乌鳢养殖频频出现鱼病,其危害程度加剧,严重制约了养殖的发展.因此,如何防治乌鳢疫病,是目前发展乌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虾稻模式具有良好经济效益,而养殖水体必须用湿地植物高效净化氮磷。借鉴了农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磷的根系表型特点,综述了湿地植物表型可塑性、根系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已有去除水体氮磷研究进展。提出了人工调整湿地植物物候期,不同环境条件诱导其具有高效吸收氮磷的根系表型可塑性,以便适用于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水体的关键处理时期,合理搭配物种组合构建人工浮岛。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水产养殖多采用主养一个品种的同时兼养其他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即混养模式,利用鱼、虾、蟹、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养殖布局,提高养殖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水产品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鱼种混养小龙虾,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混养,每667平方米鱼种池增收小龙虾50千克以  相似文献   

20.
小龙虾是现代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水产品。由于小龙虾受喜爱程度的逐步提高,小龙虾养殖行业也变得愈加繁荣起来,市场行情非常好。在小龙虾的养殖中,对于养殖技术具有极为严苛的要求,这需要养殖户掌握相应的技术,才能提高养殖的产量以及质量,以求得到更好的经济收益。本文在概述小龙虾鲜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小龙虾的主要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小龙虾的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