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陕西省咸阳市表现加重趋势,给当地小麦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筛选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的种衣剂,进行了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30%戊唑·吡虫啉4个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均在85%以上,白穗率防效在90%以上,防效显著;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唑·吡虫啉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也在80%以上,白穗率防效在85%以上,防效较好。4种药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出苗没有不良影响,均能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达到保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最大限度减少茎基腐病感染造成产量损失的灌溉制度和品种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裂区试验,以春季5个灌溉制度为主处理(不灌水对照处理-W0,1水-W1,2水-W2,3水-W3,4水-W4),以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副处理(小麦品种为衡观35,济麦22,衡9966),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和品种对茎基腐病感病率、土壤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茎基腐病具有显著影响,W3处理和W4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患茎基腐病的概率最低,患重度茎基腐病的概率最低,衡9966的抗病性相比衡观35和济麦22要强;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土层含水率垂直分布变化较大,在成熟期,灌溉次数越多土壤中未被利用的剩余水分越多;在受茎基腐病的影响下,3个品种在不同灌水处理下的产量均为W4处理W3处理W1处理W2处理W0处理,不同品种的产量依次为衡9966衡观35济麦22;根据茎基腐病的感病率折算出的产量和实际产量,拟合度很高,其中济麦22的拟合效果最好;3个品种在W0处理产量损失最大,W3处理和W4处理较小,且衡9966较衡观35和济麦22产量损失较小。【结论】在茎基腐病影响下建议春灌3水,品种选用衡9966,可以在减少水消耗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茎基腐病感病率,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2022,(3):34-35
<正>2022年小麦“两病”(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要求,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全国农技中心制定了小麦“两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山西省玉米生产的重要举措,山西省玉米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黏虫、蚜虫、红蜘蛛、玉米螟、草地螟等,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粗  相似文献   

5.
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山西省玉米生产的重要举措,山西省玉米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黏虫、蚜虫、红蜘蛛、玉米螟、草地螟等,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粗缩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6.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播种期防治重点为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质量。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生产上应在小麦播种期做好农业和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几年番茄茎基腐病在阳泉市的发生,造成植株皮层腐烂,养分供应受阻,植株萎蔫枯死,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的现状,详细阐述了番茄基腐病的发病症状,指出发病规律,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最近,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2023,(4):52-54
<正>为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3年1号文件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2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为推进农业减灾防灾和稳粮扩油提供技术支撑,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本文选登了马铃薯防控方案,阅读小麦、水稻、玉米可扫描二维。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3月30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收看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并接续召开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研究贯彻全国视频会会议精神,分析研判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安排部署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王登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武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受外地虫源菌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赤霉病、  相似文献   

11.
<正>1主要农作物病虫种类1)水稻主要病虫害:水稻稻瘟病、稻水象甲(2010年发现)等。2)小麦主要病虫害:小麦雪腐雪霉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黑穗病、小麦赤霉病、麦蚜及地老虎等。3)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螟、地老虎、红蜘蛛等。4)棉花主要病虫害: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常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和品质降低。夏末秋初山西省玉米多处于抽雄至灌浆的关键阶段,此时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茎腐(青枯)病、以及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黑粉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玉米红蜘蛛,以及部分地方的玉米蚜和棉铃虫等。  相似文献   

13.
广汉市对水稻进行了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IPM示范园区到位率达90%以上。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防治区,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效果优于传统防治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4.37%以上;水稻整个生育期化学农药用药品种减少3~5种,使用量减少30%~50%,施药次数减少2~3次,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投入费用减少540~870元/hm~2,减轻了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优质稻米商品价值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不同割秧期、不同留茬高度的试验方法,研究适期割秧技术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影响及主要病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提前割秧10d左右,适宜留茬高度5~10cm,减产率为2.97%~4.67%,淀粉含量降低2.45%~2.60%,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适宜提前割秧10d左右,对马铃薯干腐病、茎基腐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种薯带菌传播的病害防效分别达59.29%、54.98%、57.48%、57.01%、52.75%.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国种植业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小麦的播种数量逐渐增长。但是对小麦病虫害的预防监管工作也有待加强。文章对冬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播种时期防控技术方面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冬小麦的病虫害预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屯留县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在屯留县的发生逐年加重,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黑粉病、大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双斑叶萤甲、蛴螬、红蜘蛛等。控制玉米病虫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三年之间的对比试验,分析玉米收割机机械作业形式给后茬小麦生长状态、产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带来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和传统收割模式相比较,玉米作物机械化收割后的第一年,示范区小麦出苗数与产量均在空白区之下(P﹤0.05),而两区域内小麦虫害发生状况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年,示范区小麦生长状况及真实产量和空白区接近,即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区域地上害虫虫口密度不相上下(P>0.05);示范区内金针虫这一地下害虫虫口密度大于空白区,小麦纹枯病发病率高于空白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年,两区内小麦作物生长状况及产量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示范区金针虫的虫口密度、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均在空白组之上(P<0.05)。结果表明,玉米作物采用机械收割法后三年中会对后茬小麦的生长状态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户要及时应用相应的生产管理方法以削弱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做好小麦播种期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近几年,受农业机械收割的普及、深松耕、秸秆还田面积扩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麦田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节节麦、地下害虫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土传病害、节节麦、地下害虫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为有效控制麦田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9.
最近,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阐述水稻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指出:如果农户抚育方式不正确,管理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引发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叶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病虫害.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将防御和治疗相结合,物理治疗措施和生物治疗措施相结合,多措并举,避免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